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8601424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风光上海,城市风光上海,城市风光上海,城市风光上海,讨论:什么是城市?,1、人口高度集中,2、建筑物高大密集,3、工商业集中而发达,4、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5、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乡村聚落,城市,讨论:,1、城市与乡村人们从事的产业有什么根本不同? 2、你认为二者出现的时间有先后之分吗,二者的联系,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衡量指标,当代城市化的新特点,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 2、过程与方法:运用有关文字和图表资料,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利用文字材料、数据、图表的分析问题能力。,自主探究:,1、城市起

2、源的因素有哪些?(P31-32第一段) 2、世界城市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原因、特点?(P32),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世界最早的城市诞生在哪儿?,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思考:1、世界最早出现城市分布地区:A、B、C、D、E 2、早期城市分布的规律? 3、早期城市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A,B,C,D,E,尼罗河谷地,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中美,北半球中低纬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丰富的水热条件,广阔的土地,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一、城市的起源,(1)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剩余产品(物质基础)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集市 (促进作用),(乡

3、村集市城市),(一).城市的起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为什么在这些地区兴起?城市兴起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生产力发展,2、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及原因,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单一,以政治职能为主,与农村相对独立,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城市为区域经济中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城市迅速发展,出现特大城市和城市带,出现了专业化城市(如科学城、大学城、旅游城市等),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农业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大机械工业取代手工业,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世界科技促进生产力迅速提高,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

4、,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324万,538万,54万,上海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2、城市化的特点,1950年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来自:联合国人口司。,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聚集于少数大城市。,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资料一: 2003年1月1日,新海口市及其4个区正式成立,海口市成为我国最年轻的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从而使我国的特大城市总数目上升为38个,新海口市是由原海口市、琼山市合并而成的,现今海口市面积为2

5、305平方千米,人口为150万(原海口市面积为236平方千米,人口为83.3万,新海口市面积扩大了近10倍,人口翻了将近一番,一跃成为华南地区第四大城市。,资料中从哪几方面来说明海口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一 般要经历 和时期:,(一)初期阶段 (二)中期加速阶段 (三)后期成熟阶段,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处于后期成熟阶段; 而发展中国家则一般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超过发达国家,起步早(起步),工业化早,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人们对环境质

6、量要求提高. (见课本34页知识窗),起步晚,发展快,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2、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发展快,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水平不相适应,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 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材料一:世界约有90%的人口集中分

7、布在20%的土地上,而且之中集中随着城市化的过程将有增无减。城市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各种建筑、公路、机场、游乐场、工厂,往往占用了最肥沃的土地,材料二:,黄河兰州段污染严重,芝家哥浑浊的空气,繁忙的交通,结合材料,思考城市化对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不利,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大量土地被占用, 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城市以及周围地区 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质恶化,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地租昂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此资料说明什么问题?,1、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2、生产力水平在不断提高,3、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 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8、,城市化表现的应用:,(1)从t1到t4,该地区城市的变化特点是 (2)从t1到t4,该过程反映了什么现象?,1城市数量增多 2城市人口增加 3城市规模扩大,连成城市群和城市带。,城市化现象,(04文综天津卷) 读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 均GDP水平统计图完成: 图中反映的城市化水平 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 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小试牛刀,A,(苏锡常镇3月)读某国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国工业

9、化、城市化进程 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 增长趋势 B阶段城市化进程速度比 阶段快 C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 D阶段,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2阶段,该国新增就业机会 主要来自: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资源密集型产业D现代服务业,CD,BD,近年来,席卷整个长三角的城市化浪潮使连接各城市间的乡村地带急剧缩小,城市边界纷纷汇合,第一次出现与纽约、东京,伦敦等世界城市群相似的城市连绵带。2003年以来,长三角地区掀起规模浩大的“路桥运动”,“3小时城市圈”呼之欲出。回答: 1把“长三角”地区建成“3小时都市圈”的重要意义是 A促使上海等大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B大量增加

10、劳动就业率 C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D. 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2长三角都市圈与纽约都市圈的区位因素相同的是 A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B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都有便利的海洋运输条件 D都位于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D,C,(2)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城市规模膨胀,城市数量剧增,城市化问题严重,有的不适应。有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慢。,06济宁读城市发展模式图 ,回答1、2两题。 1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A、效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

11、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农业现代化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 D、城区郊区交通网络更加便捷,A,C,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结构,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图8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9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 (2)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 (3)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 (4)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

12、小城市为主。,二、城市化及其特点,1、什么是城市化?,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答案二: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答案一:不合理。理由: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撰写调查小论文: 针对我市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 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此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发展过程) (1)由图可知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 特征是 : ; ; 。 (2)此过程被称之为 。,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形成城市带,城市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