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金师押题理科卷二-高考语文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78505970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金师押题理科卷二-高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金师押题理科卷二-高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金师押题理科卷二-高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金师押题理科卷二-高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金师押题理科卷二-高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金师押题理科卷二-高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金师押题理科卷二-高考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17金师押题理科卷二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张 涛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始终是一个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作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意蕴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陈寅恪先生指出:“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儒、释、道在比肩而立、相伴而行的过程中,都对“天人合一”情有独钟、多所阐扬、屡有创获,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周易不仅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被道家、道教尊为“三玄”之冠,亦曾为佛教众多高僧大德所倚重,它还是最早表述“天人合一”思想的著作。说卦传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

3、六画而成卦。”文言传更有精妙的总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些都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渊薮,也成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经典表述。儒家核心思想“仁”不仅仅针对人际交往,也包括对大自然、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友善,希望最终能够协助天地化育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具有效法天地而感化万物的优秀品质,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推及自然界。孟子的“仁民爱物”也有按照自然时节进行生产、生活的思想取向。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被尊为道家和道教始祖的老子提出:“人

4、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则进而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教也继承了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思想观念。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指明凡事皆可一分为三,“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三者同心相合,即可成就万物。佛教中“众生平等”“依正不二”等主张,也都体现了与“天人合一”异曲同工的生态世界观:人与自然构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所有事物都显现着这种关系,所有事物也都因为这种关系而平等。人类保护了生态,也就是保护了人类自身。以上各家尽管在具体表述上有一定差异,但都致力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发展,而且都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周易要求顺天而动、适应自然,

5、但又强调“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使大自然造福于人类。老子有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也是在凸显人在天人关系中重要的主体作用。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儒、释、道之所以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周易固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被各家一致认同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应该也是出现这种思想文化盛况的重要思想前提和文化基础。我国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天人合一”传统生态世界观在当代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选自2016年10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节)1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人合一”的观点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6、和重要命题,是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B“天人合一”观点的根本意蕴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人与自然视为有机整体。C“天人合一”的观点被比肩而立、相伴而行儒、释、道三家青睐,因而屡有创获,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D“天人合一”观点在儒、释、道三教中都有阐述,尤其周易中的相关表述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渊薮,也是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经典表述。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最早表述“天人合一”思想的著作要数周易,周易不仅被儒家和道家奉为首位,而且为佛教众多高僧大德所倚重。B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核心虽然是针对人际交往的,

7、但也是针对大自然的,其基本的出发点还是“天人合一”。C道教也继承了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思想观念,认为凡事皆可一分为三,天、地、人本属同一元气,三者同心相合,即可成就万物。D佛教中“众生平等”“依正不二”等主张,体现了一种生态世界观,它与“天人合一”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道、佛三家一致认同“天人合一”这种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都致力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发展,而且都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B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虽然各自有其特点和优势,但都对“天人合一”理念很感兴趣。C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各有其代表人物。

8、儒家有孔子和孟子,道家有老子和庄子,佛教则有众多高僧大德。D儒、道、佛三家对“天人合一”的表述虽有较大差异,但这三家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借鉴,却始终是这种思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周有光:步履不停 追寻思想之光沈杰群 蒋肖斌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在北京辞世。而就在前一天,老先生刚刚度过了他112岁生日。“大概是上帝糊涂了,把我忘记了”。当生命终极刻度停在“112”时,周有光曾经说的那句经典“长寿感言”,为告别添了一丝和暖的意味一个思想有光的灵魂,终于被上帝想起了。身为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周有光一生成就

9、熠熠生辉:早年专攻经济,50岁之前是经济学教授、金融家;近50岁时“半路出家”,治学由经济转入语言,主持拟定我国汉字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85岁又成为文化研究学者、思想家,百岁后依然笔耕不辍,出版多部著作。生于1906年1月,周有光目睹了大时代的波澜,他走过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亲身经历了100多年来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漫长历程。上海圣约翰大学是周有光早年求学之处,有人说,透过圣约翰的校训“光明与真理”,似乎就能读懂周有光。历经世纪沧桑,周有光身上葆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品格和情怀,他始终追寻着思想之光,步履不停。50岁前,致力于经济领域,50岁后,事业骤然改弦易辙。1955年,周有

10、光奉调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先后担任文改会委员和副主任、国家语委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汉语大词典学术顾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最初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多数人主张用汉字笔画字母,只有周有光及少数人主张用罗马字母,毛泽东也赞成前者。周有光回忆:“毛主席问我到底赞不赞成汉字笔画字母。我不敢反对毛主席,但我可以不说话;再问,还是不说话。毛主席见我不说话,于是宣布休会。”后来,周有光把他写的字母的故事给毛泽东看。再开会时,毛泽东主动提出,汉语拼音还是用罗马字母好,国际通用。周有光参与制定汉字

11、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后来被公众誉为“汉语拼音之父”。而他本人极其谦逊,觉得这样称呼不好,多次对别人说:“读过我书的人,决不会把那顶桂冠随便加在我头顶上。”周有光对汉语汉字研究,成就卓越。周有光把汉语和汉字的研究分为3个时期。一是传统语文学时期:主要是训诂学、音韵学、小学等;二是现代语言学时期:主要是现代汉语的语音学、语法学、方言学等;三是新语文时期:主要是中国语文现代化(普通话、白话文、简化字、拼音字母的理论和应用),包括汉语和汉字的电脑处理(中外文自动翻译、中文信息处理)等。周有光提出世界文字发展的3个阶段,即从形义文字到意音文字,再到表音文字。从表面上看,汉字和拼音文字截

12、然不同,但实际都遵循这一发展规律。他由此建立了中国的比较文字学,直接促进汉字改革的研究从宏观角度找寻汉字在整个人类文字史上的踪迹。周有光还预测了21世纪华语和华文的变化趋向:华语将在全世界华人中普遍推广;汉字将成为定形、定量、规范统一的文字,汉字在21世纪后期可能要再进行一次简化;拼音将帮助华文在网络上便利流通。拜访过周有光的人,都会注意到他仅仅9平方米的小书房,以及那张脱了漆的旧桌子。别人觉得这书房太狭小了,周有光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周有光的著作,大约一半是在退休以后完成的。100岁出版百岁新稿、104岁出版朝闻道集、105岁时出版拾贝集,以及周有光文集从世界看中国:周有光

13、百岁文萃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周有光走过了沧桑百年,作为上世纪的老人,他却一直跟得上时代潮流,适应新科技,心里也始终装着风云变幻的世界。他曾对朋友说:“我是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的。”百岁之后,步履不停。在转型时代,周有光时刻参与、观察和思考。他不断反思个人思想发展历程,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五大自由”等思想,为当代研究者予以深刻的启发。 (选自2017年1月16日中国青年报,有删节)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三个自然段交代了周有光先生逝世的时间、地点,还简要地归纳出周先生的突出贡献,重点在突出他的高寿。B文章第四到第

14、九自然段以“求学经历”为重点,从求学、致力于经济领域和语言文字研究三方面对周有光先生作简要介绍。C文章第十到第十二自然段以“贡献”为重点,介绍周先生在汉语和汉字研究、世界文字发展、华语和华文变化趋向预测等方面的成就。D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以“为人”为重点,从周先生的书房、周先生的著作、周先生对当代研究者的启发等方面介绍周有光先生。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周有光先生一生的成就是熠熠生辉的。他一生干什么爱什么,潜心专研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且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取得卓异的成就。B上海圣约翰大学对周有光先生的影响颇深。这所大学“光明与真理”的校训始终指导着他此后的人生,激励

15、他在以后的人生中不懈前进。C周有光先生敢于坚持真理。在最初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时,毛泽东也赞成多数人用汉字笔画字母的主张,但他仍然坚持不表态同意。D周有光先生有极其谦逊的美德。人们赞誉他是“汉语拼音之父”,他却坚决不同意,多次写书反对人们把这顶桂冠加在他头上。E周有光先生晚年过着贫困艰苦的生活。他的书房过于窄小,只有九平方米,根本就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但他的胸怀却很宽广。6周有光先生一生的成就之所以熠熠生辉,有其个人的主观因素。试根据文本内容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草 医 刘群华在草医的眼里,一株草是一味药,一坡的草是一坡的药。草医在杏林中的地位很低,但常有一味单方气死良医的轶事。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长着什么药了如指掌,比如屋顶上的石苇,溪边的旱莲草,路边的车前草,田埂上的半边莲,等等;跟人说起来像在说菜园子里的萝卜白菜,什么时候出苗,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采摘最佳,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甚至夜里碰到急诊的病人,提灯出门,在房前屋后转一圈,就把所需的鲜药摸回来了。在我们村里,也有个草医,是一个孤寡老头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