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8568739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读书笔记—《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读书笔记—《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读书笔记—《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读书笔记—《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读书笔记—《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读书笔记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心得 本书共分六个章节:知识的形成和习得、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智能的发展、问题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其中深有感触的是第四章节。直觉思维的培养: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回顾自己研究工作时曾说:“我跟泰勒学了很多东西,他的想法比较直觉,其好处是触角伸的非常之远,往往在没有看清一个东西的时候就抓住了他的精神,然后再想办法把中间连起来。虽然中间的路不见得每次都能连起来,但是如果不去伸那个触角,你就永远走不远。”泰勒的这种想法就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最基本的特征是思维过程的直接性、瞬间性。运用直觉思维认识数字对象、结构及其规律关系时

2、,不需要运算、推演的过程,可以一眼看出当中的本质,即“一眼看穿”,完成理解的感受,并且其进行的速度极快,一瞬间就明白了。直觉就像是一位未曾见过面的老朋友,感觉到它的存在与友谊,却说不清它的容颜和风度。直觉思维的形式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特征,它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一般发生在综合性较强的多元联系的复杂情境中,小学数学中较复杂的计算,如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形体中较复杂的组合图形体的求积计算等,都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良好的教学情境。1.要引动总体观察,培养学生全面感知题意、审时度势的能力。2.要引导捕捉联系,形成对“元素”迅速综合的能力。3.要引导预见进程,形成一下子契入关键的能力。4.要引导

3、猜测估摸。5.要与分析思维相辅相成。求异发散思维的培养:求异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突出地表现出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的特点。流畅性,要以理解知识的准确性、深刻性和概括性为前提,以保证思考问题时左右逢源,畅通无阻;变通性,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各种内在联系,思考问题时能自如地做出转换、假设、化归、逆向、变形等变通,灵活地重组信息,形成新的解题设想;独创性,表现为不依常规,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解题设想,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发散思维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思维的连动性和跨越性。即能自如地“由此思彼”,并且

4、能出乎意料地跨越不同事物的界限,把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巧妙地联系在一起。1.培养求异发散思维,要注意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2.培养求异发散思维要诱导变通。3.培养求异发散思维,要鼓励独创。4.发散思维需要加强基础。5.采取多种形式,诱导思维发散。逆向思维:是思维向直觉相反方向重建的过程。1.由顺而倒,培养还原意识。2.由正及反,形成逆联想。3.执果析因,引导逆分解。形象思维:人在头脑中运用形象来进行的思维。形象思维的实质是人们的直觉和经验的应用,这种直觉和经验本身还没有上升为科学理论,而只是一种以表象为基础,形成联想和想象,经过形象的概括加工和信息处理,以达到识别,创造和描述形象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最本质的特点是形象性、整体性。形象思维在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产生的感觉、知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思维活动。1.丰富的表象积累是进行形象思维的基础。2.数形结合是进行形象思维训练的主要途径。3.开展想象活动是进行形象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联想及其培养:想象,有人誉之为:“思维的翅膀“,它是指对过去经历和已经有记忆表象加工改造,构成新表象或观念的心理过程。按照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把想象分成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1.诱导从已有的知识、方法中联想到新的知识、方法。2.诱导学生联想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分析与解决问题。3.要提高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