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随感 论美德的品质——《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8569369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读书随感 论美德的品质——《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读书随感 论美德的品质——《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读书随感 论美德的品质——《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读书随感 论美德的品质——《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读书随感 论美德的品质——《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读书随感 论美德的品质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研读了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AdamSmith),一生奉献了两部经典传世之作: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和1776年的国富论。前者为一部伦理学著作;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道德情操论书中分七部分,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原理来阐述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美国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

2、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这样评论:不读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在研读这本书时特别是对于第六卷论有关美德的品质感触颇深,第六卷分为三篇内容:第一篇 论个人的品质,就它对自己幸福的影响而言;或论谨慎;第二篇 论个人的品质,就它可能对别人的幸福发生影响而言;第三篇 论自我控制从三个大的方面简述了美德的品质。一、谨言慎行是美德在第一篇 论个人的品质,就它对自己幸福的影响而言;或论谨慎中他说道:谨慎的人,虽然并不总是以最敏锐的感受能力著称,但总是非常会交朋友。然而,他的友情并不炽热和强烈,而常常是短暂的慈爱,这对于大度的年青人和无人生阅历的人来说,显得

3、很投合。同时又提出:对少数几个经过多次考验和精选的伙伴来说,它是一种冷静而又牢固和真诚的友爱;在对他们的选择中,他并不被对他们杰出才能的轻率赞扬所左右,而是为自己对他们的谦虚、谨慎和高尚行为的审慎的尊重所支配。他虽然很会交友,但并不经常喜欢一般的交际。 表达了他谨慎这种美德的看法,认为谨慎仅仅用来指导关心个人的健康、财富、地位和名声时,虽然被视为最值得尊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可爱的和受欢迎的一种品质,但是,它从来不被认为是最令人喜爱或者最高贵的美德。它受到某种轻微的尊敬,而似乎没有资格得到任何非常热烈的爱戴或赞美。我国古代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谨言慎行是历代先贤告诫后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也要谨言慎行,现在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对老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老师的言行都有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甚至会被他们直接模仿。教师必须谨言慎行。如果出言不逊,不仅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和威信,也会深深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老师在教学中切忌口不择言,要三思而后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对待学生不仅要谨言,还要慎行。谨慎同其它美德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所有品质中最高尚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