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2018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8284416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2018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2018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2018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2018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2018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2018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2018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2018上学期高二年级三调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 B. C. D. 【答案】A【解析】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错误;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

2、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正确;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正确;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错误。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点睛】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生化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凡是只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都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生化反应也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2. 据图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B.

3、 组织液中的C02可参与pH稳态的调节C. 如果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加大,会导致组织液回渗增强D. 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答案】C【解析】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于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故其内环境就是血浆和组织液,A项正确;组织液中pH的调节,主要靠体内的缓冲对进行,如NaHCO3/H2CO3等,故C02可以参与pH的条件,B项正确;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进而导致组织液回渗减弱,C项错误;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液增多,即组织水肿,D项正确。3. 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

4、述正确的是A. 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 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C. 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D. a中细胞种类最多【答案】B【解析】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用于维持渗透压;故A错误B、血浆中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故B正确C、组织液中含有激素,但消化酶存在于消化系统,属于外环境成分;故C错误D、淋巴中生活的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而组织细胞的种类最多;故D错误【考点定位】稳态的生理意义【名师点睛】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根据图中物质交换,推出a是淋巴,b是血浆,c是组织液4. 下列

5、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等过程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抑制过程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D. 过程可发生在肌肉细胞、肝脏细胞中【答案】B【解析】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下降,即抑制和过程,促进过程,故A项错误,B项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过程,使血糖含量上升,C项错误;过程是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只发生在肝细胞中,肌糖原不能分解转化为血糖,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为载体,考查血糖的调节过程,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6、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5.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盐酸进入胰液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B. 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C. 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D. 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包含体液调节【答案】A【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粘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A项错误;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B项正确;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液分泌,C项正确;盐酸刺激小肠粘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该过程中包含体液调节,D项正确。

7、【点睛】本题考查促胰液素的发现,实验来源于课本,是对课本实验的一个再现,所以要求对课本相关的实验的探究过程一定要明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6. 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 唾液腺、垂体、肠腺 B. 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 睾丸、汗腺、皮脂腺 D. 卵巢、胃腺、肝脏【答案】B【解析】唾液腺和肠腺都属于外分泌腺,它们分泌的消化酶直接分泌到了消化道,而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肾上腺、甲状腺、胰岛都是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直接进入内环境,B正确;汗腺、皮脂腺产生的液体直接排到体外,C错误;胃腺分泌物和肝脏的胆汁都是排到肠道内的,没有进入内环境,D

8、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与分泌物的产生【名师点睛】分泌腺有两种,即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二者的区别就是是否有导管外分泌腺具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到达作用部位,而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内环境。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7. 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中,其中一个神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装置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分别刺激A、B、C、G、H五处,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5处B. 在B、C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A和G点,电流计指针都能偏转 C. D、E、F共同构成的两个神经元相连接的部位叫突触D. 刺激E、F点,引起肌肉

9、收缩的时间不同【答案】B【解析】由图解可知,刺激A、B、C、G、H五处,神经冲动均可通过突触传导至肌肉效应器,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 A项正确;在B、C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A点,电流计指针能偏转两次,方向相反。刺激G点,电流计指针不能偏转,B项错误;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图中D、E、F共同构成了两个神经元相连接的部位,因此称为突触,C项正确;由于神经冲动在突触上的传递较慢,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需要一定的时间,故刺激E、F点,引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D项正确。8. 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活动中,甲同学持有2张“糖卡”,乙同学保管“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丙同

10、学持有4张“糖卡”。能够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甲同学和丙同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由于乙同学保管的是“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所以能够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乙同学;选B。考点:血糖调节模型9. 如图可用来表示下列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A. a表示细胞外液,bd分别表示血液、组织液、淋巴液B. a表示原核生物,bd分别表示细菌、蓝藻、病毒C. a表示免疫系统,bd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抗原D. a表示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d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1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错误;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等,但不包含病毒(病毒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C错误;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概念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 如图所示为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B. 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C. 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D. 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答案】B【解析】A、分析概

12、念图可知,2包含全部的4,大部分3,少部分1,则1是激素,2是蛋白质,3是酶,4是抗体,A错误;B、由A项分析可知,4是抗体,3是酶,一切活细胞都能产生酶,4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浆细胞能产生酶,B正确;C、由A项分析可知,则1是激素,3是酶,激素是由专门的器官或特定的部位产生的,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不一定能产生激素,C错误;D、植物体产生激素无专门的器官,促胰液素也不是由专门的器官分泌的,D错误【考点定位】酶的特性;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名师点睛】由题意知,1、2、3、4是激素、蛋白质、酶、抗体,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抗体属于蛋白质,大多数的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包括抗体、

13、酶、激素等,因此分析题图可以看出:1是激素,2是蛋白质,3是酶,4是抗体11. 如图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B. 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C.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的分泌D. 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答案】C【解析】甲亢患者体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高,甲状腺肿大患者体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根据验血报告单中检测结果与正常值对比可知,甲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含量低,乙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含量高,故甲可能

14、是甲状腺肿大患者,乙可能是甲亢患者,A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所以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高,B错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TSH,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作用于垂体影响其分泌TSH,C正确;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12.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K+外流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的主要原因B. 正常机体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C. 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关系密切D. 大脑皮层H区受损则无法形成听觉【答案】C【解析】K外流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

15、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错误;由于突触的结构,正常机体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B错误;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正确;大脑皮层H区受损,能看、能写,但是听不懂别人的谈话,D错误。13.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疾病。下列有关此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B. 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C. 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D. 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解:A、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A错误;B、由于艾滋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系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