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湘教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8358587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湘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会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一、课前探究 1、结合课本P63回答下列各题(1)降水形成的条件:a_b_(2)降水类

2、型(结合课本上的概念,具体分析各种降水类型的发生原因及分布地区)降水类型形成原因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2、降水量的测定(课本P64活动“降水量的测量”了解雨量器的使用方法.) 推算 怎样计算月降水量?年降水量?怎样计算某地多年的平均降水量?二、预习交流三、互助提升结合课本P64“世界降水的分布”1、读“雨极话雨”了解世界的“雨极” 被称为雨极的是_和_ 世界降水极不均匀,有的地区甚至多年滴雨不下,如:撒哈拉沙漠2、结合课本P65“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了解各地降水的地区分布(1)根据以前学过的“等高线”“等温线”思考什么是等降水量线? 等降水量线:_(2)比较赤道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结合降水形成的条件分析原因。 规律:_(3)比较亚欧大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哪里降水多?简单说明原因。 规律:_(4)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的地区主要在哪里?(提示:观察南北回归线附近) 规律:_(5)我们家乡的降水类型是哪种?年平均降水量大约是多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哪些月份?四、体验成功1、赤道附近各地的降水量多在_mm 以上,南极附近各地的降水量,大多在 _mm以下。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_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 的所降水量有什么差异_ 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所 降水量有什么差别_ 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_ 。五、快乐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