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物流的发展和制度创新【经济其它相关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827767 上传时间:2017-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绿色物流的发展和制度创新【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绿色物流的发展和制度创新【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绿色物流的发展和制度创新【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绿色物流的发展和制度创新【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绿色物流的发展和制度创新【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绿色物流的发展和制度创新【经济其它相关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绿色物流的发展和制度创新【经济其它相关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其它相关论文-论绿色物流的发展和制度创新摘 要:目前,我国的绿色物流还在起步,各方面还不够健全。与外国相比我们国家的绿色物流还存在观念上、技术上、政策上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对它进行宏观层次的制度创新、中观层次的管理创新和微观层次的技术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政府的政策、制度、法规、环境教育等方面探讨绿色物流发展的社会宏观环境。 关键词:绿色物流;政府规制;政策激励;教育和传播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绿色不仅是人类生活环境的本色,还意味着和谐的生态环境。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兴起了一股“绿色浪潮”。不久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当今的科学发展观都要求我们进行一场绿色革命。所以,绿色物流作为

2、一个新兴产业,它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得大家的关注。 1 绿色物流 1.1 物流活动的外部性特征 物流活动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所谓的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活动对其它人或其它企业的外部影响。它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负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1.2 绿色物流的内涵 物流就是将物料或商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一般物流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而

3、绿色物流的目标是在上述经济利益目标之外,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目标。 2 绿色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物流基础设施的绿化水平不高,信息技术落后。仓储设施落后,库容体积小而分散,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缓慢。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和人力的浪费,违背了绿色物流节约资源的原则。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不高。不完善的绿色物流发展“软件”。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巨大的障碍,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是很强。环境教育的力度不强,消费者对绿色物流没有深刻的了解。企业缺乏复合型人才。 绿色物流存在着这些方面的

4、不足,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绿色物流观念没有普及,甚至还十分陌生,还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导致绿色物流发展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而且物流行业发展滞后,没有形成规模。物流管理人员匮乏也是重要的原因。 3 制度创新的对策 3.1 政府规制 政府规制存在合理性的原因是“市场失灵”的广泛存在。政府规制的目的在于政府对于物流企业或制造业的物流行为给予限制或禁止,对于企业的外部不经济的物流活动给予约束和干预。政府规制的优点是目标的明确性和执行的强制性,并且具有效果的直接性。它可以弥补激励机制约束力不足的缺点。 (1)环境规制。环境法规的定制。环境法规的定制就是通过环境控制标准和方法条款来约束企业或个人的行为

5、。对绿色物流进行法律控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法律条款和多种手段,建立起污染者对他们所造成的损害应负的法律责任。它可以包括:采用与环境兼容性好的材料;回收再循环利用法规;污染控制法规。 ()收费制度。排污的收费:排污的收费是根据厂商或污染源产生的排污量收费,对污染物的排放收费一直是经济学家所倡导的用来实现污染控制目标的手段。排污收费的特点是针对排放收费,而不是针对产品收费,因而会鼓励一些有利的替代行为。废弃物的收费:废弃物的倾倒会对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阻止对这类废弃物的非法处置就显得特别重要。很多国家对于包装废弃物的控制,除了制定法规条例之外,还收取高额处置费用,使企业进行包装材料的循环利

6、用。 (3)许可证制度。许可证制度的基本思路是环境管理部门首先确定符合环境标准的总排污量,然后确定单个的排污许可,各单个排污许可之和即为允许排污总量。该制度能够更好的实现污染控制目标的成本最低,如果污染制造者减少污染所花费的成本大于许可证的价格,它就会采取控制污染措施。 (4)绿色物流的标准。由于物流系统的功能环节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管理部门,如果没有各环节统一的技术标准,很难保证各环节的有效衔接,也很难实现一贯到底的物流模式。它包括最低排放标准、车辆技术标准、装载工具标准、包装尺度标准。 3.2 市场竞争秩序规制 (1)垄断的规制。垄断是指垄断主体(市场主体或行政主体)对市场的经济运行过程

7、进行排他性控制或对市场竞争进行实质性的限制,妨碍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或状态。有些物流中心凭借自身的技术的垄断造成物流产业的垄断,垄断的结果就是该企业可以不考虑到环境的因素进行生产运输,对于一些垄断的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是客不容缓的。 (2)对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限制竞争行为是指企业滥用优势地位,或通过订立协议、团体决定或其它方式排斥或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我国市场竞争中限制竞争的行为已经不少见了,特别是在利用合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限制上下游层面上企业之间竞争的现象、行业协会限定最低价格的联合定价行为等。绿色物流要发展,要建立绿色供应链,上下游的部门的衔接也要靠竞争,如果竞争行为被限制了,就难以形成绿

8、色供应链了,绿色物流就无从发展。政府方面要好好的整顿这种默许或支持的行为。 (3)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在市场竞争中,经营者为了牟取自身的利益,采用损人利己、违背诚实信用的商业原则的竞争手段争夺市场,给市场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损害了其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绿色物流的发展不仅包括绿色技术的使用,同样也包括了竞争过程的“绿色”,对于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的消灭,物流的绿色产业的实现才更有可能,全面实施良性的竞争环境是绿色物流的必由之路。 3.3 激励政策 政府规制虽然具有强制性、严肃性的优点,但企业会缺乏自觉控制污染,实行绿色经营的动力,对已经达到环保标准的企业的作用减弱甚至失去作用。因此,

9、为了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政府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绿色激励政策,这种激励政策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来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 (1)“绿色补贴”政策。为了鼓励和刺激企业的绿色物流行动,政府可以建立一种补偿机制,补偿机制就包括了对积极采用先进环保设备、清洁能源以及积极实施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实施“绿色补贴”。补贴方式可以采取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补贴、对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设备实行加速折旧等。例如: 对绿色运输方式的绿色补贴,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是污染较少、能源利用率较高的运输方式,应给予补贴,鼓励企业选择。 对于削减空气污染物质(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含铅化合物、二氧化碳)行为的补贴。因为,

10、企业必须花费一定的投资,如改用清洁燃料、更换旧车辆、使用环保车辆,才能取得削减污染物排放的结果。 对于废弃物处理替代方式的补贴。例如:循环利用和堆肥处理,因为这种替代方式比地下填埋更具有吸引力。 (2)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绿色物流活动,政府应根据物流绿化过程中的投入和收益进行税收减免,例如:对环境表现出色的企业实行能够低增值税率,或者对满足绿色生产或服务要求的企业,返还部分所得税,以鼓励其绿色经营行为。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表现为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征收重税,对使用原生材料的制造商征税,对回收再循环给予税收优惠,对清洁车辆和清洁燃料的使用给予税收优惠,对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给予税收优惠。 (3)政府

11、采购。政府不仅是环境保护的协调者和推进器,也是环境保护的购买者。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和包装,采购再生资源的产品,选择绿色运输的方式等采购倾斜,对绿色物流的发展起了拉动的作用,而且这种购买行为对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4 绿色理念的教育和传播 ()消费观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应该支持和传播。事实上,让公众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并进行可持续消费观的宣传教育,能使更多的公众真正关心环境问题、关心资源问题。具有环境危机感的人往往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通过自己行动避免造成更多的污染。消费观教育的内容包括:选择绿色产品、支持回收活动、支持再生资源产品

12、、监督企业和政府的绿色行为等。 ()政府对绿色理念的推进。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加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资源的利用率低对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在国家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各级政府纷纷提出实施绿色工程的具体方案,促进了企业对有关绿色管理策略的实施。但绿色物流的理念才刚刚传入我国,对政府和企业而言都还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政府如何从政策、法规方面推进企业的绿色物流的全面实施,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引导企业实施绿色物流。首先要尽量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以件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

13、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包括转向铁路、海上和航空运输。其次要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地配送。它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可以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降低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 5 结语 总之,政府对于物流产业的作用主要在于制定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及产业政策,清除地区和行业壁垒,营造现代物流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创造并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并提高依法监管水平。绿色物流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光靠制度创新也还是不够的,要多方面的结其它的创新,这样绿色物流才能真正的引导时代的潮流,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开拓一个新的领域,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 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375-380. 2 邵亦惠.美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动向J. 上海环境科学,2003,增刊:13-18. 3 王长琼.绿色物流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230-246. 4 罗杰珀曼,詹姆斯麦吉利夫雷.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4,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