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AP-EXCEL实现账龄分析的解决方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845924 上传时间:2017-09-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SAP-EXCEL实现账龄分析的解决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用SAP-EXCEL实现账龄分析的解决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用SAP-EXCEL实现账龄分析的解决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用SAP-EXCEL实现账龄分析的解决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用SAP-EXCEL实现账龄分析的解决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SAP-EXCEL实现账龄分析的解决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SAP-EXCEL实现账龄分析的解决方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产期初数据导入操作一. 资产数据组织首先将资产模块的数据组织好,有几个注意事项:(1).为了全年的资产报表数据完整性,在导入期初数据时累计折旧可能需要区分年初数和本年累计折旧数。(2).对于报废资产,以前年度已报废的,不再导入新系统,本年度报废的,考虑到全年资产报表的完整性,需导入系统,只是原值=累计折旧(净值=0),如 2010/06/01号新系统切换,某资产是 2010/05月报废,而 2010年初原值(资产模块和财务模块)都是包括此资产的,因此,需要导入,这样的目的无非是保证全年资产明细分析表的数据完整性。(3).遗留资产需区分本年度购入和以前年度购入分别导入,实际上也是为了报表的完整

2、性,还是比如, 2010/06/01 号新系统切,从 2010/01-2010/05/31购入部分资产,这部分资产并不反应在 2010 年初数。可以使用标准的资产余额清单查询 S_ALR_87011963-8,比较难区分出年初数,因此最快捷的方式是自己建立 query(ANLA+ANLB+ANLC+ANLZ),其中:ZCYZ = ANLC-KANSW + ANLC-ANSWL. 当前原值BNJZ = ANLC-AAFAG. 本年减值NCJZ = ANLC-KAAFA. 年初减值BNZJ = ANLC-NAFAP + ANLC-SAFAP + ANLC-NAFAV + ANLC-NAFAL.本年

3、折旧NCZJ = ANLC-KNAFA + ANLC-KSAFA.年初折旧二. 配置传输日期假设 2010/06/01号新系统切换,则新系统中如下设置:上图-1的转账日期为 2010/05/31。上图-2的最后过账期间为 2010/05月,资产切换时,这两个日期非常重要。 新系统常见日期小错误:(1).AA 698错误处理:2010/06月在新建立的公司代码在 Tcode:AS91遗留资产传输时,出现 AA 698错误,Tcode:OAK2检查发现新资产的资产年度为 2008,如下图-1,但 OAAQ中显示已关闭的资产年度是 2009,如下图-2,初步判断,应该是要做资产的会计年度更改。解决方

4、法:在新公司代码运行 Tcode: AJRW,打开 2009和 2010年,执行完毕后 AS91运行正常。三. 导入期初数据(1).资产模块(Tcode:AS91)AS91需区分以前年度购置和本年度购置资产分别导入,参考步骤如下:(1).以前年度资产导入:如上2张Tcode:AW01N截图,资产500000000164于2007/06购入,2008/07开始折旧,到2010年为止,已折旧2年6月,见”到期的有用期限”,如果系统于2010/06/01切换,注意”到期的有用期限”并非指从2007/07/01-2010/05/31,而是指2007/07/01-2010/01/01(年初),因为资产年

5、度是以一年计的,有些人会有误解。这是个以前年度资产,价值情况如下:原值:101,860.32 元年初累计折旧:22,918.57 元本年(2010/01-2010/05)累计折旧:3,819.76 元总累计折旧:26,738.33 元账面净值:75,121.99 元Tcode: AS91如下图输入:下图-1:表示导入资产原值:101,860.32 元下图-2:表示导入年初累计折旧:22,918.57 元下图-3:表示导入本年累计折旧:3,819.76 元如果使用特殊折旧或计划外折旧做减值的,还可导入资产的减值。输入后,AW01N 检查如下图,可以看到这个上一年度的资产 2010年的年初原值为1

6、01,860.32元,年初累计折旧和本年累计折旧都是正确的。注意:旧系统的资产号 500000000164在新系统中变成 500000000000,因为采用的是内部资产编码,内部编码属无意义编码,因此,资产编码的更换并不重要。导入后检查:如上图,可以看到资产从号 500000000164到新系统中的 500000000000,其各年的折旧正常,因此,可以判断,该资产导入正确无误。(2).当年资产导入: 本年度购入资产,比如 2010/02购买一 10000元的某一资产,2010/03 开始折旧,到2010/05/31已折旧 300元, AS91 需要输入的资本化日期为 2010/01/01(折

7、旧从 2010/02-05已折旧 4个月,合计 300元), 2010/06/01 则如下导入:如上图,由于 AS91需要输入的资本化日期为 2010/02/01,则原值无法在此直接输入,只能输入当年的累计折旧 300元,然后点上图-2的“事务”按钮,输入资产价值日2010.02.01,资产业务类型 100,资产原值 10000元。保存后,Tcode:AW01N 检查,效果如下图,可看到结果如下,2010 年没有原值和累计折旧都没有年初数, 只有本年数,截至到 2010/05/31(06月上线初),共折旧 300元。常见错误:Tcode:OAYC未设置或设置了错误的“最后计入折旧的期间”,如下

8、图:未设置期间,则系统默认为折旧应该从 2010年 1月开始计提折旧,见下图。Tcode:AFAB计折旧时从 2010/01开始,这是错误的,因此,需切记 Tcode:OAYC设置。OAYC设置 2010年 05月后,AFAB 将从 2010/06开始计提折旧。(2).总账模块(Tcode:OASV/ABF1/F-02)由于 AS91只是将资产模块各明细资产的的价值导入,在 FI模块中,则需要将各资产类别对应的原值和累计折旧科目余额导入,参考分录为:借: 各类资产原值科目 (过账码 70)贷:9999999999(切换过渡科目) (过账码 50)借:9999999999 (过账码 40)贷:各

9、类累计折旧科目 (过账码 75)通常有 3种方法:(a).Tcode: OASV,遗憾的是 sap46/47版本不支持输入利润中心。(b).Tcode: ABF1,可以输入业务范围和利润中心,使用过账码 70/75直接对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科目过账。在 ecc版本中,oasv 已经允许输入利润中心,上 2tcode的使用差别已经不大,随便使用哪一个都行。(c).Tcode: F-02,由于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是资产统驭,除非使用 2个特殊 tcode:OASV/ABF1外,不能直接过账,因此需要 OAMK(重置资产统驭科目),然后再 OAK5(设置资产统驭科目) ,Ecc 版本这 2tcode已经

10、融合。除非你想借用总账的批导程序,既然可以使用 oasv/abf1,有何苦折腾 F-02 呢?(3).FI/AA统驭对账(Tcode:ABST2/ABST) 资产数据切换后,必须使用 Tcode:ABST2检查 FI/AA的数据是否一致,比如AS91导入的所有机器设备的资产原值明细汇总必须等于 FI模快科目1501050000(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的金额,如果有错误,需立即及时调整,切记!FICO统驭方案:技术分析:SAP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中间科目配置,1个叫内部结算科目(Tcode:OBXN/OBXM)定义,比如定义为6100000000(业务分部调整),资产负债表科目, 另1个叫FICO统驭

11、科目(Tcode:OK17),比如被定义为6100000001(FICO统驭科目),损益科目,很多人都会混淆这俩科目,其实,理解上非常容易, 内部结算科目就是内部往来科目,目的是为了平衡业务分部的借贷平衡,业务分部是什么?SAP中就是业务范围、利润中心或报表段(Segment,ECC新总帐新组织架构),比如,从MM工厂的A利润中心发料到利润中心B,会计分录为:借: 原材料消耗 + 利润中心B贷:原材料 + 利润中心A上面是SAP的老版本的分录,可以看到,从利润中心角度,是不平衡的,怎么办?期末通过F.5D/F.5E处理,通过业务分部调整科目平衡,而ECC版本有个所谓的”在线分割评估”功能,实时

12、就将利润中心平衡了,即参考分录如下:借: 原材料消耗 + 利润中心B贷:原材料 + 利润中心A借: 业务分部调整 6100000000+ 利润中心A(内部应收)贷: 业务分部调整 6100000000+ 利润中心B(内部应付)可以看到业务分部A和B是平衡的,这样,对出具业务分部报表将很方便,这种思路和国内的内部结算制度(内部银行)类似。那么FICO统驭又是怎么回事?问题的症结在于,“SAP发明了伟大的次级成本要素”(某网友称),次级成本要素最常见的有两类:42型(用做分摊)和43型(用于作业类型),次级成本要素不是会计科目,这和国内准则不符,简单理解,如果是我来修设计, 我就将42型叫做结转科

13、目,43型为应计科目,在FS00建立科目主数据时,有个特定标志,禁止该两科目直接记帐就可。现在来举个实例,假设电厂(辅助生产或制造费用功能范围,利润中心A)某期间所有的薪资材料折旧总计100万,发电200万度,按照电消耗度数(统计指标)分摊,其中转入管理费用10万(管理费用功能范围,利润中心B),转入销售费用10万(销售费用功能范围,利润中心B),转入基本生产80万(基本生产功能范围,利润中心A),则分摊时CO分录如下:借: 电分摊70000000001 10万+ 管理费用功能范围(利润中心B)电分摊70000000001 10万+ 销售费用功能范围(利润中心B)电分摊70000000001

14、80万+ 基本生产功能范围(利润中心A)贷:电分摊70000000001 100万 电厂+辅助生产功能范围(利润中心A)显然利润中心和FICO都需调整,对老版本,这个步骤在期末执行FICO统驭KALC时执行,产生参考分录大致效果如下:KALC后进入管理费用功能范围的调整:借: FICO统驭(电) 6100000001 10万+ 管理费用功能范围(利润中心B)贷: 业务分部调整 6100000000 +利润中心B借:业务分部调整 6100000000 +利润中心A贷: FICO统驭(电) 6100000001 10万+电厂+辅助生产功能范围(利润中心A)这个时候,一对中间过渡科目同时出现,进入销

15、售费用和基本生产的调整类似,如果是新总帐ECC版本,则CO分摊时实时产生财务凭证,FI凭证参考如下:借: FICO统驭(电) 6100000001 10万+ 管理费用功能范围(利润中心B)FICO统驭(电) 6100000001 10万+ 销售费用功能范围(利润中心B)FICO统驭(电) 6100000001 80万+ 基本生产功能范围(利润中心A)贷: FICO统驭(电) 6100000001 100万 电厂+辅助生产功能范围(利润中心A)借: 业务分部调整 6100000000 90万+利润中心A贷:业务分部调整 6100000000 90万+利润中心B即利润中心A和利润中心B间有90万的

16、内部应收应付,现在,FICO统驭有个问题,下面来分析。 总结:跨业务分部业务和跨功能范时通过业务分部调整 6100000000平衡,跨功能范围(当然通常是成本费用类科目)的次级成本要素通过6100000001FICO统驭科目结平。两个中间科目设置解决了关于业务分部的很多问题,在过去的内部结算电算化解决方案中,很多国内软件采用的是按业务分部分开建立帐套的方式,直接成果是造成每个业务分部都要财务人员,为会计人员的从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FICO统驭的问题:凡是次级成本要素,最后默认都在FI过帐到6100000001,假设还有水厂到管理和销售部门的分摊,也是这个科目,因此从FI模块取数的费用明细报表,如合并管理报表,如果从FI取数,将无法区分水费和电费是多少,6100000001将放置在”其他” 项目,这不符合业务事实,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