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惠州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8612241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190 大小:1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惠州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惠州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惠州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惠州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惠州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惠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惠州(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许炯,第一节 意识活动,一、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一个古老而难解的迷。迄今为止,对意识尚无令人满意的定义。 从心理状态看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 从心理内容看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东西,如对周围环境的觉知,对往事的回忆 从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对意识不同角度的理解 是一种觉知。 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觉知者(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 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管理和调控作用。 是一种心理状态。 在这个意识上, 意识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

2、一个连续体.,二、意识的不同水平,焦点意识:个人全神贯注与某事物时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茶不思饭不香 边缘意识:对注意范围边缘上的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视而不见 下意识:不注意或者略微注意的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初为人母的女人对婴儿的轻微响动都格外敏感 前意识:当前虽未意识到,但稍加注意就很容易被觉知到的经验。待提取的长时记忆 潜意识(无意识),三、注意,(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特征:1、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2、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3、 (二)注意与意识,(三)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就在于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刺激。 保持功能注意在指向一定的对象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以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调节与监督功能保证心理活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同时对产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及时的调节与矫正。,鸡尾酒会效应(Cherry,1953),在鸡尾酒会嘈杂的会场中,一般听觉正常的人轻易地就能在一群相互交谈的人中,专注于其中一个人的声音,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鸡尾酒会效应”,也称“选听效应”,反映了人们排除干扰追踪某个谈话的过程。,(四)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是一种内部的心理活动,但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并伴随某些特殊的动作:

4、1、适应性运动感觉器官的朝向反应。 如“侧耳倾听”、“举目凝视”。 2、无关运动的停止紧张注意的一个特征。如“鸦雀无声”、“呆了”。 3、呼吸运动的变化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如紧张注意时会出现“屏息”现象。,1、无意注意 含义: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1、 客观因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相对强度)、运动与变化、刺激物的对比关系等。 2、主观因素(个体状态)对事物的需要与兴趣、期待,情绪、精神与身体状态, 过去的经验等。,(五)注意的分类,2、有意注意 含义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明确注意的目

5、的与任务 2、合理组织活动 3、培养间接兴趣 4、排除干扰,3、有意后注意 概念:自觉、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前苏联学者多勃雷宁称为“随意后注意”。 特征: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主要条件。 发生: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影响因素:发展对活动的直接兴趣是培养随意后注意的根本条件。,注意的种类,注意品质,稳定性(持久性),范围(广度),分配,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时间的久暂性。,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转移,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

6、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六)注意的品质与培养,1、注意的范围: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1)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 黑色圆点 89个; 外文字母 46个; 几何图形 34个; 汉字 34个。,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请说出图中小鸟的数目,请说出图中小鸟的数目,请说出图中小鸟的数目,请说出图中小鸟的数目,请说出图中小鸟的数目,请说出图中小鸟的数目,(2)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规律,注意的广度就越大。 知识经验: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善于把所感知的对象组织成一个整体来感知,因而其注意广度也就较大。 活动任务的

7、特点:一般而言,活动任务越多,越复杂,其注意广度就越小。,2、注意的稳定性 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你看到了什么?,(1)狭义的注意稳定性: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注意的起伏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是意识很难直接控制的。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它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 (2)广义的注意稳定性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一定的活动上,并随着活动的进行变换注意的具体对象。(如听课:思考,记笔记,阅读教材等),(3)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A、客观因素: 活动对象的特点,活动内容越丰

8、富,活动形式越活泼多样,注意的稳定性就越高。 B、主观因素: 人们对所从事的活动认识得越深刻,态度越积极,兴趣越浓厚,注意就越稳定。 良好的情绪状态与平静快乐的心境对提高注意的稳定性也有重要作用。,对象特点、性质 被人感兴趣的事物 内容丰富、活动的对象 主体特点对事物、对象理解深刻、态度积极(有兴趣)。,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2.培养对活动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活动)你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注意?,人高度的持续性注意的时间是多少? 一般为2035分钟。出现分散,再集中。 根据注意稳定性的特点,在一定活动中应有必要的放松的时间。讲课,要有适当的重复。,小 资 料,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

9、5分钟左右,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定性。,试一试,两只手同时画图,一只手画正方形,一只手画圆形,3、注意的分配: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 (1)注意分配的条件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4、注意的转移: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我们如何认识

10、世界?,我们的知识又是怎样得到的?,这一切均始于我们的感知觉!,第二节 认知活动,一、感觉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感觉就是信息向人脑的传递或人脑接受信息的过程。,正常人眼中的色觉和色盲患者眼中的色觉,正常人眼中的色觉和色盲患者眼中的色觉,色盲检查图,色盲检查图,感觉的意义,1)、感觉是人关于客观世界一切知识的源泉, 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2)、感觉是维持机体与环境平衡,保证人的 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二)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温度觉、触压觉、痛觉

11、) 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 (三)感觉阈限与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概念) 差别感觉阈限(概念) 韦伯定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产生感觉的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 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韦伯定律,K为韦伯分数;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不

12、同感觉系统的韦伯分数 (中等强度范围),(四)感觉的规律,1、感觉的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 常见的感觉适应现象 视觉适应:暗适应 明适应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温度觉与触压觉的适应,2、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的对比。 感觉对比可分为: 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同时性感觉对比,3、感觉的相互作用,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哎不痛了,月光曲电锯声,感觉还痛吗?,联觉,冷色与暖色,二、知觉,(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

13、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知觉是人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二)知觉的分类 (1)根据知觉的主导器官分: 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 (2)根据知觉的对象的不同分为: 物体知觉:时间、空间和运动 人的知觉:社会印象,物体知觉的具体分类,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空间知觉,(1)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邻近物体大小对大小知觉的影响,2、时间知觉 内涵 概念: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就是。 形式: 对时间的分辨; 对时间的确认;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对时间的预测。,时间知觉的依据 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14、。 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感觉通道的性质。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人的兴趣和情绪。,3、运动知觉与似动现象 内涵 概念:人们对物体的运动特性的认知,就是。它对于有机体的适应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似动 概念: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三)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1、知觉的选择性 在一定时间内,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它们从知觉背景中区分出来,对它们作出清晰的反映,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知觉选

15、择性的条件,客观条件 对象与背景的差异 对象与背景的相对活动关系 对象的特征 主观因素 个人的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2、知觉的整体性,我们将由不同部分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或者在刺激不完整的情况下产生对事物完整的认识,知觉的这种特性叫作知觉的整体性。,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经验 刺激物的特点 接近律 相似律 连续律 良好轮廓,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良好轮廓,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事物时,人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赋予事物一定的意义,知觉的这种特性叫作知觉的理解性。,撒旦的脸,这是一个斑点图,正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作用,使我们填补了画面信息的不足,把对象知觉

16、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知识经验的影响 言语指导的影响 实践活动任务的影响,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了的时候,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视觉的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4)知觉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4)知觉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4)知觉的恒常性,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四)错觉,(一)什么是记忆 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1、形象记忆、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