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总论2015版五年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8609371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学总论2015版五年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寄生虫学总论2015版五年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寄生虫学总论2015版五年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寄生虫学总论2015版五年制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寄生虫学总论2015版五年制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寄生虫学总论2015版五年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学总论2015版五年制(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祝同学们在新学期 学习进步!,医学寄生虫学 Medical Parasitology,基 础 医 学 院 病 原 生 物 学 系 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授课人:何 立 2015年3月,QQ 2456059348,总 论,一、医学寄生虫学的概念,涉及的内容:寄生虫的生物学,包括分类、分布、形态、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态学,即寄生虫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寄生虫的致病作用和机制;寄生虫的感染免疫学;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对策。,第一章 引 言,定义:是研究医学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

2、防治对策的一门科学。,目的:预防、治疗、控制、直至消灭寄生虫病。,二、医学寄生虫学的范畴,医学寄生虫学 (Medical Parasitology) 原虫 蠕虫 节肢动物 (Protozoa) (Helminth) (Arthropod) 吸虫纲 绦虫纲 线 虫纲 棘头虫纲 ( Trematoda ) ( Cestoda ) ( Nematoda ) ( Acanthocephala ),扁虫,原虫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动物,由一个细胞组成,但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单细胞真核生物),医学原虫 ( Medical Protozoa ),不属于寄生虫,医 学 蠕 虫,蠕虫:借身体肌肉的伸缩而作蠕形

3、运动的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Medical Helminths ),绦 虫,作为病原体直接致病; 作为生物媒介传播疾病。,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病原生物学 (微生物学、寄生虫学),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人体解剖、组织胚胎、遗传 生理、生化、病理、病生 药理、免疫,三、医学寄生虫学在医学中的位置,寄生虫病与临床,涉及临床各科,常导致误诊、漏诊,例如 传染科: 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阿米巴痢疾等 内 科: 旋毛虫病、肺吸虫病、肝吸虫病、阿米巴脓肿、 肠道寄生虫病(原虫、吸虫、线虫、绦虫),等 外 科: 脑囊虫病、脑裂头蚴病、蛔虫性肠梗阻,等 妇产科: 滴虫性阴道炎、母婴弓形虫感染,

4、等 儿 科: 蛲虫病、肠道及胆道蛔虫病,等 眼 科: 囊虫病、裂头蚴病、结膜吸吮线虫病,等 皮肤科: 疥疮、毛囊蠕形螨病(酒糟鼻),等,四、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疟 疾 患 者,晚 期 血 吸 虫 病(腹水型),华支睾吸虫寄生的肝脏,脑 囊 虫 病,眼 裂 头 蚴 病,包虫病(细粒棘球绦虫病),丝虫引起的象皮肿,盘尾丝虫引起的河盲症,阿 米 巴 肝 脓 肿,弓形虫引起的畸胎,先天性弓形虫病,黑 热 病,疥 疮,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银行(WB)/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倡议重点防治的十类主要热带病中,七类为寄生虫病: 1、疟疾;2、血吸虫病;3、淋巴丝虫病;4、盘尾丝虫病;5、利

5、什曼病;6、非洲锥虫病;7、美洲锥虫病;8、麻疯病;9、登革热;10、结核。,全球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疾 病 分布国家 受威胁人口 感染人数 年均死亡人数 疟 疾 100 20 亿 3-5 亿(发病1.2亿) 超过100万 血吸虫病 76 6 亿 2 亿 1.4万 丝 虫 病 80 10 亿 2.5亿 4300万(伤残) 利什曼病 热带/亚热带 3 .5亿 1200万 可高达10% 锥 虫 病 非洲、中南美洲 1 .7亿 800-1100万 6.5万,全球其它寄生虫感染,阿米巴感染者约占人口的1%,年死亡411万 贾第鞭毛虫感染者2亿 阴道毛滴虫感染者数百万 机会性寄生虫病(弓形虫病、隐孢子虫

6、病、肺孢子虫病、粪类圆线虫病) 肠道寄生虫病(蛔虫感染者13亿、钩虫感染超7亿、鞭虫感染者9亿) 食源性寄生虫病(旋毛虫、绦虫和囊虫肉类;华支睾吸虫、后睾吸虫、异形吸虫鱼类;姜片吸虫-水生植物;并殖吸虫-蟹类;广州广圆线虫、棘口吸虫-螺类;异尖线虫-海鱼类;喉兽比翼线虫-龟鳖类;巨吻棘头虫-甲虫类) 宠物源性寄生虫病(犬弓首线虫、猫弓首线虫、犬复孔绦虫、包虫),我国有记载的感染人体的寄生虫230 种:,线虫35 种 吸虫54种 绦虫16 种 原虫38 种 其他寄生虫87种,铁线虫6种、棘头虫3种、涡虫1种、环形动物门的蚯蚓5种、水蛭2种、软体动物门的蛞蝓3种、舌形动物门的舌形虫3种、刺胞动物门

7、的水螅纲1种、节肢动物门蛛形纲19种、昆虫纲44种。,19881992年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 共调查1,477,742人,查出人体寄生虫61种; 人群总感染率为62.632 %,其中原虫10.315% 、吸虫0.573% 、绦虫0.195% 、线虫59.022%(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除外) 海南最高(94.735%),黑龙江最低(17.521%); 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蛔虫、鞭虫、蛲虫等全国分布; 感染人数(推算):蛔虫5.31亿、钩虫1.94亿、 鞭虫2.12亿、包虫40万45万、囊虫约300万。,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的防治成就及现状,病 种 60年间感染人数的变化 血吸虫

8、病 1160万 约70万 疟 疾 3000万 约2530万 丝虫病 3100万 基本消灭 黑热病 53万 基本消灭 钩虫病 不详 1.94亿,面对寄生虫病的肆虐 我们岂能睁只眼闭只眼,我们的任务 对重要寄生虫病的防治,如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囊虫病、旋毛虫病、钩虫病、阿米巴病、等(疫情不稳定)。 对机会致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如弓形虫病、肺孢子虫病、隐孢子虫病等(感染人数增多)。 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如肝吸虫病、肺吸虫病等(感染率上升)。 对一些基本消灭寄生虫病的监测,如丝虫病、黑热病等。 防止通过性传播方式导致的寄生虫病的扩散,如滴虫病、阿米巴病等。,寄生虫病防治中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寄生

9、虫病尚无高效疫苗(研发难度极大) 药物抗性虫株的出现 机会致病寄生虫的重要性 某些寄生虫病从境外输入 新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水利工程致某些寄生虫病的流行 全球气候变化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第二章 寄生虫与寄生虫病,1、自 生Free living,互利共生Mutualism :互利关系(白蚁与其体内的鞭毛虫) 片利共生Commensalism :片利关系(鮣鱼与鲨鱼) 寄生Parasitism :寄生关系( 人与人蛔虫 ),一、寄生现象的演化,2、共 生Symbiosis,寄生的定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的现象(受害方给受益方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受益方称为“寄生物”

10、, 动物性寄生物称寄生虫(parasite)。,受害方称为“宿主”(host)。,二、寄生虫的适应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1、形态上的改变:,2) 体壁对宿主消化液的抵抗作用,外形的改变,3) 吸盘、头钩、口齿等固着器官的出现,4) 生殖器官和某些感觉器官发达,5) 某些虫种的某些器官退化,如绦虫消化器官退化,2、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在氧不足的情况下,糖酵解为主要的代谢途径,3、侵入宿主机体的能力变强:,如:血吸虫借机械钻力和酶的作用侵入宿主皮肤粘膜,4、繁殖能力加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世代交替等生殖方式,如:蛔虫产卵24万个/日/ 血吸虫幼虫在螺体内的无性增殖,5、具有完善的免疫逃避机

11、制和免疫利用现象,三、寄生虫的生活史 ( life cycle ),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包括各发育阶段及其所需的宿主、媒介及环境)。,1.定义:,虫卵,幼虫,感染性卵 (感染期),土壤 (温度、湿度),经口感染,随粪便排出,移行,蛔虫生活史示意图,成 虫,(土壤里),(人体内),2、寄生虫生活史的类型,1)直接发育型: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 如蛔虫、钩虫等土源性蠕虫。 ( 人体的感染来源于土壤等外界环境 ),2)间接发育型: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 如丝虫、 血吸虫等生物源性蠕虫。 ( 人体的感染来源于另一种生物 ),直 接 型 生 活 史,蛔虫生活史,间 接 型 生 活

12、 史,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四、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1、寄生虫的类别: 1)体内寄生虫与体外寄生虫 2)专性寄生虫(生活史中至少有一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与兼性寄生虫(既可以营自生生活,也可以营寄生生活,如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粪类圆线虫成虫) 3)永久性寄生虫与暂时性寄生虫 4)偶然寄生虫(如蝇蛆症),5)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有些寄生虫侵入宿主后,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 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 其繁殖力增强并引起致病,这类寄生虫称为机会 致病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寄生虫的命名 动物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

13、属、种(亚种、株),采用二名制学名,用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属名(genus name)+ 种名(species name) + 亚种名(subspecies name) + 命名者姓氏+ ,命名年份 Entamoeba histolytica Schaudinn,1903 属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学名用斜体,2. 宿主的类别:,终 宿 主 Definitive (final) host :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人、猫是华支睾吸虫的终宿主),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 :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根据中间宿主的先后顺

14、序不同,分别称为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 Reservoir host : 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其它脊椎动物体内,并可随时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 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也称储存宿主或储蓄宿主 。 (如血吸虫与牛),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or transport host : 有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而长期处于幼虫状态, 当有机会再进入人体(如果是适宜宿主)后便可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如肺吸虫与野猪),华支睾吸虫生活史示意图,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第一中间宿主体内 ( 淡水螺 ),

15、第二中间宿主体内 ( 淡水鱼、虾 ),终宿主肝胆管内 ( 人、猫、狗、猪等 ),入水,(产卵并随粪便排出),孵出,发育,发育、增殖,发育、增殖,发育,生食或半生食,(移行至肝胆管定居),(被螺吞食),水,脱囊,五、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1.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导致营养不良 (夺取营养及影响吸收) 产生机械损伤 引起中毒现象 诱发免疫损伤,2. 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免疫)与结局,清除体内所有寄生虫,痊愈;对再感染有一定抵抗; 绝大多数情况是体内部分寄生虫被清除,转入慢性感染、隐性感染、带虫状态; 不能控制寄生虫生长繁殖,引起寄生虫病,甚至死亡。,1、免疫应答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适应性免疫),六、寄生虫感染免疫的特点,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 ( 较少见) 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 immunity( 较多见),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Premunition,当原虫如疟原虫初次感染宿主后,可诱导宿主杀灭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