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五章第三节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8612566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第五章第三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思修》第五章第三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思修》第五章第三节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思修》第五章第三节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思修》第五章第三节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修》第五章第三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第五章第三节(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三)环境保护法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既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遍约束力。 从法理上讲,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指引作用 预测作用 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 教育作用,(一)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的指引作用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形式实现,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授权性指引)、不得做什么(禁止性指引)、必须做什么(义务性指引)。,(二)预测作用,法律通过其规定,告诉人们某种行为所

2、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的行为趋向与后果,从而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三)评价作用,法律评价的客体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行为。 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 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不能相互替代。,(四)强制作用,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法律得以实施的作用。 法律强制的主体有国家(主动主体)、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被动主体) 法律强制的手段是国家强制力。,(五)教育作用,法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实施方式:一.法律的学习;二.对违法犯罪行为的

3、制裁;三.良好的法律上的行为楷模的影响。,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三)环境保护法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一)治安管理处罚法,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2006年3月1日起施行。共6章119条。,养动物伤他人可拘留,扰乱公共秩序可拘留,(一)治安管理处罚法,适用范围: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害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妨害社会管理;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案例一:凶暴的恶少,某小学地处郊区,有些被称为“恶少”的社会闲散青年经常在学校

4、附近追逐、拦截学生取乐,有时还强行索要小学生的零用钱,甚至无缘无故地把孩子的书包割坏,弄得人心惶惶。公安机关接报后,一举端掉了这个寻衅滋事的违法分子团伙。,分析:上述案例中的行为,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公民财产安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公共秩序,历来是各级公安机关查处的重点。,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作了统一的明确规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案例二:足球流氓将被处罚,分析:对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强行

5、进入场内的;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的;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的;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其他行为,可处警告或者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日以上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元以下罚款。,(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1、立法目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给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 2、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二是权利与义务一致性原则。三是和平进行原则。 3、申请和许可制度:,(三)环境保护法 1、立法目的: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身

6、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2、基本原则:一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三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长江污染 太湖蓝藻事件,渤海在哭泣,小资料,中国水利部数据:有3亿中国人每天喝的是被污染的水。其中,1.9亿人饮用水的污染程度非常高会导致疾病,而每年都有超过3万的儿童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水而死于腹泻。 中国卫生部妇女健康处处长王斌:2001至2003年患先天性缺陷的新生儿数量上升了25%,部分归咎于环境污染的结果。,人类善待自然 就是善待自己,保护环境,What can we do ?,1、节水为荣 随时关紧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2、

7、一水多用 让水重复使用 3、阻止滴漏 检查维修水龙头 4、监护水源 是我们的责任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5、慎用清洁剂 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6、关心大气质量 你时刻都在呼吸,你有获得洁净空气的权利,也有监测和维护洁净空气的义务。 7、随手关灯 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 8、节约用器 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把力 9、少开空调 降低能源消耗 10、支持绿色照明 人人都用节能灯,保护环境,What can we do ?,11、利用可再生能源 别等到能源耗竭的一天 12、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车为荣 13、当“自行车英雄” 保护大气,始于足下 14、减少尾气排放 开车要开达标车 15、用无铅汽油 开

8、车人的选择 16、珍惜纸张 就是珍惜森林与河流 17、使用再生纸 减少森林砍伐 18、替代贺年卡 减轻地球负担 19、控制噪声污染 让我们互相监督 20、爱护自己的生活环境 切莫随地吐痰、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四)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目的: 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保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基本原则: 依法管理原则 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小资料,2007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59029起,造成36939人死亡、18897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5.4亿元。 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全国总死亡人数中居第7位,而全世界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

9、人数在总死亡人数中居第10位;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珍视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交通事故现场,道路交通安全法特别从通行权利的分配上充分保护行人的生命安全。赋予行人在人行横道上的绝对优先权,保护无交通信号情况下的行人横过道路权。,讨论:横穿马路者,撞死了白撞?,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赔偿有保障,可以直接找保险公司啦!司机没钱不要紧!,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个月以上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外,并处元以上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车的,处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个月以上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外,并处元以上元以下罚款。,饮酒后不能驾车

10、,你知道下面这些交通标志代表什么意思?,禁鸣喇叭,禁止非机 动车通行,禁止进入,人行横道,公交线路 专用车道,事故易发地段,规范四类行为: 1.保障互联网安全 (例如,危害国防建设,侵入计算机系统) 2.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例如,诽谤,造谣,煽动民族仇恨) 3.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例如,侵犯知识产权,淫秽的网络链接) 4.保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安全 (例如,删除、篡改电子邮件),(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管理者 约束规则 制约模式 代表国家 行为者本人 道德力量 自我约束 美国 第三方控制者 技术支持 过滤软件 欧盟、韩国 社会力量 社会规范 举报 英国 行业组织 组织规则 组织制裁 英国、加拿大 政府组织 法律、制度 强制制裁 德国、韩国,不同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模式,结束语,轻声对你说: 遵纪 守法 树德 道德是成功者的左膀右臂,第三节结束!,本章小结,社会公德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人每天的生活都会涉及到社会公德及相关法律规范。大学生要从点滴细微的身边小事做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的模范。,赶快行动吧!,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