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学习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8605590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180 大小: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学习(1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发展系心理学知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董会芹 E-mail: ,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一节 概述,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第四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问题,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发展 心理发展的内涵 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发展的基本含义,发展是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稳定的变化。 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 不是所有的内部变化都可以成为发展。 即使是内部的、稳定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发展。,心理发展的内涵,广义: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 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 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 狭义:个体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心理发展过程中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3、为政,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儿童心理学的准备阶段 哲学与教育学基础:人本主义思想 生物学基础: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一个婴儿的传略)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标志:普莱尔与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研究工具的开发与理论流派的纷争 20世纪中期以后:已有研究的深化、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心理发展机制的进一步探讨、理论的增新以及研究方法的创新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标志:1957年心理学年鉴 做出贡献的心理学家:霍尔

4、衰老:人的后半生; 荣格个体全程发展;何布沃斯和古德奈佛发展心理学概论和发展心理学,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横断研究 纵向研究 交叉研究,横断研究,在短的相同时间断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岁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纵向研究(追踪研究),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交叉设计(聚合交叉研究设计),把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相结合的一种研究设计,纵向比较 评价年份 1973 1978 1983 1988 1993 1998 横 出生年龄 1970 3 8 1

5、3 18 向 区 组 1975 3 8 13 18 比 比 较 较 1980 3 8 13 18 一个把横断设计、纵向设计和区组设计结合在一起的假设的研究设计,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单因素理论:遗传决定论(高尔顿)与环境决定论(华生) 二因素理论:相加论(施太伦)与相乘论(吴伟士) 相互作用理论:皮亚杰 各重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客体永久性实验,自我中心三山实验,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6、) 向儿童呈现() A A B B 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样多(守恒)”,数目守恒(6-7岁),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与B一样大小 B球变了 A B A B 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物质守恒(7-8岁),长度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长度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 A B B 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 “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 “一样长” (守恒),基本原

7、理:不管一个图形分成几部分,它们总体的表面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面积守恒(8-9岁),重量守恒(9-10岁),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 两块叠在一起 B 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 “A更重” (不守恒) “一样重” (守恒),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的体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两颗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数 将橡皮泥球B改变形状, 量是一样的,儿童看到

8、水平面 准备放入水中 上升到一样的高度。 A B A B 问儿童:若将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会高出A杯?一样高?低于A杯? “高一些”或“低一些” (不守恒) “一样高” (守恒),体积守恒(12-13岁),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第四单元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新生儿最初的无条件反射,1、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 接触儿童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动作。吸吮反射是最强的反射之一,当新生儿开始吸吮时,其他活

9、动都会被抑制。,2、 防御反射 (defensing reflex) 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天就能对温度刺激或痛觉刺激产生泛化性的反应(刺激一处,全身反应)。 3、 定向反射 (orientating reflex) 又称探究反射,即“这是什么”的反射。儿童出生后不久,约在两周左右,就能对强烈的刺激(如强光或大声)产生定向反射(如眼睛转向光源或暂时停止吸吮动作)。,以上几种无条件反射具有有关生活适应的生物学意义,还有一些无条件反射,没有明显的生物学意义,但可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它们有过一定的生物适应意义。,4、抓握反射(grasping reflex),又叫达尔文反射 物体接触手掌时就握住不放,甚至

10、可以把物体悬挂起来。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就消失了。,5、巴宾斯基反射(babinski reflex),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时,就引起脚趾向上张开的动作。以后(约在8、9个月时)这个反射就逐渐消失了。,6、摩罗反射(moro reflex),又叫惊跳反射 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声刺激时常常表现为惊恐状态,如双臂伸开,又迅速收回胸前,紧握拳头等,这个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消失。,7、游泳反射 (swimming reflex),托住新生儿的腹部,他就会做出象游泳样的动作。这种反射可能也是种系发生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与个体在母体内的液态环境有关。这种反射约在生后6个月以后消失。,8、强

11、直性颈反射(tonic neck reflex),当新生儿躺着时,把他的头转向左侧或右侧,就会伸出与与头转向一致的那个手,而把相反方向的手臂和腿蜷曲起来,仿佛摆出击剑者的姿势。实际上,这是婴儿吃奶最好的姿势。这个反射越在生后两至三个月消失。,9、行走反射(又称踏步反射或无意识步行),正常新生儿处于清醒状态时,用两手托住其腋下使之直立并使上半身稍微前倾,脚触及床面,他就会交替地伸脚,做出似乎要向前走的动作,看上去很像动作协调的步行。早产儿也有此反射,但他们往往是脚尖着床,与足月儿用整个脚或脚跟着床的步行动作不同。这一反射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610周时消失。若4个月以后仍有些反射,则可能有脑

12、性疾患。,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无条件反射,如眨眼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打嗝、喷嚏等。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的,是本能性的。它的适应性非常低,是形成条件反射的自然前提。 近来研究发现新生儿的动作能力不仅限于这些先天的反射活动,该阶段的反射活动有40 多种,常见的就有20多种。新生儿还具有躲避来物、够取物体和同步模仿与反应等动作能力,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交往的发展,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头尾原则 远近原则 大小原则,从胎儿期到青少年期的身

13、体比例发育,从中可看出“头尾律”和“近远律”。,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的发展 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意义:(1)促进认知发展;(2)使动作具有间接性;(3)协调多种感觉,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独立行走 意义:(1)使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2)扩大认知范围;(3)增加了与人交往的机会。,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感知觉的发展 记忆的发展 思维的发展 言语的发展,感知觉的发展,研究方法的突破 习惯化范式(habituation paradigm) 优先注视范式(preferential looking paradigm),习惯化范式,范茨专门研究了婴儿的视觉偏爱,发现婴儿喜欢复杂的模式胜

14、过简单的模式。,给婴儿6个圆盘,分别为人脸、印刷资料、靶心园,另外三个为红、白、黄三个圆盘。结果发现,从出生几天到6个月的婴儿喜欢有图案的。,婴儿喜欢活动的和轮廓多的图形;喜欢曲线而不喜欢直线或直角。,格林保(D.J.Greenberg)等人把方格、线条和圆点三种图形分别由简到繁分为三级,出示给6-11个周的婴儿,发现,第6周的婴儿对中等程度复杂的图形注视较久,儿第11周的婴儿对更复杂的刺激注视较久。这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可能有一个与其发育阶段相适应的输入刺激和处理信息的适宜水平。,视觉的发展 听觉的发展 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的发展 形状知觉 深度知觉 方位知觉 婴儿期是个体感

15、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感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视悬实验,视崖实验,视崖实验,记忆的发展,0-3个月:记忆发生 3-6个月:长时记忆可保持数天或数周 6-12个月:模仿动作出现 12个月以后:延迟模仿出现,图中的a,b,c中的婴儿,年龄只有23周,他已能模仿成人的吐舌头、张嘴和噘嘴动作。图中d和e的孩子,出生刚2天,就能模仿妈妈的高兴和悲伤表情了。,思维的发展,婴儿的思维为直觉行动思维 直观性和行动性; 间接性和概括性; 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思维的狭隘性; 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发展。,言语的发展,言语发展的理论 后天学习理论 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