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导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8611613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导学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导学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导学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导学案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导学案设计课题平移和旋转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要重视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关注了下面两点:1.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例题中呈现的运动现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它们的运动方式,体会它们的运动特点,再让学生明确这就是平移和旋转现象,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2.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在教学中,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操作,让学生通过操作更深刻地体会平移运动的特点,以及将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的方法,将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2、。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格子图教学过程第1课时平移和旋转(一)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5分钟)1.课件播放游乐场里的视频。提问:游乐场里的游乐设施分别是怎样运动的?2.导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些运动现象。1.观看视频,说出看到的各种游乐设施的运动方式。2.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准备学习新课。 二、学习新知。(20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27页的主题图。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事物?它们是怎样运动的?2.引导学生将画面中的运动分类。提示:按运动方式分。3.将6幅图片按运动方式分组呈现。提问:同一组图片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共同特征?4.做动作表示平移和旋

3、转。提示:可以利用身边的道具来演示。5.组织学生交流。思考: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1.观察画面,明确画面中每种事物的运动方式,用语言描述出来。2.尝试分类,然后汇报分类的结果及分类标准。3.分别观察两组图片,总结每组图片在运动方式上的共同特征,明确:其中一组都是沿直线运动,属于平移现象;另外一组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属于旋转现象。4.以小组为单位,与同伴合作,轮流演示和猜测。如:平推文具盒,用转笔刀削铅笔5.先想一想,再与同伴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平移和旋转现象。1.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1)小明向前走了3米。()(2)树上的水果掉在了地上。()(3)汽车的轮子

4、在不停地转动。()(4)火箭发射升空。()(5)风扇扇叶在转动。()(6)拧开茶杯盖。()(7)风车在转动。()(8)射箭运动员把箭射在靶子上。()(9)小明推动教室的门,门开了。()(10)窗帘被拉开了。()三、巩固应用。(10分钟)出示问题: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升国旗。拧开水龙头。用钥匙拧开房间门。拉开抽屉。吊扇在空中运动。乘坐电梯。指针运动。请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集体交流。看课件,读题,明确题目的具体内容,然后根据各种运动的特征进行判断,把判断的结果跟同伴说一说,并向全班同学汇报。2.选一选。(1)教室门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平移旋转既平移又旋转(2)电风扇

5、的运动是();推拉窗的运动是()。平移旋转既平移又旋转(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有()。转动着的呼啦圈电风扇的运动拨算珠四、全课总结。(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叙述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第2课时平移和旋转(二)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1.欣赏图片。思考:这幅图是通过什么运动得到的?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有关平移的知识。1.观赏图片,明确整个图片是由基本图形“小鱼”平移得到的。2.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准备学习新课。1.把能够平移到黑色小鱼位置的小鱼涂上颜色。二、探究新知。(20分钟)1.按要求进行平移。(1)课件出示教材28页第一个例题。

6、提问:我们要平移的是什么物体?要求是什么?(2)示范:将棋子向下平移4格,描点。(3)组织学生尝试将铅笔和三角尺进行平移。提示:棋子可以看作一个点,铅笔和三角尺分别可以看作什么?该怎样平移?(4)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平移后组成的图案是什么?2.描述平移的过程。(1)课件出示教材28页第二个例题。提问:图和图分别要向哪个方向平移?分别平移几个格?(2)引导学生交流平移的方法。提示:在表达时,要说清平移的方向和距离。(3)组织学生交流平移的体会。思考:你是怎样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1.在格子图中练习平移。(1)读题,明确要求:把棋子向下平移4格;把铅笔向右平移3格;把三角尺向左平移2格。(2)仔

7、细观察并倾听老师的讲解,明确平移的步骤。(3)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将铅笔看作一条线段,平移两个端点后按原图连线;将三角尺看作三角形,平移三个顶点后按原图连线。(4)观察平移后的图案,明确拼成的是一个小旗的图案。2.学习用语言描述平移的经过。(1)仔细观察图、图与图的位置关系,明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2)集体交流,将平移的方法和经过用语言叙述出来。(3)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明确:铅笔、三角尺平移时可以关注某一个具体的点,看平移了几格,整个图形就平移了几格。2.把图形向左平移5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3.把小船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4.画出小旗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5.画出四边形向上平移3格后得到的图形。三、巩固应用。(10分钟)1.将三角形平移6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2.A图向()平移()格后得到B图,B图向()平移()格后得到C图。1.仔细看图,关注所给三角形的一个点,看看平移6格后到什么位置,再确定给哪个图形涂上颜色。2.观察三幅图的相对位置关系,明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完成填空。6.小汽车向()平移了()格;小帆船向()平移了()格;小飞机向()平移了()格。四、全课总结。(5分钟)1.组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回顾。2.布置预习的内容,提出预习要求。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明确课后学习的内容。 教师批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