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蜡烛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8353518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蜡烛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蜡烛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蜡烛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蜡烛教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蜡烛教案 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蜡烛教学目标为: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3、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上最宽厚的母爱,感受两国人民军民的深厚友谊。依据教学目标1、2点制定教学重点为: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为:感受两国人民军民的深厚友谊。教学方法:读书指导,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 2、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

2、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3、作者简介 三、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3、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四、探究写法,揣摩感悟

4、: 1 、再读全文, 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

5、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 五、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六、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300字左右即可。七、课后反思:1.根据课文内容揣摩语句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2.深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需要教师逐层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