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8609607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易经与中华传统文化,南乾一 东南 兑二 五巽 西南 东离 三 六 坎西 东北 震四 七艮 西北 北坤八 主讲:绵阳市委党校副教授 钟思泉,“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 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 文化软实力” 。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胡锦涛在党的 十七大上的报告,2006年月日胡锦涛 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 大会上的讲话中说: “建设新型

2、国家,必须 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 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 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一、弘扬中华文化 共建精神家园,历史悠久的中国,虽然文化传统没有发生过断裂,但这么长的时间积累了许许多多的矛盾、问题。早在多年前的明末清初,已有读书人提出,中国社会有一股恶意的风气,一种不近人情的、不与人为善的气氛,社会风气、人际关系恶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小矛盾变成大矛盾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更是从一个自以为是的国家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弱国,内外交困,国民心态不平衡,急躁、困惑。 首先,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其次,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

3、: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行有序,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的社会;其三,要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设想 ;其四,古代思想家的许多“盛世危言”及他们对社会不和谐状况及其原因的指陈和披露,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参照和历史教训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正确的态度是找回真正的中华文化。向西方寻找文化,是百年来中国文化批判运动的主张,虚心学习别人的先进东西固然不错,但是把本民族的命运死死寄托在其他民族的文化上却实在荒唐。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东西结果是,别人的真经没学到多少,却把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给忘掉了,或

4、者把她作为中国落后的替罪羊给否定了,学习最终成了邯郸学步。而许多外国学者比我们高明得多,他们早已敏锐地发现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1988年1月,全世界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巴黎开会,会上发表了一项重要宣言,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向2500年前回首,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中华文化源头易经,以阴阳二爻演化出八卦继而六十四卦,分别各种阴阳组合状态,直观地讲述 “阴阳和谐”是一切变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才得以化生万物。 儒家从易经中引申出“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把天地人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人不过是天(自然)的一部分,认为“天之道”与“人之道”是统一的,

5、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除了更加重视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明确提出“自然之道不可违”之外,对个人自我修养的要求别居一格 佛教所说的“净土”,即世界中的一切人事物象皆庄 严清净优美良好,这种净土也是一种和谐的社会 集儒、佛、道之大成的宋代理学.宋代理学家概括 了做人修身的四个基本点,即所谓“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总之,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有一 条主线贯通其中,那就是整体协调、稳定和谐,1、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整体和谐”,2、当今中国人最需要文化自信,德国哲人斯宾格勒说:“一个失却了自己文化的民族是一个飘泊无根的民族”。 真正的中华文化根本上没有错

6、,是一些不肖子孙弄错了祖先创造的文化。中华民族的祖先未给子孙创造出迷信上帝的宗教,而是创立了非常完美的中华文化,它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和”与“合”,其实质内涵是“道”与“器”。“和”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之智慧;“合”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智慧。 “道”是宇宙本根、自然之理,也是做人的法则,告之我们要理性地做人,运用“和合”道理去理性地处理各种关系,达到天地和合、天人和合、男女和合、上下和合,这属人文智慧;“器”就是周易中提倡的“尚象制器”,即教育我们要智慧地做事,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用智慧发明新工具解决之,这是科技智慧。做人做事的智慧都讲全了,处理自然、社会、人各方面关

7、系的智慧都兼俱了。,二、易经是中华文化经典中的经典,(一)易经成书的年代及作者 “周礼太卜”记:“大卜掌三易之法, 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山海经记载:“伏羲得河图,夏人因 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 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 安阳出土的殷代末期青铜器已出现八卦符号。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肯定:“文王拘而演周易”。据考证,伏羲作八卦,文王重为64卦并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易传。或称三圣治易:伏羲画卦,文王作辞,孔子赞十翼。,周文王,(二)易经是一部什么书,1、它是一部占筮之书,但不是一般的迷信著作,揲蓍成卦需一定数学知识和类推能力,可助人明于天之道,安身立命

8、。 2、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 被称为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 智慧中之智慧。是我国最古老、最有 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 族聪明智慧的结晶。 3、它涉及领域非常广,其中许多生活 智慧对人有启发指导作用。,4、 古人对易经极为重视 礼记评价易经曰: “洁静精微,易之教也”. 老子于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 史记云:“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论语:“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则无大过矣” 唐朝宰相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冯友兰说:周易是一部辨证的“宇宙代数学”,(三)周易对中华文化发展的 影响广泛而深远,1、它可称为春秋时期中国的百科全书 “致广大,尽精微”.“范围天地之而

9、不过,曲成万物而不 遗”.“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神无方而易 无体”.“精 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2、它为中华民族确立了基本思维方式.它的产生 标志中华民族抽象思维能力的关键性跃迁,如整体思 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谐观念等.它的 思维方式汇集着当时的思维工具和认识方法,表达着 最初终极关怀和哲学意识.,3、它记载着古代先民对当时复杂的自 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关注与初步思考.传说 八卦有文能定国,武能安邦,上能救国下能救 民的作用其应用范围涉及农业.天文.地理.数 学.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哲学.经济.政治.军事 .外交.文学.遗传学.预测学 4、它的选择表

10、达着当时人生智慧、行为 准则,反映着趋利避害预见未来的价值取向 5、它是中国的,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是古 代的,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海内外学者惊呼: 易经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 慧,价值的源泉.,6、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 阴阳相互联结,依存,舍阴无阳, 舍阳无阴64 卦排列顺序体现 阴阳对应,二二相耦,非覆即变 “周易”和谐思维有四个层次: A、宇宙整体是和谐有序的; B、天地人园成会通; C、人与人之间强调德性伦常,主张保合太和 D、人自身主张心身平衡。,7、周易数术学的政治决策作用 以“定吉凶”“定天下”的政治决策为主 一套独特的预测天文、地理、人事的方法 政治决策之道:经权

11、、安人、中正、德行、用人、为政、贵谦等八种; 政治决策原则:均衡与对称;相称与结合;盈足与蓄通;物序与均势;中和与适度;和谐与协调;主次与取舍;互补与权变等八种。 指导政治决策的思想是:以知变制变为出发点,以追求平稳平衡为归宿,以人事变化与吉凶关系为依据的一套通变政治哲学理论。决策的核心在言“变”;关键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根本在顺天应人,持正守中;目的在趋吉避凶,保合太和,(四)易经与科技,易经与医学:“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中医学以八卦生克转化学说为主,五行生克和六壬学说为辅,组成了中医诊断治疗预测养生四个方面。 易经与数学:八卦是数学的表现, 伏羲是我国数学的鼻祖; 莱布尼兹根据八卦发

12、明了二进制, 震动了世界整个科学界。,易经与心理学:荣格说:“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从他以后,几乎所有分析心理学家都对易经情有独钟。 易经与管理:日本管理现代化之所以成功,在于60年代学孙子兵法,70年代学三国演义,80年代学易经。美国成中英教授79年提出“中国管理科学化科学管理中国化”87年创建了C理论 90年,演讲“易经管理哲学之理论和实践”,易经与科技:它提供了研究、认识自然的精湛的思想武器。16世纪以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西方,这曾引起爱因斯坦的“惊奇”,他说: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科学家得益于两大法宝一是欧几里德几何学为

13、代表的形式逻辑思维方法,一是培根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实验方法。这两大法宝,中国古代圣贤显然都不具备,然而值得惊奇的是,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易经,掌握了一套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如大化流行、生生日新的宇宙发展观;万物变化、穷极必反的矛盾转化思想;赞天地之化育的主观能动性思想;特别是易学象数思维模式突出反映了东方思维的特征,至今还令人神往。,(五)西方掀起易学研究热,1626年法国金尼阁将易经译成拉丁文。 1701年德国莱布尼兹得八卦图,创二进制。 法国狄德罗说八卦图形是一部宝贵知识史。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谈周易哲学有两个要点,“卦

14、与卦间的内部联系发展为一个整体循环”。称赞“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 二战后,德国卫礼贤对易经以哲学化研究 量子物理学家玻尔把阴阳太极图设计在丹麦国王授予他的勋章中。 美国成立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东方文哲精华学会,主席汪忠长;易经考古学会,主席洪天水。,三、如何学习易经,(一)了解易经的三个法则: “易”含三义: 简易(万物化生表象复杂而实质简单); 变易(宇宙万有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 常,刚柔相易的,三才之道皆不离变易之理) 不易(宇宙生化虽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但变易中 有恒常不变的理则) 象:讲是什么样现象(京房) 象数派 数:讲是多少数量界限(邵雍) 理:讲为什么本质道理(

15、孔子,王弼)义理派 理象数都通了,就能知变,就能通达,(二)掌握的本质和特点 其本质:“是以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能说诸心,能研诸虑,定天下之吉凶” 其作用:“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圣人作易,“将以顺性命之理”. 其性质:“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六爻之义易以贡”.“神以知来,智以藏往”. 其特点:变易,即“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冒天下之道,广大悉备,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三) 学易之方法 抓易之序:“君子所居而 安者,易之序也” 玩爻之辞:“所乐而玩者, 爻之辞也” 用易之道:“是故君子居 而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 变而玩其占”.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 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四) 揲蓍过程和筮法 (四营成一变;三变成一爻;十有八变成一卦) 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象太极; 分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