新课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体会点滴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667908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体会点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体会点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体会点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体会点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盛区南大门初中语文教研组 侯小林2004/4/17寻找“新”的点和度新课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体会点滴万盛区南大门中学 侯小林学习了新课标的有关理论和观摩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示范课,自己结合过去的教育教学和近一学期的摸索,我认为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真正要“新”起来,最关键点还是在于寻找“新”的点和度。那种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讨论”、“研讨”,忽略了点和度的把握,那是教育教学的“灾难”,而不是新课标新理念的“新”真谛,它比“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危害性更大。如何寻找新课标新理念的“新”的本质,在具体操作中,如何体现新课标新理念的“新”的精神实质,我认为关键就在于每一堂课的教育教学的设计中要寻找“新”的

2、所在点和度。例如,我在观摩一堂初一年级“学生该不该上网”和“怎样利用上好网设计自己的研究课题”的教学中,该教师把调查学生上网情况和设计自己的研究课题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却没有让学生对该不该上网和怎样上好网进行组织讨论,形成“该不该上网?”和“怎样利用上网”的辩论焦点,从而让学生在辩论中辩明上网的利弊与是非曲直,从而形成正确地对待上网的良好态度,这就严重的偏离了教学重心,形成了形式上的“新”,而忽略了本质上的新。又例如羚羊木雕的教学,一味指责家长的重财轻义不对,和一味说孩子重义轻财而忽略对家长的尊重的讨论,学生在探究中,怎样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好家庭矛盾这一重心一旦忽略,那么,可想而知,纯粹的重财轻义

3、和纯粹的重义轻财的观念一旦在学生中形成固有观念,同样是极端的重大教育的失误。特别是我们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和情感代表的只是对某一些社会现实的思考,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如果一味的接受而不作全面的引导式分析,是失当的教育。又例如红楼梦,对人物贾、黛的分析,冲破封建思想的一面,是作者的倾向,但,过于神经质今天的所谓心理障碍也一同赞美,那对在将来要面临社会竞争压力,将来在成功之路上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曲折,对中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新课标教育教学的重要之点是“三学习”的培养和“三维度”设计教学的理念,因此,我认为,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应着重研究

4、分析出如何组织,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点和度即,每一堂课、每单元、每学期、每学年,那些是适宜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点和度。特别是每堂课的教育教学,单元阶段的教学,因为时间的有限性和学生自身基本素质的特殊性,如果点太偏,度过宽或过窄,都是难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难以实现“以人为本”为精神的教育和教学。点和度的确定,首先要依据于学生学习的现状,例如年龄和心理特征,已有的基本素质和适宜于他们学习的客观环境条件。例如,初一教材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活动,要让学生去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查阅参考书目和网站,在中西部广大贫困山区是极为不现实的,那么,如何开展好

5、对月球奥秘的探索就必须因地制宜地设计我们的教学重点和适宜学生去实践探索的内容范围和困难度。例如收集民间流传的关于月亮的传说,把它编辑成故事在班上进行交流。但是有些学校学生订阅课本尚有难度,那么,这样开展,岂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易于实施和操作?我在这样的操作中,就深深地体会到了把握点和度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扩大见闻的同时,真正起到了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再例如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的“漫游语文世界”,对于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上街的机会都少得可怜,硬要让他们给公司命名,或找寻街道上的错别字和不符合规范语的现实,有困难,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环境和学习条件,找寻农村爱贴春联的习惯和某些乡村“志好”爱

6、写繁体字的毛病,收集乡间的错别字现象,时间限制扩展长一点,让学生于课余有机会去收集这样的效果就会不错。又例如自主学习,“普九”和前一段时期对素质教育理解失当而造成的某些孩子语言和用汉字积累不过关的诸多问题,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例如阅读轻难的象在山的那边,紫藤萝瀑布这样蓄含较深的文章是很有难度的,怎么办?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水平既有环境以及目前的生活实际状况来展开联想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就算把握住了他的度,再如在教学风筝一课时,过去的教材对象鲁迅的介绍是比较详细的,我这次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鲁迅知之甚少,于是在学生渴望知道鲁迅其人其事乃至思想的神情中,上课进入课文学习之前,我适度地给孩子们

7、介绍了鲁迅的成长经历和精神,我发现,点燃的不仅是学生的学好这一篇课文的勇气,而是一种要象鲁迅先生那样在“逆境”中坚忍不拔地向上的精神,使我深感眼前这些孩子蒙昧的心开始燃烧沸腾,严格地说,让学生听我讲鲁迅的故事是讲授,但,这于他们困乏的知识面来说,不讲授引吗?要他们去了解鲁迅要花多少时间呢?综上所述,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起点受其基础教育、年龄特征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在必要的时候,还得要教师的“授”、“引导”、“激励”这就是我认为新课标新理念中教师应寻找的点和度,过高过低甚或偏移了学生实际基本能力和文化素养设计出来的不利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的度,导致的只会是更惨重的教育失当或失误,这样的“新”应该还是“不新”的好一点。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