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学生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827714 上传时间:2017-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学生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系列烛之武退秦师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导学案年级:高一 编写:张丽玲 审定:高一语文备课组 日期:2011-08-30班次: 小组: 姓名:【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 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2、基本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能翻译全文。3、思想教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预测】1、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

2、特殊句式。2、难点:理解情节的基础上分析烛之武这一中心人物形象。 【学法指导】圈点,勾画,批注【知识链接】一、了解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 240 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 、 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 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

3、秋三传” 。 二、秦晋围郑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 632 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 。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

4、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学,基础过关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秦军汜() 南 佚() 之狐 夜缒(C)而出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系列烛之武退秦师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B.越国以鄙 ()远 君之薄()也 共()其乏困C.朝济 ()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 失其所与()D.若不阙(qu) 秦,将焉取之 ?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辞曰 郑既知亡矣何厌之有 失其所与微夫人 朝济而夕设版焉又欲肆其西封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夜缒而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3、翻译下列句子 且贰于楚也 译: 无

5、能为也已 译: 吾其还也 译: 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译: 敢以烦执事 译: 越国以鄙远 译: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译: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 将焉取之 译: 唯君图之 译: 子犯请击之 译: 因人之力而敝之 译: 2、诵读作品,整体感悟朗读要求:1、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 致理解。 2、.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圈画出不理解的词或句,请教老师或同学,当堂解决疑问。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系列烛之武退秦师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

6、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 的?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4、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 四、当堂检测 学习小组合作口头翻译课文5、总结拓展模拟人物的语气语调,分角色朗读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导学案年级:高一 编写:张丽玲 审定:高一语文备课组 日期:2011-08-30班次: 小组: 姓名:【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2、思想教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

7、重点难点预测】1、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2、难点:在理解情节的基础上分析烛之武这一中心人物形象。 【学法指导】讨论交流,质疑对抗,小结归纳,反思感悟【知识链接】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系列烛之武退秦师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

8、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二、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文言文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经常作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但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作一般动词。即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

9、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也活用为动词。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 之”。在文言文中,形容词除一般用作定语.状语.谓语之外,有时也作名词用,以替代跟它性质、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者事物,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有时前面有“其”字、 “之”字或数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 ,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四、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

10、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即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五、使动用法一般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施行者,宾语是动作的对象。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即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就是使动用法了。这种用法实际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语动词兼语宾语”,现在简化为“主语动词宾语”,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要翻译成兼语式。六、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用作动词后,主语对宾语含有“认为(觉得)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做(看成)什么”,即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

11、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代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动词一般不用如意动。用如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或“ 认为是” 或“ 把当做【学习过程】一、课前自学,基础过关1. 说说课文每段文字各写了什么内容?二、诵读作品,整体感悟朗读要求:根据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的性格。赏析烛之武精彩的外交辞令,感悟烛之武出色的外交才能。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系列烛之武退秦师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3、合作探究,小组展示1、用一幅简单的示意图标示出秦、郑、晋三国的位置,理解战争形势。2、结合三国的位置图,具体说说烛之武

12、是如何说服秦伯放弃攻郑的,其中最关键 的是哪一点?3、烛之武说秦的结果如何?4、综合全文,你认为烛之武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5、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4、 当堂检测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 越国以鄙远 鄙 与郑人盟 盟 唯君图之 图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 若不阙秦 阙 共其乏困 乏困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 共其乏困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系列烛之武退秦师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导学案年级: 高一 编写:张丽玲 审定:高一语文备课组 日期:2011-08-30班次: 小组: 姓名:【学习目标】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预测】1、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