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高等教育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807522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高等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高等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高等教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高等教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高等教育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高等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高等教育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论文-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但市场化方向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绝非简单地把高校后勤推向市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要有政府作为。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后勤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等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的情况下,亟待政府作为,推行相关政策措施,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继续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校后勤;市场化;改革;政府作为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改变高校后勤的运行机制,提高高校后勤的运作效率,提升高校后勤的保障能力。改革的方向是社会

2、化。改革的实质是高校后勤领域中政府职能、高校职能和市场职能的大改组、大调整。 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后,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不平凡的一笔。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向着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转变,市场机制在后勤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加强,后勤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持续提高。其中部分高校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质的突破,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以“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为框架。从中不难发现,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中,涉及多个部门,牵涉多方利益。而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政

3、府可以给予政策指导、宏观调控、整合多个部门、调节各方利益、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政府主导,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行分析 (一)转变观念,试验探索阶段 1985 年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标志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全面的试验探索阶段。1992 年,邓小平南方视察和党的十四大,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高校后勤开始尝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变革,很多高校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社会化方向,在原来经济承包责任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使高校后勤由行政事业单位向企事分离、

4、政企分开的“一体两制”转变,并引入企业化的管理,发展到“小机关,多实体”或“小机关,大实体,大服务”的模式。在试验探索阶段,全国大多数高校后勤逐步转变思想观念,积极转变管理体制,改革较以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校企不分,后勤部门仍然是学校的一个行政单位。 (二)统一认识,整体推进阶段 1999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标志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全国正式全面实施。大会肯定了前一阶段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高校后勤设施的落后和薄弱是制约高教事业发展的瓶颈,社会化改革步伐依然太慢,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不能适应高等

5、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要求统一认识,加快改革步伐。同年 12 月教育部、计委等中央六部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下简称意见),紧接着国务院办公厅以 2000 年 1 号文件的形式转发了中央六部委意见。意见对改革的步骤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以后连续三年,国务院分别在武汉、西安、北京召开了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社会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二、现阶段制约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原因分析 在政府主导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初步解决了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但改革的现状并非完全能够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6、要求,仍有相当的距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改革停滞不前、改革步伐太慢、社会化改革的速度与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改革难以深入下去等问题。在改革的进程中一些老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新问题又不断产生。 (一)政府主导不够,改革停滞不前 早在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指出,高校所在地方的党政领导机关要把解决好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责任担当起来。国办 2000 年 1号文件讲得更具体,明确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坚持“政府统筹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方针。在这个阶段政府主导作用明显,方向明确,整合各方力量开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这项庞大的系

7、统工程。从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看,开局是成功的。这更多要归功于改革的发起者政府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 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笔者在对南京多所高校进行走访时发现,现阶段高校后勤最大困惑是政府主导力量不够,以致改革速度减缓,改革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政府主导不够主要是指政府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或者有政策措施但在改革过程中难以实际操作和控制。当前,高校后勤实体确实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路怎么走,近几年来,中央也没有明确指示和政策措施,很多地方政府和大多数高校存在等待观望和无所适从的现象,从而导致社会化改革停滞不前。 (二)后勤剥离高校不彻底,某种程度上高校依然自办后勤

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市场化,顾名思义就是把后勤实体与高校剥离,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参与市场竞争。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整体推进阶段,在国家政策规定和政府的指导下,高校后勤实体进行了分离,然而这种分离只是形式上的分离,却没有涉及到实质性的内容,后勤实体与高校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些高校后勤尚未注册成为独立的法人,只是实施后勤单独核算,后勤只能依附于高校,因而后勤市场化也就无从谈起了。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甲乙方的管理模式,从表面上看,后勤实体进行了工商注册,成为了独立法人,但由于产权不明确,后勤实体法律定位不清,使得甲乙方管理模式充其量也就是校内的模拟企业化管理,后勤实体缺乏“造

9、血”功能,对学校有很强的依附性。另外,从学校的角度,其意识到后勤与学校稳定的重要关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要对后勤实体进行行政上的干预。后勤实体与学校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甲乙方关系。 (三)困扰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新问题不断出现 1用工成本大幅增高,招工难。最近几年,高校后勤的用工成本急剧增高。以南京地区高校后勤为例,20032007 年,后勤普通合同制工人的平均年收入分别为 7000 元、7800 元、8500 元、9800 元、14000 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1.4、8.9、15.3、42.8。以每个高校后勤合同制员工 1000 人计算,后勤工资成本年增长分别为 80 万、70 万、130 万、

10、420 万。2007 年,后勤用工成本大幅提升,达到历史新高。 2008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正式颁布实施,劳动法的健全和完善切实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带来了用工单位用工成本的增加,仅社会保险一项的支出就很可观。笔者在对南京某高校进行调研时发现,就员工社会保险一项,年支出就将增加 300 万元。这对于高校后勤来说无疑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尽管高校后勤职工的年收入不断增加,但是高校后勤的招工却越来越难。一方面,高校后勤一般聘用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以达到降低用工成本的目的。但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务工的地域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少。

11、另一方面,高校后勤的职工收入与社会同等企业相比不具有优势,且高校后勤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相对较为艰苦,这也给员工招聘带来很大的困难。 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高校后勤运行成本剧增。学生食堂是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后勤部门,是后勤服务学生、服务学校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后勤的形象,关系到学校的稳定。自 2006 年下半年以来,食品、燃料等原辅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扬,特别是米、面、油、蛋品、畜产品、水产品等食品原料的价格涨幅更是惊人。为了保证学生的利益,保证高校的稳定,食堂供应的饭菜不得涨价。面对这种情况,高校食堂只有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保证供应质量,亏本经营;要么维持保本经营,不得不暗地降低供应质量

12、。由于无论在政府宏观政策层面,还是高校行政层面,没有明确地指示对经营成本增加会有怎样的政策安排,不排除高校后勤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作了第二种选择。学生对后勤服务质量的下降是敏感的,学生对后勤的投诉率也有一定的上升,这其中暗藏着不稳定因素。 三、充分发挥政府作为,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遇到了很多问题,其解决的关键首先在于政府职能的发挥,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无论是在把握其宏观发展方向,推进高校后勤深化改革方面,还是在高校后勤遇到其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的时候,都依赖政府作用的积极发挥。 (一)继续加强政府的主导职能,整合多方力量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1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政府是改革的发动者,理应起到主导性作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政府的计划、财政、建设、税务、土地管理等许多部门和金融、建筑、房产管理等许多方面,政策性很强,实践要求很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这场改革,没有政府的统筹、领导,好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也无法顺利进行的。实践证明,无论在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得好的阶段,还是在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好的地方(如上海、湖北、陕西),改革进行得都比较顺利。虽然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的模式不尽相同,但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当前高校后勤改革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的时候,支持和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

14、革仍然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要以一个主动的角色出现,把高校后勤改革列入政府的主要工作范畴之一,组建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学校参加的后勤改革协调小组进行组织和协调,制定高校后勤改革规划和政策法规等实施办法;要在资源配置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倾斜;要在政策上扶持和关心后勤改革,特别是在改革过程中涉及到的土地、税费及手续环节上给予大力支持;要提供优惠条件促进高校后勤经济实体加快向现代企业转变的步伐;要把高教事业的发展同城市区域发展紧密结合,合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 (二)不断完善必要的改革配套政策和法制保障,为顺利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保驾护航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

15、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学校本身和教育主管部门,而且也涉及到工商、税务、劳动、人事、医疗和保险等政府部门及社会许多部门。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对实现后勤社会化构建目标进行控制,并统筹考虑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在积极营造有利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社会环境的同时,政府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要制定和协调有关法规、政策,以解决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 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不断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不例外。在改革的进程中,难免会遇见种种问题,出现种种矛盾,如目前高校后勤遇到的用工成本增加、招工难、原材料上涨等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政府的作为、政策的指导。因此,加大政府作为,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将会对在新形势、新情况下顺利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