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策略之历史、文化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806152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策略之历史、文化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策略之历史、文化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策略之历史、文化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策略之历史、文化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策略之历史、文化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策略之历史、文化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策略之历史、文化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科信教育科信教育 http:/www.china- 1.【2009 年辽宁省真题】下列少数民族政权及其创建者之间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鲜卑族 前秦拓跋珪 B. 契丹族辽耶律阿保机C. 蒙古族元成吉思汗 D. 女真族后金皇太极【参考答案】B.契丹族:辽:耶律阿保机【科信教育解析】拓跋珪是北魏王朝的建立者,A 项错误;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C 项错误;后金是努尔哈赤建立的,D 项错误。故选 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历史知识。对于这道题,如果考生无法确定正确答案,可以运用熟悉优先原则对选项进行筛选。A、B 两项可能较为生僻,而 C、D 两项则涉及到了我们较为熟悉的人物,C 项成

2、吉思汗统一了蒙古,但他的孙子忽必烈才是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人物,C 项容易排除;再看 D 项,后金由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建立,与皇太极相关的是清朝,D 项也比较容易排除。这样,我们可以运用技巧排除选项,缩小范围,提高准确率。例题 2.【2010 年上半年辽宁省真题】我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开启于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参考答案】A洋务运动时期【科信教育解析】洋务运动是指清朝政府洋务派从咸丰十年(1861 年)开始掀起的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方面的改良运动,宗旨为“师夷长技以自强” ,期间,设立了同文馆,学习外文、天

3、文、物理、化学等知识,并派遣留学生,这一教育改革是中国近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第一次交锋,开启了我国近代化之先河。故选 A。【点评】此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对于这道题,我们可以运用联想法,对选项进行分析。B 项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运动,应该是与教育无关的;C 项辛亥革命,我们比较 科信教育科信教育 http:/www.china- 项涉及到临时政府,应该是与政治相关的;而 A 项洋务运动,顾名思义,是向外国学习,那么可能会涉及到教育方面的改良。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 A。2.中国文化部分例题 3.【2012 年辽宁省真题】古人归纳总结出许多观天象识天气的谚语,下列与天气变化无关的谚语是:

4、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C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 D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参考答案】D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科信教育解析】此题要选择的是与天气变化无关的谚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说的是逆境只是暂时的,总会有峰回路转的那天,暗示不要失去信心,所以 D 项与天气变化无关。故选 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民间谚语的了解。这道题并不难,考生认真辨析选项,就可以通过排除法得出答案。A、B、C 三项的谚语都与天气有关,是古人的经验所得,而D 项百日连阴雨,说法有些不符合天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选择 D 项。例题 4.【2010 年下半年辽宁

5、省真题】下列哪项中的民俗均与端午节有关?A剪窗花、踏青、燃放灯火、放风筝B饮菊花酒、赏月、插茱萸、猜灯谜C赏菊花、放孔明灯、插柳、贴春联D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插菖蒲【参考答案】D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插菖蒲【科信教育解析】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习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拴五色丝线、悬艾叶菖蒲等。剪窗花是春节习俗,踏青、放风筝是清明习俗,A 项错误;饮菊花酒、佩茱萸是重阳节习俗,赏月是中秋节习俗,猜灯谜是元宵节习俗,B 项错误;赏菊花是重阳节习俗,插柳是清明节习俗,贴春联是春节习俗,C 项错误。故选 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民俗的掌握。这道

6、题也不是很难,虽然涉及的民俗很多,但大部分是我们熟悉的,可以一一排除。例如 A 项的踏青,又叫春游,发生在春天,而端午节是在夏天;B 项的赏月,应是在中秋节;C 项的贴春联,是春节习俗。因此,通过对熟悉民俗的排除,可以得出正确选项 D。 科信教育科信教育 http:/www.china- 5.【2010 年上半年辽宁省真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主义是十九世纪流行于西方的哲学思潮B玛雅文化以南美洲的秘鲁为中心C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D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参考答案】D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科信教育解析】存在主义形成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

7、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到法国并成为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之一,A 项错误;玛雅文化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B 项错误;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的广泛应用,C 项错误;启蒙运动起源于英国,但中心却是在法国,在法国出现了众多的启蒙思想家,D 项正确。故选 D。【点评】这道题考查的是外国历史、文化,相对较难。在遇到不确定答案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适当把不熟悉的选项排除,缩小范围。A 项的存在主义,可能很多考生不太熟悉,那么排除 A 项;考生应听说过玛雅文化,但分布范围可能会不太了解,排除 B 项。另外,C 项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考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8、。因此,可以猜到答案可能为 D。二、总结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考查,基本上不难,都是一些应知应会的知识,有在学校学习过的知识,也有通过日常生活积累的经验,考生在答题时,凭借自身掌握的知识,再适当运用技巧,便能够找到正确答案。而对于外国历史、文化的考查,考生可能不太熟悉,但也可以通过技巧排除选项,缩小选择范围。中国历史、文化是考查的重点,所以是考生主要复习的内容,如有时间,考生对外国历史、文化的一些常识也应加以学习。相信通过,在这一部分拿分的机会是很高的,各位考生一定要加以重视。 三、相关知识点补充中国历史悠久,因此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范围非常广,在此仅列举部分知识点

9、,考生要以此为基础,搜集和整理相关知识,日常积累工作非常重要。1.中国历史(1 )中国历史年代表口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科信教育科信教育 http:/www.china- )夏朝,禹的儿子启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3 )商朝,建立者商汤,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发展,商代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文字。(4 )西周,建立者周武王。东周,建立者周平王,分为春秋与战国两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这一转变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5 )秦朝,建立者秦始皇,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

10、一大国,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6 )西汉,建立者汉高祖刘邦,西汉是汉朝的第一个时期。在汉朝中,西汉是强盛时期,从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的一代雄主,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东汉,建立者光武帝刘秀,史称“光武中兴” ,公元 220 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7 )三国,分为魏蜀吴:曹魏、蜀汉、孙吴。二晋分为西晋和东晋。西晋,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东晋,乃西晋司马氏政权的延续,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南朝,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包括宋、齐、梁、陈。北朝是中

11、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多指少数民族政权。(8 )隋朝,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在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改革律令;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措施,以增加政府收入。隋朝还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巩固了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9 )唐朝,建立者唐高祖李渊,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位,有“贞观之治”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之后唐玄宗时期出现“开元盛世” ,后发生“

12、安史之乱” ,唐朝走向衰亡。(10 )五代十国,公元 907 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史称后梁。此后的 50 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为五代。同一时期,在南方各地和北方山西,先后出现 10 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11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北宋是与辽、夏、金对峙时期,而南宋则是偏安衰亡时期。(12 )元朝,建立者元世祖忽必烈,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 科信教育科信教育 http:/www.china- )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明朝初期定都于应天府

13、(今南京) ,永乐十九年(1421 年) ,明成祖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 ,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14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1616 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于赫图阿拉。1636 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且改国号为大清,(15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 1861 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 1894 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16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 年 6 月 11 日9 月21 日)的一项政治改革

14、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17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末代皇帝溥仪于 1912 年 2 月 12日退位,清朝正式灭亡。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2.中国文化(1 )古代科举考试院试,又叫“童试” ,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 ,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 ,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 ,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2 )古代主要节日及习俗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介子推)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