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乡愁》2.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8254448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乡愁》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乡愁》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乡愁》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乡愁》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乡愁》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乡愁》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愁教案2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作者在特殊的时代、地理条件下严重的思乡念国之情。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近作者 播放由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田歌,将学生带入情境中。 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台湾歌手罗大佑演唱的乡愁田歌,据说当年罗大佑在演唱这首歌时,曾使演唱会现场的观众潸然泪下。是啊,台湾游子几十年的故园梦,未能有个圆满的结果,思乡就成

2、了他们共有的情绪。乡愁田歌这首歌的歌词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作品,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今天我们来研读余光中另一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乡愁。 余光中,于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就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漂泊生涯。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期间他多次想回到大陆看看,可惜都不能成行,在回乡无望的时候,他于l972年写下了这首生离死别般灼人心痛的诗乡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如烟似雾的乡愁世界。 板书 乡愁 余光中 二、深情朗读 余光中说:“一首诗是要读出来,生命才算完成,朗读者要像演奏家一样把诗歌的潜在生命激发出来,这样才能吸引人。”下面我们进入深情朗

3、读的环节。 1、学生自由选段或全诗试读,师生评价。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语速语调、轻重音和感情基调。 (1)划分朗读的节奏,每节诗之间停顿两拍,句与句间为一拍,句间停顿要长一些。 (2)确定朗读的重音,抓住关键词语(表示形象的词语)以及富有表现力的修饰语。 (3)把握感情基调:感情 深挚、绵长的思念 语调 低沉略带哀伤 语速 舒缓 3、学生齐读全诗。 三、研读赏析 1、这首诗是现代诗歌的上品,曾拨动了千万人的心弦。它究竟好在哪里呢? 学生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适当引导。 提示思考题: (1)将每节相同的语句进行归纳赏析,看看哪一处最美? (2)你对作品中

4、哪一节印象最深? 学生畅所欲言并朗读相应的诗句。 教师评价,归纳整理。 (1)美在意象。诗人惊心撷取和提炼意象,以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为感的具体对象,把四个人生阶段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表达出来,单纯、集中、丰富、含蓄。 板书: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2)美在情感。主题逐步深化升华。第四节“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具有了其他乡愁不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表达的不只是个人情感,而是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恋国思家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感。可谓是“一首怀乡诗,满腔故国情。”板书:个人国家(3)美在语言诗歌善于建

5、筑美和音乐美。结构上呈现的写变化多端的建筑美,旋律上回旋往复、一唱三叹,体现出一种音乐的美感。语言富有表现力。诗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词看起来都是可容面积小、程度轻,但正是它们反衬了诗人浓浓的思乡念国之情,很有表现力;“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使用,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体现出诗人的语言功力。2、根据黑板提示背诵全诗小时候,乡愁 ,我在这头, 在那头。长大后,乡愁 ,我在这头, 在那头。后来啊,乡愁 ,我在外头, 在里头。而现在,乡愁 ,我在这头, 在那头。四、佳句仿写在研读中,作者的思乡念国之情一定感染了在座的同学们,激发了同学们一起热爱祖

6、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感情。诗人借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衬托看不见、摸不着的乡愁。其实,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许多物象能触动你的情思,引起思乡的愁绪。请你以“乡愁是 ”一句来说话。学生仿写、展示师生评价教师小结:是啊,一座山、一棵柳、一片叶、一条河、一块苇地、一曲歌、一架木桥、一头耕牛,都能激起思念深处潜伏着的隐隐的痛这就是乡愁!五、拓展延伸探究中国文人的乡愁情节。诗中化抽象的乡愁为形象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种“化抽象为形象”的写法在我国古诗词中是经常使用的。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积累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含有“愁”的诗词句。l、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券)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3、试问闲愁多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教师点拨:在诗人的生花妙笔下,“愁”有了重量,可以搬上船;“愁”有了动感,如同汹涌澎湃而绵绵不绝的春水;“愁”如影随形,漫空飞舞;“愁”无处不在,有多少游子,就有多少离愁。六、板书设计乡 愁余光中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个人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后来啊坟墓母子死别而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分离 国家托物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