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专题七 碳和碳的化合物 燃料与燃烧.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8268034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专题七 碳和碳的化合物 燃料与燃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专题七 碳和碳的化合物 燃料与燃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专题七 碳和碳的化合物 燃料与燃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专题七 碳和碳的化合物 燃料与燃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专题七 碳和碳的化合物 燃料与燃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专题七 碳和碳的化合物 燃料与燃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专题七 碳和碳的化合物 燃料与燃烧.ppt(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 燃料与燃烧,专题七,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CO2和CO的性质和用途比较,CO2的制法,燃烧及其条件,灭火方法,1燃烧要满足的三个条件:_可燃物_;_与氧气接触_;_达到着火点_。灭火的原理是切断_燃烧的三个条件_之一,使其不能燃烧。具体的方法有:_移走可燃物_;_隔绝氧气_;_降低周围温度使可燃物达不到着火点_。 2爆炸是_急剧_的燃烧,发生在_有限_的空间,短时间聚集_大量的热_,使气体体积_膨胀_而引起。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常要求“严禁烟火”的原因是_这些地方的空气中聚集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它们一遇到明火就会急剧燃烧而发生爆炸_。 3CO2能灭火的原

2、因是一般情况下,CO2既_无可燃性_又_无助燃性_,且_密度比空气大_,能灭火的原理是_CO2隔绝了氧气_。 4燃料充分燃烧要考虑的两点:_要有足够多的空气_;_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_。,化石燃料,【例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 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C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答案C 解析:A.碳具有还原性,C可以将CuO中的Cu转换出来,故选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C.CO2不是酸,不能

3、使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约,故选项说法错误;D.金刚石、石黑和C60只含有碳元素,所以都是碳的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例2】(2014,株洲)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浇灭 D遇到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远离着火区域 答案C 解析: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了空气,A正确;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B正确;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水浇不灭,因酒精能与水

4、以任意比互溶,且酒精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继续燃烧。C错;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远离着火区域,因为火灾时产生的烟和有害气体受热膨胀,向上扩散,而且这些气体难溶于水,D正确;故选C。,【例3】(2013,福州)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填标号)。,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

5、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_。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5)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_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6)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7)从表中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_。,答案(1)石油 (2)D (3)下层 密度比空气大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碳酸(或H2CO3) CO2Ca(OH)2=CaCO3H2O 解析:(1)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2)氮气是一种无毒的气体,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3)D烧杯内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B处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非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H2OCO2=H2CO3,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