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立体)》教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8603140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立体)》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立体)》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立体)》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立体)》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立体)》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立体)》教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立体)》教案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立体)教案教学设计第2课时观察物体(立体)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观察体验,积累经验。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培养和发展的。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观察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设计以观察活动为基础,让学生多次观察立体图形,逐步积累经验,使学生的思维从平面转换到立体。2.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创造了大量的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了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

2、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学生准备若干个立体图形教学过程联系生活,激趣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们知道拍的是谁吗?(在屏幕上依次播放两张分别从前、后拍摄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生:老师。师:你们是怎么认出是老师的呢?师:为何同一个人照片却不同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人物“老师”引入,设疑“为何同一个人,照片却不同”,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对上节课的旧知进行巧妙的复习。让学生深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的道理。实践观察,合作探究1教学教材69页例2。(1)观察长方体。师:拿出老师为大家

3、准备好的长方体,放在桌子上的中间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上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进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并画出来。组织学生展示图画并汇报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学生分别从上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长方体)学生交换方向进行观察,再次交流,建立表象。(2)观察正方体、圆柱和球。师:用同样的方法观察一下正方体、圆柱和球,在小组内交流后把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生1:我们小组从正方体的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生2:圆柱从上、下两个面观察到的是圆,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到的都是长方形。生3:球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观察到的都是圆。(

4、组织学生交流、总结)师:通过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你们发现了什么?(各组交流后,学生汇报,互相补充)师小结:由此看来,上一节课的结论,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教学教材69页例3。师: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生1: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生2:可能是长方体,因为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师:说得很对,仅仅有一个面是正方形,我们不能确定它究竟是什么立体图形,只能推断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通过观察和交流,强化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形状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巩固练习师: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圆,请大家想一想,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长方形,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代表汇报,集体订正。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布置作业教材71页5题。板书设计观察物体(立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