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原理与方法》ppt课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8528206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决策原理与方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决策原理与方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决策原理与方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决策原理与方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决策原理与方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决策原理与方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决策原理与方法》ppt课件(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决策原理与方法,西蒙:管理就是决策。,案例:格兰仕微波炉的投资决策,一、决策的含义及作用,1.决策 (1)广义的定义:把决策视为从最初识别问题到确定解决问题的标准到把标准按重要程度排队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选择合适的方案加以实施的过程。 (2)狭义的定义: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提出若干备选方案,并从中筛选出合适方案的过程。,决策者 决策目标 备选方案 方案评价与选择的准则 自然状态 相关的后果,决策的要素,2.决策的基本特征,任何组织决策必须首先确定组织目标。,决策、即按一定目标从多方案中选优。 决策的实质是选择。决策必须要由决策者(人)进行选择。,决策是一个过程

2、,是时期行为,而非瞬间行动。决策贯穿于管理始终。,(1)目标性,(2)选择性,(3)过程性,(4)可行性 至少有两个或以上的可行方案,4,经理与黑熊,一个亚洲经理和一个欧洲经理走进密林深处,希望通过野炊休闲的方式来讨论两家公司是否合并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双方各不相让,双方都坚信能战胜对手。 突然森林中跑出来一个大黑熊,亚洲经理急忙打开旅行包,拿出一双运动鞋穿上;欧洲经理迷惑不解地问: “难道你穿上运动鞋就能跑得过大黑熊吗?”亚洲经理回答说:“我可能跑不过大黑熊,我只要跑得过你就行了。”,5,启示:首先,决策包含了决策人对环境的反应(来了一个大黑熊,由此而产生的反应);其次,决策包含了方案的选

3、择(是坐以待毙,或是赶快离开,还是与大黑熊搏斗);再次,决策包含了方案的实施(穿上运动鞋);最后,决策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比竞争对手跑得更快)。 当更多的黑熊来临时,我们有没有准备好自己的跑鞋?,3.决策的作用,决策贯穿管理活动过程始终。从企业目标、企业计划到人事、财务等方方面面都需要管理者拍板定夺。 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着组织行为的成败。 正确的决策,能指导组织沿着正确的方向、合理的路线前进; 错误的决策,就会使组织走上错误的道路,可能导致组织的失败、消亡。 作为一个管理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决策; 现代企业管理学一般都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决策。,4.决策的原则,决策必

4、须科学,必须以大量信息为基础。 “科学的决策 =90%的信息 + 10%的判断”,(1)社会性,(2)效益性,(3)满意性,(4)可行性,(5)民主性,(6)科学性,决策的目的是指导行动。,决策者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不可能作出“最优化” 决策,所以,一般以满意原则选择方案。,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社会整体效用,决策的满意性,选择的原则是满意而非最优: 决策者了解与组织活动有关的全部信息 决策者能正确辨识全部信息的价值并能据此制定出没有疏漏的行动方案 决策者能够准确计算出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二、决策的类型,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决策的重要性,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决策的类型,决策

5、的重复程度,决策主体,决策起点,决策涉及问题,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集体决策,个体决策,跟踪决策,初始决策,、按决策的重复程度,(1)程序化决策。指经常重复发生,按原定程序、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处理例行问题,有固定的程序、规则和方法。,(2)非程序化决策。指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处理例外问题,无先例可循。依赖于决策者的经验、知识、价值观(风险观)、决断能力。,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大多是非程序化决策,而中、基层面临的大多为程序化决策。 只要有可能,管理决策都应该程序化。,11,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比较,案例 :一家销售额达几十亿

6、美元的公司,在遍布美国的40多家工厂中都设有一个总会计师,每位总会计师有36个监督员向他汇报,并管理2550个职员。 在1994年,大多数总会计师的年薪仅为38000美元时,公司已成功地把总会计师的几乎全部决策高度程序化了。 大多数的总会计师仅受过高中教育,然而,他们能遵从指导。公司已制定了一份4000页的会计手册,并不断更新。它告诉每一位总会计师他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应如何处理。 如果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程序在手册里找不到的话,总会计师就向总部请示。然后总部就会指导他该怎么做。总部在收到有关新问题的请示一个月后,原有手册就被增补, 以指导其他工厂可能会遇到同样问题的总会计师。 在这家公司中,高代价

7、的人才集中在总部制定所有的非程序化会计决策。当这些问题变为重复性问题时,他们就制定标准作业程序并发给所有工厂的总会计师。这样,该公司在无须雇佣取得过大学文凭、硕士文凭或注册会计师证书的有经验人员的情况下,就能够获得一致的、胜任的决策。否则那些人的年薪要付65000美元或更多。,、按决策的重要程度,(1)战略决策。事关组织兴衰成败,通常是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经营方向等,决策权由最高层领导行使。,(2)战术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政策,决策权主要由中层领导行使。,(3)业务决策。属于日常管理活动的决策,由基层管理者负责进行。,对企业的整体效益活动进行全局性管理,就

8、是战略管理,3、按决策主体,(1)个体决策 优点:速度快、创造性好。 缺点:决策质量不高、可执行性差。,一般,在需要对问题迅速作出反应时,个人决策是有效的; 而在有关企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往往不太急迫),群体决策更优越。,(2)群体决策,优点: 更多的知识、经验,群体对个体的助长作用。 提出更完整的信息 产生更多的方案 增加决策结果的可接受性 提高合理性,缺点: 决策迟缓、消耗时间 个人控制、少数人统治、小 群体意识 屈从压力 倾向于折衷 责权分离责任不清,决策群体大小: 一般57人为宜(奇数), 这样的群体大得足以使成员变换角色, 却又小得使不善辞令者积极参与讨论。,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

9、头脑风暴法 名义群体法 德尔菲法,群体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 由奥斯本(A.F. Osborn)于50年代提出 “头脑风暴法”核心是高度充分的自由联想。 这种方法一般是将有关专家召集到一起,举行一种特殊的小型会议,使与会者毫无顾忌地提出各种想法,彼此激励,相互启发,引起联想,导致创意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众多的创意。通过信息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从而导致创造性思维和灵感。 五原则:勿评优劣、大胆创新、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多多益善 程序:问题的描述分享个人想法勿评优劣直至提出所有备选方案鼓励创新和激进并在他人基础上再思考集体讨论其优缺点,形成最佳方案的排序。,实施

10、要点如下,(1)召集512人的小型特殊会议,人多了不能充分发表意见。 (2)会议有1名主持人,12名记录员。会议开始,主持人简要说明会议议题,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宣布会议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鼓励人人发言和各种新构想;注意保持会议主题方向、发言简明、气氛活跃。 记录员要记下所有方案、设想(包括平庸、荒唐、古怪的设想),不得遗漏。会后协助主持人分类整理。 (3)会议一般不超过1小时,以半小时最佳。时间过长,头脑易疲劳。 (4)会议地点应选在安静不受干扰的场所。切断电话,谢绝会客。 (5)会议要提前通知与会者,使他们明确主题,有所准备。 (6)禁止批评或评判。即使是对幼稚的、错误的、荒诞的想法,也

11、不得批评。如果有人不遵守这一条,会受到主持人的警告。 (7)自由畅想。思维越狂放,构想越新奇越好。有时看似荒唐的设想,却是打开创意大门的钥匙。 (8)多多益善。新设想越多越好,设想越多,可行办法出现的概率就越大。 (9)借题发挥。可以利用他人想法,提出更新、更奇、更妙的构想,头脑风暴法的具体应用,具体做法:会前明确会议主题,每次会议512人,将卡片预先发给每个参加者,每人提出5条以上设想(每卡1条)。会议开始后,各人出示自己的卡片,并依次做出说明。在别人宣读设想时,如果产生新设想,应立即填在备用卡片上。会议发言完毕,将卡片集中分类,在每类卡片上加一个标题,按序排在桌面上,然后评价和讨论,从中挑

12、选出可供实施的设想。每次会议约2小时。,头脑风暴法操作特点,首先,时间上的限制造成了紧张的气氛,使参加者头脑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之中,有利于激励出创造性设想; 其次,人少,使得每个参加者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创见,提高了大家的创意激情,人们在这里体验了自我价值; 再次,不管是口头或书面,大家都充分进行了交流,可以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做到创意思路接触,有助于创意思维在数与质上的提高。 因此,可以说,头脑风暴法是从“独奏”开始,到引起“共振”告一阶段,既达到创意的目标,又促进了人们创意能力的发展。,2、哥顿法(戈登法 、名义集体技术) 为书面备选方案的提出提供了更有条理的框架,能给予决策者更多的时间和机

13、会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程序:问题的描述,准备3040分钟分享个人想法勿评优劣直至提出所有备选方案按提出的先后顺序,集体讨论其优缺点并提供进一步详细信息每人书面对备选方案排序,评价最高的方案为最后所选. 特别适用于“有争议的问题”,希望决策人提供不同的行动方案。 请思考:两方法的共性?,3、德尔菲法:由美国兰德公司(RAN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提出的一种新型专家预测方法。步骤为: ()寄发调查表征求专家意见(函询方式); ()专家在提出意见后以匿名方式反馈回来; ()将得到的初步结果进行综合整理,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重新考虑后再次提出意见; ()经过几轮反馈

14、,专家意见基本趋向一致; ()组织者依此得出决策结果。 特点:匿名性、多轮反馈、收敛 注意事项:见教材,22,群体决策:勒温(lervon)的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所造成的经济困难,美国减少了对商业网点的食品供应量,同时为了补充食品的不足,又开始向居民供应大量由屠宰副产品制作的罐头,但却遭到了家庭主妇的抵制。为了找到说服家庭主妇的办法,勒温进行了一个实验。他把参加红十字会的妇女组成6个小组,每组1317人。他对其中某些组采用传统的宣传形式,请人给他们宣传关于购买罐头的好处,并希望他们去购买;而对另外一些组则采用新的、让他们自己讨论的形式,认识购买罐头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群体决

15、定。一周后,勒温进行了访问,调查她们对购买罐头的态度有多大转变,结果是听讲座的那些组里有3%的人改变了态度,而群体进行讨论的那些组则有32%的人改变了态度,去购买罐头。,23,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的效率问题,群体决策虽然不能够像个人决策那样节省时间,却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带来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上的便利,同样提高了企业的效率。 群体能够在采取行动之前较为及时地发现判断上的失误,最大限度的避免错误决策的制定。一般地说,如果问题有多个部分,成员掌握着不同而又互补的信息或技能,并能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合在一起,那么群体决策要比个人决策效率更高。 群体决策能够体现多方面的代表性,决策过程中可以实现信息的横向

16、和纵向交流,有助于职工较好地掌握决策的内容和任务要求,统一思想,执行和落实决策。同时,群体决策可以增强职工之间及上下级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可以提高职工承受任务、接受压力的自觉性。 群体决策为执行决策的人员提供了参与决策的机会,使执行决策的人员知道决策的来龙去脉,同时满足了主人翁的心理。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对决策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职工的价值观念,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信心。,24,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比较,25,农夫的故事,一个老农夫肩上挑着一根扁担信步而走,扁担上悬挂着一个盛满绿豆汤的壶。他不慎失足跌了一跤,壶掉落到地上摔得粉碎,这位农夫仍若无其事地继续往前走。 这时,有一个人急忙跑过来激动地对他说:“你不知道壶破了吗?” “我知道,”农夫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听到它掉落了。” “那么你怎么不转身,看看怎么办?” “它已经破碎了,汤也流光了,你说我还能怎么样?” 启示: 领导者决策与实施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旅行,如果把每一个阶段的成败得失全都扛在肩上,那今后的路你就没有办法去走了。领导者既要有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