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必修Ⅱ模块综合测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806145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必修Ⅱ模块综合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必修Ⅱ模块综合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必修Ⅱ模块综合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必修Ⅱ模块综合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必修Ⅱ模块综合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必修Ⅱ模块综合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必修Ⅱ模块综合测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模块综合测试(本试卷满分 100 分,测试时间 9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濒临大海的地区,碘资源丰富,不必食用加碘盐B加碘食盐对人体有益,吃得越多越好C天然物质都比人造物质好D化学家可以制造物质,也可以创造新分子【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简单的化学常识,只要 对教材比较熟悉,即可正确解答。2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答案】A【点拨】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电子的排布呈周期性变化。3元素周

2、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名称是铁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6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 55.85%D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Fe【答案】C【点拨】正确解答本题需熟悉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4(福建厦门六中 20092010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 3 月考试,18)短周期元素 X、Y、Z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 三种元素中, X 的非金属性最强BY 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 Z 的氢化物弱CY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DX 的单质的熔点比 Z 的低【答案】D【点拨】由图可知短周期元素 X 为第

3、一周期 He 元素,则 Y 是第二周期 F 元素, Z 是第三周期 S 元素。故 Y 元素 F 的非金属性最强,F 元素的 氢化物的稳定性比 S 元素的氢化物强, F 元素没有正化合价, S 单质 常温下是固态, He 单质常温下是气 态,故 D 项正确。5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B用煤气灶燃烧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 4)为炒菜提供热量C牛奶久置变质腐败D用醋酸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 CaCO3、Mg(OH) 2【答案】D【点拨】D 中酸与盐,酸碱反应属复分解反应。6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性

4、的重大课题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因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破坏而带来的后果的是( )土地沙漠化酸雨水资源危机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变大沙尘暴A只有B只有C只有D全部【答案】D【点拨】环境破坏的引起是多方面的。 题目所涉及的 5 项均能引起环境破坏,故 选D。7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水分子内含两个氢键B在水蒸气、水和冰中都含有氢键C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DHF 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解析】水在固态和液态时,分子 间能形成氢键,而气 态时氢键 被破坏。氢键的存在能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但氢键并不影响物质的稳定性。【答案】C8下列反应过

5、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的是()ANH 4Cl NH3HClBNH 3CO 2H 2O=NH4HCO3C2NaOH Cl 2=NaClNaClOH 2OD2Na 2O22CO 2=2Na2CO3O 2【解析】A 项中没有非极性 键的断裂及形成;B 项中没有离子键的断裂,也没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C 项中没有非极性 键的形成;D 项中反应前有 Na 与 O 的离子键、22OO 非极性键、CO 极性键 的断裂,反应后有成盐的离子键,氧气中 OO 非极性键及CO 极性 键的形成,符合题 意。【答案】D9已知钍( Th)的原子可发生下列放射性变化: Th X He,对元素 X

6、 的23290 23290 2288 42推测错误的是()AX 元素在第七周期BX 的碳酸正盐不溶于水CX 的最高正价为2 价DX 元素是“O”族元素【解析】根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进行推断,2He 10Ne 18Ar 36Kr 54Xe 86Rn,可知 X 元素在第七周期第 A 族。其最高正价为2 价,碳酸正盐类似于 CaCO3、BaCO3 不溶于水。【答案】D10在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中,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浓度将块状固体反应物磨成粉末增大压强A BC D【答案】C【点拨】升高温度,增大反 应物浓度,增大反 应物接触面 积均可加快化学

7、反应速率,故选 C。11对于可逆反应 MN Q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Q 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BM、N 全部变成了 QC反应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百分组成不再变化D反应已停止【答案】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的特征。12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答案】A13关于如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锌片表面被还

8、原【答案】A【点拨】只有熟悉原电池工作原理,方可做出正确 选择 。14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水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黄绿色消失【答案】C【点拨】要真正理解并掌握加成反应的概念。 A、D 均不是加成反应。15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B米饭在嘴中咀嚼有甜味,是因为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催化下发生了水解反应C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未成熟的苹果遇碘水会变蓝【答案】A【点拨】淀粉首先在淀粉酶的催化下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在酒化 酶的催化下生成乙醇。16有关

9、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最简式 C2H4B乙醇的结构简式 C2H6OD臭氧的分子式 O3【答案】D【点拨】以常见物质为素材,考 查物质的几种表示式。最简式表示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比,C 2H4 的最简式是 CH2;结构简式要反映出分子结构,乙醇的结构简式是CH3CH2OH;CCl4 的电子式为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要注意不同化学用语的区别。17下列说法符合碱金属特点的是 ()A碱金属的盐都有焰色反应,而其单质及其氧化物则没有B碱金属的单质在点燃或加热情况下都能跟氧气生成氧化物C碱金属单质的密度、熔点、沸点随原子序数递增都是减小的D其单质颜色除铯略带金色光泽外都是银白色金属【答案】D【点

10、拨】A 项中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 质,与元素的状态无关;B 项中碱金属的单质随活泼性的增强,与氧气反应的 产物也越来越复杂,不 仅限于氧化物,如 Na 生成 Na2O2;C 项中单质密度基本上是由小到大的,而熔沸点则逐渐降低。答案为 D。18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答案】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糖类蛋白质及脂肪的相关知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8 个小题,共 46 分)19(4 分) 有 O、 O

11、、 OH 2、D 2、T 2石墨、金刚石 H、 H、 H168 178 18 1 21 31四组微粒或物质。互为同位素的是(填序号)_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填序号)_;有和的微粒可组成_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三原子化合物。【答案】720(6 分)(江苏东台中学 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2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阴影部分元素 N 的最高价氧化物为 _。根据元素周期律,请你预测:H3AsO4、H 3PO4 的酸性强弱:H 3AsO4_H3PO4.(用“” 、 “H3PO4。元素 S 处于第 A ,故其最高正价和

12、最低负价分别为6、2;又由于 S 元素与 Se 元素处于同一主族,且 S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些,因此 S 元素与 H2 化合比较容易,在相同条件下 Se 与 H2 反应比较难 些,反应的限度将会更小一些。【答案】(1)N 2O5_,D 和A 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_。【答案】(1)氢氧氟钠(2)(3)NaOFH(4)2F22H 2O=4HFO 22Na2H 2O=2NaOHH 2(5)F2O 2NaH 2【点拨】根据题意得 A 是 氢元素、B 是氧元素、 C 是氟元素、D 是钠元素;C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氟单质及金属钠分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 2O=4HFO 22N

13、a2H 2O=4NaOHH 2,从反应得到氟的非金属性比氧的非金属性强,钠的还原性比氢气强。24(6 分) 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 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 mol/L硫酸、2 mol/L 硝酸、2 mol/L NaOH 溶液、20%KSCN 溶液。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1)提出假设:假设 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元素;假设 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元素;假设 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Fe、Cu 元素;(2

14、)设计实验方案基于假设 3,设计出实验方案。(3)实验过程根据(2)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的有关问题。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编号用药匙取少许样品,加入试管 A 中,再用滴管取过量 NaOH 溶液并滴加到试管 A 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剩余固体备用样品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往试管 A 的剩余固体中加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B 中,剩余固体备用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可能含_(填元素名称,以下同)往试管 B 中加入少许稀硝酸,再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先变黄色,加 KSCN后显_结合可知,一定含_往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

15、 NaOH 溶液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并很快变成红棕色,溶液显蓝色,加NaOH 溶液后有_沉淀产生。一定含_。【答案】(1)Cu;Fe(顺序可交换)(3)铁血红色铁蓝色铜25(6 分)(2010 福建理综高考卷, 23)J、L、M、R、T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 J 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M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 ;元素 T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_族。(2)J 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 6 个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 。(3)M 和 T 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反应的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