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烟台市市情介绍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84263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烟台市市情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烟台市市情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烟台市市情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烟台市市情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烟台市市情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烟台市市情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烟台市市情介绍(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烟台市市情介绍一、烟台概况历史沿革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证,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 1 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古为东夷族地,夏朝时东夷族在此建国,商、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秦代属齐郡,汉代为东莱郡,晋为东莱国,南北朝为东莱、长广郡,隋为莱州,唐宋元为登州、莱州,明清为登州府、莱州府。公元 1398 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海寇侵扰,在烟台设奇山守御所,这是烟台最早的城市雏形。同时在芝罘筑烽火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公元 1858 年(清咸丰八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开登州为通商口岸, 1861 年改为烟台。此后,英、

2、法、美等 17 个国家陆续在烟设立领事馆。新中国成立后, 1950 年建立文登、莱阳专区和省辖烟台市, 1958 年设立烟台地区, 1983 年 11 月,成立地级烟台市。自然地理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濒临黄海、渤海,与辽东半岛及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烟台风光旖旎,景色秀丽,人文、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一望无垠的金沙碧浪、景观奇妙的大小岛屿、闻名遐迩的蓬莱仙阁、飘渺奇幻的海市蜃楼,使烟台赢得了黄海明珠的美誉。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山地占总面积的 36.6% ,丘陵 39.7% ,平原 20.8% ,洼地 2.9% 。境内海拔 500 米以上的高山主要有大泽山、艾山

3、、罗山、牙山、昆嵛山、招虎山等,其中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 922.8 米。境内河流众多, 5 公里以上河流 121 条,其中五龙河、大沽河、大沽夹河、界河、辛安河等 8 条河流流域面积都在 300 平方公里以上。烟台海岸线、岛岸线曲折绵长,共 909 公里。有大小基岩岛屿 63 个,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南长山岛和养马岛,有居民的岛 15 个。烟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 661.5 毫米,年平均气温 11.8 ,日照时数为 2703 小时,无霜期 210 天。自然资源烟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近海渔

4、业生物品种有 200 多个,有捕捞价值的 100 余种,是全国重要的渔业基地。烟台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产地,土特产品久负盛名,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樱桃、大花生、龙口粉丝等享誉全国。烟台苹果、龙口粉丝、烟台葡萄酒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 70 多种,探明储量的有 40 多种,黄金、菱镁矿、钼、滑石储量均居全国前 5 位,其中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沿海大陆架储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属“富集型”油区。行政区划和人口烟台市辖 4 区、 1 县、 7 个县级市和 1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95 个镇、 6 个乡、 46 个街道办事处, 355 个居民委员会、

5、6299 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总面积 1.37 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2722.3 平方公里;总人口 647.8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296.8 万人,市区人口 176.3 万人。基础设施烟台市基础设施完善,是“全国投资环境 40 优城市”之一。交通设施方面,已形成四通八达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全市公路通车里程 6561.3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368.9 公里,实现了市市通有高速公路,中心城市与县级市之间形成了 1 小时工作圈。境内蓝烟铁路横贯东西,蓝烟复线建成通车,大莱龙铁路全线试运营,烟台大连铁路轮渡正在建设之中。全市现有港口 10 处,烟台、龙口、莱州和蓬莱港为国家一类

6、开放口岸,其中烟台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枢纽港,年吞吐量 4506 万吨,与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 多个港口直接通航。烟台空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全年共执行航线 61 条,平均每周航班 143 个。邮电通信方面,建成了数字数据网、国际互联网、市话计算机管理网等多种网络平台。城乡全部实现通讯程控化,电话装机容量 328.1 万门,移动电话 269.2 万部。能源保障方面,电力供应充足,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 260.9 万千瓦,日供电量达到 3414 万千瓦时,其中龙口电厂总装机容量 110 万千瓦。海阳核电项目正在建设中,规划总装机容量为 600 万千瓦,一期装机容量为 200 万千

7、瓦。二、经济综述经济总量2005 年,烟台市实现生产总值 201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8% ,经济总量首次跃上 2000 亿元大关,继续保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第七和全省城市第二的位次。全市人均生产总值 30899 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到 3829 美元。全年用电总量为 161.1 亿千瓦时,增长 8.5% ,其中工业用电量为 120.8 亿千瓦时,增长 6.2% 。产业结构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转变增长方式,三次产业全面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 2005 年,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193.5 亿元、 1228.4 亿元和 590.6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9.6:61:

8、29.4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 11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64.2% ,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 28.6% ,比年初提高 4.9 个百分点。财税状况2005 年,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 293.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8%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87 亿元,增长 36% ,占 GDP 比重达到 4.3% ,其中税收收入达到 65.6 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 75.4% 。全部税收收入完成 189.3 亿元,增长 22.2% ,占 GDP 比重达到 9.4% 。在地方财政收入的税收收入中,一、二、三次产业提供税收的比重为 4:56.5:43.5 。三、工业经济工业总量2005 年末,全市共有

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634 户,其中大中型企业 296 户。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02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4.6%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3814 亿元,增长 51.8% ;实现利润 306.3 亿元、利税 415.6 亿元,分别增长 59.4% 和 51.7% 。工业结构烟台市工业已初步形成规模较大、层次较高、集群化发展的新型工业结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黄金四大支柱产业和汽车、手机、电脑三大产品集群已经达到较大规模,影响力和带动力日益增强。 2005 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2008.7 亿元,比上年增长 51.2% ,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 52.7% 。按

10、照“三个一批”的要求,积极实施龙头骨干企业带动战略,圆满完成了旨在培大育强的“ 2358 ”工程任务目标。到 2005 年底,全市销售收入过 10 亿元的企业 47 家,过 50 亿元的 5 家;利税过亿元的企业 60 家,纳税过亿元的企业 16 家。名企名牌2005 年,烟台市工业企业有 28 户分别进入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名单。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 12 个,山东省名牌产品 94 个,中国驰名商标 8 个,山东省著名商标 110 个。2005年全市中国名牌产品产品名称 所属企业张裕牌葡萄酒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万华牌合成革 烟台万华集团有限公司冰轮牌制冷设备 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纽

11、士达牌氨纶长丝 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安德利牌浓缩苹果汁 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鲁花牌花生油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威龙牌葡萄酒 烟台威龙葡萄酒有限公司北极星牌时钟 烟台北极星钟表集团有限公司南山牌铝合金建筑材料 山东南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玲珑牌金刚子午线轮胎 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喜旺牌低温肉制品 烟台市喜旺食品有限公司南山牌精纺呢绒 山东南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全市中国驰名商标商标名称 所属企业北极星 烟台北极星钟表集团有限公司张裕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三环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龙丰 山东龙丰集团公司龙大 山东龙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鲁花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威龙 烟台威龙葡萄酒有限公司

12、南山 山东南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农村经济农业总量近年来,烟台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不断加大支农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005 年底,全市耕地面积 682 万亩,粮田面积 200 万亩,果园面积 380 万亩,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347.6 亿元,比上年增长 6% 。农业结构农林牧副渔生产稳步发展,已经形成粮油、果品、蔬菜、畜牧、水产等五大优势产业,五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96% 。 2005 年,全市粮食总产 216.4 万吨,油料总产 45.9 万吨,蔬菜总产 288.5 万吨,水

13、果总产 329.4 万吨,肉、蛋、奶总产 89.7 万吨,水产品总产 191.8 万吨。农业产业化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方针,集中力量做大农字号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2005 年底,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2100 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 9 家,省级龙头企业 36 家。年销售收入过 10 亿元的龙头企业 10 家,过亿元的 60 家。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 60 万人,带动基地 620 万亩。各类农民合作组织 2000 个,会员 8.2 万户,资产 2.6 亿元,年收入 8.4 亿元。农村基础设施烟台市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全市农业机械

14、总动力 6674 万千瓦,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均达到 90% 以上。各类水利工程 6.2 万项,总库容 18.7 亿立方米,灌溉面积 519 亩。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 7489.2 公里,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客车、通电话,有人居住岛屿全部通航,农村自来水人口普及率达到 64.6% 。五、第三产业商贸餐饮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贸易网点增长迅速,流通业态日趋多样化。 2005 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99.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1% ,其中城市零售额和农村零售额分别为 428.7 亿元和 170.9 亿元,分别增长 16.3% 和 15.5% 。各类商品市场 615 个,其中城镇

15、 156 个,农村 459 个。全市星级饭店达 64 座,三星级以上 40 座,五星级 3 座。全年实现餐饮业零售额 59.9 亿元,增长 19.5% 。交通通信交通综合运输能力持续增长,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 9315 万人次,其中公路 8759 万人次、铁路 246.8 万人次、水路 250 万人次、民航 59.2 万人次。完成货物发送量 16199.3 万吨,其中铁路 686.8 万吨、公路 13608 万吨、水运 1903 万吨、民航 1.5 万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 8502.9 万吨,航空货物吞吐量 2.53 万吨,分别增长 17.8% 和 38.3%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

16、成邮电业务总量 37.6 亿元,增长 13.3% ;电话机装机总容量、移动电话部数分别增长 4.1% 和 17.5% 。金融证券金融健康平稳有序发展,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 1683.2 亿元,贷款余额 1148.4 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 208 亿元和 169 亿元。全市商业保险机构 15 家,全年完成保费收入 36.4 亿元,保险理赔总额 6.9 亿元,赔付率为 19% 。全市证券营业机构 20 个,股民开户 25.4 万户,年交易额 444.6 亿元。旅游会展精心打造滨海生态旅游胜地和“山海仙境葡萄酒城魅力烟台”的城市品牌,旅游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 1454.6 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 117.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6.5% 。烟台是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的固定举办城市,是 APEC 经贸活动的重要举办城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七届果蔬食品博览会和一系列 APEC 大型经贸活动。六、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烟台是全国首批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外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