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ppt课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8594533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一》ppt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复习 网络构建,D,夏至日,1、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地球上热带范围 、 寒带 、温带 。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地球上热带范围 、 寒带 、 温带 。,变小,变大,变大,变小,变大,BD,变小,3、地球公转图的不同画法:,专题探究 专题一 光照图的判读 1.常见的日照图 (1)极点俯视图 (2)侧视图,(3)展开图(圆柱投影图) (4)立体图,2.判读方法 (1)确定南北极 A.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B.从自转方向看,逆时针旋转为北极,顺时针旋转为 南极。 C.从经度数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增大方向一 致。,(2)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A.纬度确定: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移动于南、北回归线

2、之间。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 归线,春、秋分日直射赤道。 B.经度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日照图上是平分昼半 球的经线所在经度,即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的经度。在 对称的侧视图上,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即是太阳直射 点所在的经线。在俯视图上,经线为呈放射状的直线, 纬线为同心圈,在昼半球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的那条 经线所在的经度,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3.确定某地地方时 (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 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是18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 经线相对的另一条经线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3)从西向东经度每

3、增加1,地方时增加4分钟。 (4)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5)平分白昼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平分黑夜的经线 地方时为0时或24时。,4.确定节气和季节,5.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 定昼长和夜长。同一纬线上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 等长的。即同纬度的各地昼(或夜)长是相等的。弧 长15为1小时。 6.确定太阳升落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 时;日落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 时。在春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即6时日出,18时 日落。赤道上全年6时日出,18时日落。太阳直射点 所在的半球日出早于6时,日落晚于18时;另

4、一半球 相反。,7.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的地理纬度与 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的差的绝对值,由此可见,如果 根据某一正午太阳高度求该地的地理纬度,一般有两 个值,因为正午太阳高度是以直射点对称分布的。 8.晨昏线判读 理想情况下,晨昏线是一个大圆,并始终垂直于太阳 光线。在日照图上,晨昏线的判读方法有: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自转方向,夜半球 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2)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 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 分界线为昏线。,【例1】(2009福建文综)读下图,完成(1) (3)题。 (

5、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 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 A.020N B.0 20S C.20N 2326N D.20S 2326S,(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 可信的是 (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 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解析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和与地球运动相关的知识,是 高考命题的永恒热点和难点,本组题综合能力强,难度 大。第(1)题,

6、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与太 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从图中可以看出,若EF为赤道, 则P点的纬度为70N,该地出现极昼,则表明太阳直射 点的位置在20N及其以北。第(2)题,若EF为地球公 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则表明黄赤交角为20,黄赤 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并与南北极圈的 纬度数互余,本题表明黄赤交角变小,福州冬季太阳高,度变大,则冬季平均温度升高。由于黄赤交角变小,温 带范围扩大,极昼极夜范围缩小,各地昼夜变化的幅度 减小。第(3)题,若O地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 纬线的两个交点,则有两种可能,假如北极点周围为极 昼,即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则E点为6时;如果北极

7、点周围为极夜,即北半球的冬半年,则E点为18点。 答案 (1)C (2)A (3)D,专题二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常被作 为考查的知识点,下面简单归纳如下:,【例2】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个光热转 换器,区别于传统的自然利用,如晾 晒、采光。真空管是太阳能热水器的 核心,它的结构如同一个拉长的暖瓶 胆,热水始终位于上部,即水箱中。 太阳能热水器中热水的升温情况与外界温度关系不 大,主要取决于光照。 材料二 有一家太阳能热水器厂家宣传自己的太阳能 热水器设计采用的是黄金角度,安装后可以大大提高 太阳能的

8、利用率。小亮的父母听了广告宣传便购买安 装了一台,结果小亮学习了本节知识后,回家对父母 说,这个太阳能热水器厂家的广告有夸大宣传的嫌疑。,(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同材料二中小亮的 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2)你能否给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在设计上提出合 理化的建议。 解析 该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 (1)题,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率与集热板和太阳光 的夹角大小有关,主要考虑集热板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 度角的大小关系。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因季节、纬度而 变化,因而太阳能热水器不可能有固定的“黄金角 度”。第(2)题,可针对(1)题中太阳能热水器存在 的缺点分析,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9、。,答案 (1)小亮说得很有道理。要保证太阳能热水器 的集热效率,就要使集热板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也就 是集热板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如下图: +H=90。 因正午太阳高度角H随季节、纬度而变化,所以热水器 的安装倾角也不是固定的。 (2)为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热能利用效率,厂家可设 计一种能调节太阳能集热板倾角的支架,根据季节的变 化作出适当调整,尽量使集热板与正午太阳光垂直。,课时作业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 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13 题。 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 A.恒星、行星、卫星 B.星云、恒星、行星 C.恒

10、星、行星、小行星 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2.童谣中出现的天体都属于 ( ) 太阳系 地月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总 星系 A. B. C. D. 3.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层次。童谣 中出现的天体有太阳(属于恒星)、地球(属于行 星)、月球(属于卫星),天体系统有太阳系和地月 系两级,这两级天体系统均不在河外星系之中。 答案 1.A 2.A 3.B,读“中心点为地球某一极点的示 意图”,M为某一地球同步通信卫星, 箭头表示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方向。阴 影部分为2008年2月28日。据此回答 45题。 4.关于

11、通信卫星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M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a点大 B.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个恒星日 C.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4小时 D.在b点观察到M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运动,解析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位于赤道上空,其围绕地球公 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与地球表面各地 自转角速度相同(除极点以外),故名同步卫星,但其 线速度大于地球表面任意地点的自转线速度,其公转周 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均为1个恒星日。从地表任意 地点观测,同步卫星都是静止的。 答案 B,5.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2月27日8时 B.2月29日8时 C.2月28日16时 D.3月1日8时 解析 本题

12、主要考查北京时间的推算和新旧日期的划分问题。由同步卫星的运动方向可以确定图示为北半球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所以a和b所在经线为90W,0时经线和0经线重合,因而北京时间为8时;又因为2008年为闰年,2月为29天,进而可得北京的日期为2月29日。,B,6.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2月27日8时 B.2月29日8时 C.2月28日16时 D.3月1日8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北京时间的推算和新旧日期的划 分问题。由同步卫星的运动方向可以确定图示为北半 球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所以a和b所在经线为 90W,0时经线和0经线重合,因而北京时间为8 时;又因为2008年为闰年,2月为29天,进而

13、可得北 京的日期为2月29日。,B,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中新浙江网3月1日电:科学家在对地 球内部深处扫描时发现在东亚下面存在着一个巨大水 库,水量相当于一个北冰洋的水量。 材料二 新华网2007年2月26日电:北京时间25日9时 49分,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西藏自治区那 曲地区交界处发生5.3级地震,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 (1)科学家所发现的东亚地区的地下水库,目前能否 缓解我国部分城市的缺水现状? (2)人类已能利用地震波来了解地球内部信息,为什 么还要花巨资进行钻探?是否可以完全脱离地震波? (3)青海与西藏交界处发生的地震为什么没有造成人 员伤亡?,

14、解析 第(1)题,科学家在东亚所发现的地下水库尽 管水量相当大,但因其埋藏于地球深处,而我们人类目 前还没能力进行开发。第(2)题,目前人类对地球内 部的了解只能借助地震波的变化来进行推测,这些认识 都是间接的、肤浅的。只有深入到地下直接对内部物质 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得出一些更为真实可靠的信息,但 是人类能直接到达或取样的深度又是有限的,所以仍不 能完全脱离地震波。第(3)题,此次地震的震级相对 较小,且本地区人口稀少,因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答案 (1)不能。 (2)深入到地下直接对内部物质进行分析研究,得到 的信息更真实可靠。不能。 (3)地震震级相对较小,地震的破坏性较小;该 地人口稀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