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8663255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教案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设计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教案注重设计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习题的选取上,不仅选取的内容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还大力提倡解题方法的多样化,给学生留有更大的思维空间。在习题的呈现上,大胆选取生活化的内容,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题目变得鲜活、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复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在复习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在学生独立复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

2、高复习效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明确目标本节课我们复习克和千克以及推理的知识。(板书课题: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探究疑难,梳理知识1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用适当的方式概括性地整理第八单元和第九单元的内容,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2教师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3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全班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学习。4教师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结合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回忆这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克和千克推理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对以上的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学生

3、交流知识经验。设计意图:教给学生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将整理的结果制成图表。通过学生的交流、汇报,梳理重点、难点,在解读制作的知识结构图后进行对照,让学生的知识脉络更清晰、明了。复习重点,强化提高1复习常用的质量单位。(1)课件出示问题。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怎样区分这两个单位?(2)集体交流。预设生1: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和千克。生2: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3)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千克?预设生:一块口香糖的质量约是1克,两袋盐的质量约是1千克。2复习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课件出

4、示问题。1千克()克3000克()千克(2)指名汇报。1千克(1000)克3000克(3)千克(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换算方法: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3复习常见的测量工具。(1)引导学生回忆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有哪些。(天平、盘秤、弹簧秤、体重秤等)(2)进一步质疑: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3)学生小组探究,集体交流。预设生: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天平,天平用“克”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用盘秤和弹簧秤,称体重用体重秤,它们都用“千克”作单位。4复习秤的使用方法。(1)课件出示教材117页7题,引导学生交流秤的使用方法。(2)学生交流,反馈: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物品有多重。(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复习单位的选择。(1)课件出示问题。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梨重150();一个西瓜重6();一个鸡蛋重50();一只公鸡重2();一个汉堡重280();一桶油重5()。(2)学生小组交流如何填写正确的质量单位。(3)明确方法:先明确1克和1千克大约有多重,然后以它们为标准进行填空。(4)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