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历史必修1会考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812035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历史必修1会考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历史必修1会考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历史必修1会考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历史必修1会考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历史必修1会考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历史必修1会考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历史必修1会考知识点整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1 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整理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考纲: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的基本内容:概念: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到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 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影响: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但后来出现了诸侯的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2、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严格的等级制度;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形成“

2、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二、考纲: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1、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1)秦的统一:前 221 年,秦王赢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意义: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皇帝制度的创立:赢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故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从“五帝”中取一个“帝”字,作为自己的名号,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 ,自称“始皇帝” 。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 ;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

3、;皇帝用的玉印称“玺” 。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影响: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2、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其具体表现就是郡县制的设置。其形成中央直接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3、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统一,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颁布法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开灵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秦始皇的专制,使人民处境恶劣,造成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总之,秦朝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套政治制度基本上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此后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三、考纲:、了解汉朝刺史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基本内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汉朝刺史制度:

5、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 13 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22、隋唐三省六部制: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封建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四、考纲:、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明朝内阁:明太祖废丞相后

6、,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內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2、清朝军机处标志着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实行部落贵族共同议政的传统。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还设内阁,置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在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雍正帝时,又设军机处,由皇

7、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大臣充任军机大臣。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形同虚设,后相继撤消。清朝统治者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制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2)消极作用:绝对专制的君主权利和日益腐败的官僚系统,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

8、原因之一。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皇帝中书令起草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3一、考纲:列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了解 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 的签订及影响;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1、列强侵华:(1)18401900 年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战争 签约国 时间 条约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的影响鸦片战争* 中英 1840-1842 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与英法 18

9、56-1860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日 1894-1895 马关条约(1895年)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与德奥美法英意日俄1900-1901 辛丑条约(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及影响: 内 容 影 响割香港岛 中国领土完整被破坏赔款 2100 万银元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五口通商(福州、厦门、广州、宁波、上海)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关税中英协定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马关条约的具体内容及影响:内 容 影 响割辽东半岛(后三国干涉还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国土进一步沦丧

10、,刺激了列强的瓜分野心赔偿军费白银 2 亿两 举借外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及影响:内 容 影 响赔款 4.5 亿两白银,本息共计 9.8 亿两 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大不平等条约比较:4内容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11、 辛丑条约 趋势割地 香港岛 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割地增多赔款 2100 万银元 2 亿两白银 4.5 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 亿赔款增加开放口岸 五口通商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开放口岸深入其他 协定关税 开设工厂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拆除炮台,允许各国驻兵(3)列强侵华原因:内因:政治腐败国防废弛财政拮据阶级矛盾尖锐面积大,人口多。外因: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积极在全球抢占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也是根本原因)(4)结果与影响: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践踏中国的国家主权,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反

12、侵略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是列强未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3、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三元里抗英”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 ,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土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扰斗争的壮丽诗篇。二、 考纲: 、 了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意义,列举凇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敌后抗日根据地

13、开辟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1、日军侵华罪行:1931 年,发动“九一八事变” ,侵占东北;1932 年,制造一二八事变; 1935 年,制造了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 年,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 。全面侵华;1937 年,发动“八一三事变” ,侵占上海;12 月,占领南京;1938 年,占领徐州、广州、武汉。至此日军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南京大屠杀 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蹂躏中国妇女(妇)和掠夺中国劳工 血腥的殖民统治与掠夺:军事侵略:武力侵占、屠杀、蹂躏

14、、细菌战、毒气战日军侵华罪行殖民统治: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 、经济上“以华治华” 、思想文上“推行奴化教育政策”5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意义形成:(1)1935 年华北事变以后,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1935 年 12 月中共瓦窑堡会议召开,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1936 年 12 月 12 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由对峙走向合作,由内战走向和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呼吁国共亲密合作,并向蒋介石提交国共合作宣言。(5)1937 年 8 月 13 日,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

15、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提出要实行自卫,抵抗暴力。(6)1937 年 9 月,国民政府发表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正式合作。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结束国共间长达十年的内战,对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3、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考纲:、了解

16、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1、 主要过程:年代 事件 影响 纲领1851 年 金田起义 开始的标志定都天京 正式建立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建国纲领1853 年北伐、西征东征走向全盛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856 年天京变乱 由盛转衰1859 年 编写资政新篇 发展资本主义1864 年 天京陷落 失败的标志后期:资政新篇2、作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二、考纲: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1)从兴中会的成立到武昌起义:成立兴中会:1894 年、檀香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成立同盟会:1905 年、东京。武昌起义:19112 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2)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 年成立南京临时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