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说课稿: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78664150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一说课稿: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说课稿: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说课稿: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说课稿: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一说课稿: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一说课稿: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说课稿课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校授课人教材分析本课地位作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的内容。该框在本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教材第一框题所介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介绍在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同时,本框题内容涉及到国家收入的再分配,为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的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在近年高考中是高频考点,与时政结合紧密,值得重点关注。学情分析经过高中2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的综合分析能力,但面对现实性更强的收入分配与公平问题,在与理论相结合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复习时仍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重新

2、回顾、掌握和运用知识。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我国当前在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理解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以及落实措施;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结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3)价值目标通过对本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3、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深化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理解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收入分配的公平。依据:收入分配问题是今后一段时期党和政府重点解决的问题。教学难点:如何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依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占有量少,思维能力不足,对党的政策理解有难度。教法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自学阅读和讲授结合法讨论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展示设备。播放十八届五中全会内

4、容,营造政治氛围过程分析经典故事导入新课七人分粥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分粥委员会及四人评选委员会,但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思考:你认为这7个人为什么没有分好这一大桶粥? 和学生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粥没分好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解决分粥过程中的公平问题,进而引入本课。设计意图:运用经典故事导入并设置悬

5、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将注意力从课间的兴奋状态转移到课堂创造了客观条件。过程分析小组讨论探究知识课堂探究:1、什么是公平?2、公平是平均主义吗?3、公平允许差异存在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找关键词的方法准确掌握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即相对平等、差距不能过于悬殊、保证基本生活需要。回忆故事中7人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有什么现实意义?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因此,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迫在眉睫,那么,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呢?(过渡到下一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教材,熟悉所学内容,总结要点。 多媒体展示:1、见下图:2、导

6、入课本P61四幅漫画:“分配不公,企业破产” 3、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讨论探究:(把学生分成四个小

7、组讨论,前三个组对应三个问题,第四组进行点评) 第一组问题: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这种现象对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会产生那些负面的影响?你认为国家应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第二组问题:观察漫画回答:在这个公司中,收入差距过于悬殊存在于哪些人之间?这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你认为国家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组问题:你认为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为什么要努力提高两个“比重”,应如何提高两个“比重”? 反思注意: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所以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教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讨论探究。并且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大胆发言,教师应避免为赶时间而替学生回答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突破

8、这一重点和难点问题。设计意图:学生在提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配合感性材料,升华对理性知识的认识,理解“两个合理比重”突破难点;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加强学生对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初步区分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的措施。设置情境运用知识学生在学习了解公平的含义及国家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后,希望自己也能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于是我仍然利用分粥故事来设计情境,引出问题:如果你是7人中的一员,请你设计一个公平的分粥方案。 在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各种方案中,我不时予以点评,指出其积极和不足的方面。在综合大家的各种方案后,我将这7个人最后设计的方案公布: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

9、一碗。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设计意图:以设置情境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教师适时点评鼓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过程分析正反辩论完善知识“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高一学生的思维还不成熟,缺少辩证法思想,看问题往往比较片面、极端。因此,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学生辩论赛的形式来实现。仍以课本P61漫画“分配不公,企业破产”为例,多媒体展示并设置情境,导出辩题。 该企业希望通过选出新的领导来改变现状,起死回生,于是开展一次新任领导的竞聘演讲。演讲围绕“效率与公平谁更重要?”而展开。 竞选人甲:我要公平,公平才能得人心,要一碗水端

10、平,大家工资平均算。 竞选人乙:我要效率,效率是企业的生命,收入差距必须拉大。竞选人甲:竞选人乙: 将学生分成甲、乙、丙三方,甲乙两方辩论,丙方作评委。学生就上述两个观点进行自由辩论。在自由辩论过程中自主地探究知识。辩论过程中,丙方作为评委可分别指出甲乙双方观点的可取之处和不足,并就改革公司原先不合理的分配制度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使学生全面认识效率与公平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的辩证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充当角色,从而使学生理解并能够学会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突破难点。且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升华巩固知识小结部分由学生自主完成,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帮助

11、学生形成对课本知识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板书设计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三个“W”) 1、公平的含义及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WHAT) 2、我国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和意义(WHY) 3、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政策措施(HOW)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2、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3、当前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课堂作业以选择题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用知识。课后作业思考:“同工不同酬”是不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其消极影响。教学反思1“问题探究”不应仅仅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提出来的,而是立足于学生实际,是否有助于课堂操作,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2新课标要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二者不可偏废。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应是课堂的主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及时总结,保证教学活动实现应有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