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目标易损性分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8609661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目标易损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地面目标易损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地面目标易损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地面目标易损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地面目标易损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面目标易损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目标易损性分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许香照 学号:3120110142 班级:11B3 专业:兵器科学与技术,2/14/2019,装甲的发展历史 地面目标的分类 装甲的防护类型 世界强国的坦克防护介绍 装甲的未来,视频,2/14/2019,视频,视频,2/14/2019,2/14/2019,2/14/2019,2/14/2019,2/14/2019,2/14/2019,2/14/2019,2/14/2019,2/14/2019,2/14/2019,2/14/2019,2/14/2019,2/14/2019,2/14/2019,装甲防护,均质装甲,复合装甲,电磁装甲,反应装甲,主动防护,被动防护,智能装甲,视频,2/14/2

2、019,定义:实心的金属装甲板,单一的介质。 均质裝甲是以均质钢制成单层装甲。均质钢一般用的 是标准的低碳钢,性能接近纯钢。,顶部装甲厚度达25mm, 正面装甲厚度达135mm,装甲厚1860毫米,视频,2/14/2019,定义:由两层以上不同性能的防护材料组成的非均质坦克装甲, 一般来说,是由一种或者几种物理性能不同的材料,按 照一定的层次比例复合而成,依靠各个层次之间物理性 能的差异来干扰来袭弹丸(射流)的穿透,消耗其能量, 并最终达到阻止弹丸(射流)穿透的目的。,复合 装甲,1,2,3,4,5,“乔巴姆”陶瓷复合装甲,贫铀装甲,间隙装甲,模块式复合装甲,多层复合装甲,6,“凯夫拉”复合装

3、甲,2/14/2019,结构:钢板陶瓷膨胀装甲钢板,其中陶瓷材料被约束在钢套内,膨胀层推测是聚氨酯一类的比较柔软的材料构成的 机理:即在弹丸入射时,由于柔性材料的形变导致弹丸偏移,随着弹丸的深入,位移不断加剧,最终靠钢板之间的异板块效应切断弹丸并且使其丧失能量,最终无法穿透装甲。,253mm均质钢装甲,“乔巴姆”陶瓷复合装甲,贫铀装甲即为掺杂了贫铀金属的复合装甲。贫铀密度为18.7克/厘米,是钢铁密度的2.5倍。因为密度高,可有效减少装甲陶瓷在应力波下的损伤,提高了装甲整体强度并带有一定约束环装甲的特性,防护力得以增强,对动能弹为600毫米均质钢装甲,对破甲弹为1300毫米均质钢装甲。,2/1

4、4/2019,两层钢装甲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隔一层空气制成的装甲。 当破甲弹命中前装甲后,形成强大的金属射流,空气层能使射流拉伸变细,冲到后面的装甲板时就没劲了。在动能弹命中的情况下,倾斜的装甲布置和不同抗弹介质的变化,使弹芯发生倾斜、偏转,威力也就大打折扣。,2/14/2019,装甲的前两层为钢装甲板,中间层以增强玻璃纤维为主体,内层为钢装甲,最里层为含铅泡沫塑料层,除了有防崩落作用外,还有防射线辐射的作用。,模块式复合装甲,复合装甲包括高硬度合金钢装甲(外层)、高韧性合金钢装甲(内层)和中间的多层“凯夫拉”陶瓷层。 “勒克莱尔”坦克车体前部侧面有6个咐加装甲箱,比单层的侧裙板有更强的防护力。

5、,“勒克莱尔”3型坦克炮塔 前部与侧面模块化装甲,“凯夫拉”复合装甲,材料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和成型 与玻璃钢相比,在相同的防护情况下,用“凯夫拉”材料时重量可以减少一半,并且“凯夫拉”层压薄板的韧性是钢的3倍,经得起反复撞击。,采用“芳纶枣钢”型复合装甲,能防穿甲厚度为700毫米的反坦克导弹,2/14/2019,定义:坦克受到反坦克武器攻击时,能针对攻击作 出反应的装甲,发展防殉爆的反应装甲,无炸药的反应装甲,反应被动式复合装甲,D,具有隐身功能的反应装甲,新一代的反应装甲,主动反应装甲系统,灵巧反应装甲系统,发展防殉爆 的反应装甲,无炸药的 反应装甲,反应被动式 复合装

6、甲,由多个相互连接盒单元构成的,可有效抗破甲弹和穿甲弹。四个侧壁采用声阻抗变化的三层或四层复合材料,使相邻的盒单元不会发生殉爆。,一个单元中设置若干飞板层,它们由许多独立的飞板构成。穿甲弹或破甲弹射入该单元时,飞板被烧蚀和破碎,从而干扰和破坏射弹的侵彻能力。,结构:钢面板炸药层惰性材料层钢背板。在惰性材料层和钢背板之间设置第二层炸药,组成另外一种结构。增加这一层炸药,可改善炮弹以锐角攻击时的防护性能,新一代的反应装甲,具有隐身功能的反应装甲,灵巧反应 装甲系统,内装多个爆炸反应构件的箱形反应装甲单元,其特点是:外箱全部用S2玻璃环氧复合材料制成,或者外箱的顶板用该复合材料,其余部分则用钢制造。

7、,灵巧反作用装甲系统由外挂式反作用装甲块、传感器网络和电子计算机组成。传感器网络布置在坦克或装甲车外围距车体表面约30厘米处,并与车内计算机相连。,新一代的反应装甲,主动反应 装甲系统,结构:防枪弹的被动装甲板上、下表面覆盖传感薄膜的被动装甲板防空心装药射流的抗弯曲板设置在坦克装甲表面上的多个“”形爆炸反应组件,2/14/2019,主动式电磁装甲:,传感器探测系统探测到入射弹丸,则计算机控制系统指令开关接通,使电容器组向钢板发射器的扁平线圈放电,则钢板发射器向来袭的破(穿)甲弹入射路径发射出一高动能钢板块去迎击入射破(穿)甲弹,将来袭破(穿)甲弹撞断或撞偏,使其失去破坏装甲的能力。,被动式电磁

8、裝甲:,在主装甲外放置两块金属(钢)板,其间用绝缘子隔离开一定距离。通常最外边的钢板接高功 率 脉冲电源的低电端(接地),靠近主装甲的钢板接电源(如电容器)的高电压端。当破甲弹射流 穿通两钢板时,相当开关闭合而接通电容器电路,则有大电流脉冲通过金属射流,将引起射流的磁流体力学的不稳定,使射流发散,降低了射流的侵彻能力,避免射流破坏坦克的主装甲。倘不是破甲弹射流而是尾翼稳定的脱壳穿甲弹,当大电流流过穿甲弹弹芯时,也会引起穿甲弹弹芯震动和膨胀的不稳定性,从而使穿甲弹弹芯断袭,失去有效穿甲能力。这种被动电磁装甲的电源是均布在钢板四周的,电流从四周一起向接通的弹药放电。,智能装甲,安装在车辆的基本结构

9、装甲之上,每个装甲模块都装有特殊的高能材料,并在其内部埋设有传感器和微处理器,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又利用光纤连接到装甲模块的外侧均质装甲盖板上,当外侧盖板被弹丸击中时,传感器即精确确定弹着位置及穿甲弹的尺寸和速度,随后,微处理器启动高能材料发生反应,高能材料迅速向来袭弹丸的方向膨胀,其巨大的冲量会使来袭弹丸发生偏转、旋转或断裂,从而达到使来袭弹药失效的目的。,M1A1,炮塔正面的复合装甲采用抗弹性能更好的陶瓷材料硼化钛代替氧化铝。 贫铀装甲的结构为网状贫铀,其厚度约为105毫米,其他装甲材料的厚度分别为:钢125毫米;硼化钛95毫米。 对动能弹的防护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对破甲弹的防护

10、水平相当于1300毫米均质钢装甲,复合装甲,中国VN3装甲车,VN3装甲车战斗全重为6吨,长4.45米,宽2.2米,高2.2米,可搭乘4人。 VN3装甲车采用国产的增压中冷柴油机,功率达125千瓦(170马力)。有了强劲的马力,VN3装甲车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小时以上。,具有国外先进轮式装甲车辆同等的装甲防护能力,在100米的距离内,车体侧面能防7.62毫米普通弹,正面能防7.62毫米穿甲弹的攻击,另外还具有一定的防地雷和炮弹破片的能力;装备三防装置、烟幕弹发射装置。此外,设计人员还考虑了车辆的隐身设计,使该车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2/14/2019,2/14/2019,防护系统 装甲防护

11、: 间隙式复合主装甲 炮塔正面:锲型前装甲防护组件 炮塔内表面:装有防崩落衬层 履带裙:采用改进的复合装甲,2/14/2019,防护系统 装甲防护:贫铀装甲 二代热成像系统、车长独立热成像仪、真彩平面显示仪、数字化地形图、热控制系统,2/14/2019,2/14/2019,防护系统 装甲防护: 厚度为220毫米、倾角为68度的复合装甲 炮塔:全焊接钢装甲 前部:楔形模块化装甲,2/14/2019,防护系统 装甲防护:俄式“乔巴姆”装甲;爆炸反应装甲 主动防护:“窗帘-I”光电防护系统,由光电干扰系统、激光报警器、防激光烟幕抛射系统及系统控制设备组成,据称可以使大多数反坦克导弹的命中率降低3/4

12、4/5,2/14/2019,防护系统 装甲防护:可更换模块式复合装甲 炮塔:正面,侧面,顶部均采用 间隙 、均质+模块装甲,2/14/2019,防护系统 装甲防护: 陶瓷复合主装甲 三防装置、激光报警装置以及屏蔽和对抗装置,2/14/2019,防护系统 装甲防护:乔巴姆装甲 烟幕弹发射装置 防二次效应措施,2/14/2019,2/14/2019,防护系统 炮塔装甲:多层间隙式复合装甲 炮塔顶:均质装甲 “警卫”激光全向告警及干扰系统,2/14/2019,2/14/2019,防护系统 车体和炮塔前部:约束型陶瓷复合装甲 其他部位:间隙装甲 三防装置 激光探测装置,对动能弹的防护能力可达到600700毫米均质钢装甲,2/14/2019,2/14/2019,防护系统 正面弧形区:新型复合装甲 烟幕装置 三防装置,2/14/2019,视频,2/14/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