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803585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与实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姚士谋 1 王书国 1,2 崔旭 1,2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我国许多省市与大城市地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理论与实践问题越来越重要,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学术价值。本文试图探索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推动城市化的健康成长与稳定发展。特别是通过国情分析,强调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型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实行城乡统筹,并从区域空间角度认识城乡统筹规划的根本问题。文章结合实际、论证有据,为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提出了新的思维,以求在学术花园中百花争艳,相

2、互交流,取长补短。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节约型城乡规划,健康城市化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 in ChinaYao Shimou1 Wang Shuguo1,2 Cui xu1,2 (1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CAS, Nanjing 210008; 2 Graduate School, CAS, Beijing, 100039)Abstract: The plann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grea

3、t theoretical and application valu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many provinces and metropolitan areas during the rapi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a. This paper tries to promote urbanization to be healthy and steady by exploring some problems appearing during China urbanization. Especial

4、ly by analyzing nation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at resources sav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hould be adopted, and harmony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hould be set up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gional space. New good idea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

5、n in China is promoted combining with practice reasonedly in an attempt to make the academic garden more colorful, to promote exchanges to make up for ones deficiency.Keywords: harmony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economical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healthy u

6、rbanization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来的,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象。中国城市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地区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目前跨省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布局还缺乏统一规划核有效的协调,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些关键问题,解决农业工业化问题,解决城市化适度健康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落实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规划的重大问题 1。今后半个世纪内,中国城市化进程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一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城镇密集区域,工业

7、化已进入中期阶段。沿海地区应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型产业,走集约经营、内涵挖潜、产业转换、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道路,为数众多的富余人员将从企业分离,全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减缓,产业结构转向以现代第三产业为主,这将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二是增加城镇人口,扩大用地规模必须投入巨额资金,特别是城市规模扩大了,建成区范围内的各种市政设施、管线工程、交通道路以及房地产业都需要很多资金投入;因此,各大中小城市必需用科学发展观编制比较符合客观发展的城市规模,切忌盲目求大,无序的“做大做强” 2。三是应看到我国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那些超大、特大城市的非农业人口仍有较快的增长趋势,同时吸纳了

8、相当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增加2就业岗位,集聚了国家的财富、劳力、文化技术与信息,发挥了中心城市的巨大作用(见表1) 。四是城镇人口增加对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环境质量等方面产生巨大需求。因此,我们也要用城乡统筹规划的新理念,从地域空间角度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关键问题。总之,根据上述各种因素与制约条件,我国城市化进程应当有序、健康、科学合理地推进,城市化的比重、速度应当适合中国的国情,使我国的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持续稳步地实现 3。表 1 我国若干个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分析Tab. 1 Population growth scale of several super-city in China市区非农业

9、人口(万人) 暂住人口(万人) GDP 总量(亿元)1984 1998 2003 2002 2003上海 672.6 893.72 1024.99 284.0 6250.81北京 498.5 673.76 789.43 260.0 3611.90广州 248.6 330.63 586.35 240.0 3466.60武汉 289.9 428.43 474.98 - 1662.40南京 186.5 238.89 372.39 76.0 1576.33济南 111.0 171.3 243.29 58.0 1367.80成都 152.3 214.61 281.40 60.0 1870.80大连 13

10、3.4 200.09 225.12 - 1632.60青岛 94.1 170.21 200.44 - 1780.30杭州 97.3 134.61 216.13 84.0 2100资料来源: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1999,2004) ;姚士谋等,中国城市发展报告,1999。城乡统筹规划是我国 21 世纪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我国 13 亿人民生存与发展和国民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的重大问题。城乡统筹实质上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科学规划,其主要内容是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利用,做好城镇规划布局,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合理配置产业与劳动力,搞好城乡道路网、公共设施、粮食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

11、保护系统以及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使各项规划有一个合理发展的度,并做到相互协调,真正遵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种高层次的综合规划,涉及到我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人口资源与生产力合理布局以及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在此,我们提出城乡一体化规划有关理论与实践的几个关键性问题。1. 从国情出发,强化资源节约型的城乡一体化规划范示的实践由于历史原因,人口众多、资源短缺、基础较差,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应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实行开放性的资源开发战略,城市发展应走可持续、稳健的发展方针,实行资源节约型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范式,城市化比重不能盲目追求西方国家高指标的路子。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必须建立

12、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我国是地球上人均资源比较贫乏的一个大国,如人均土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3(人均耕地面积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5) ,人均森林资源和人均水资源则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6 和 1/4。我国各项资源的人均值基本上都位居世界后列,如人均矿产资源据世界第 80 位,而且贫矿多,富矿少 4。同时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农村人口基数大,城市化比重目前很低。2004 年全国城市化比重达到 42%,但仍然有 8 亿农民生活、居住在农村,人口基数大,资源丰度低,城镇建设与改造任务艰巨,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大等限制因素。这一国情就决定了我国今后建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必须是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

13、系。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从总体上看不少是建立在对资源高耗型利用的基础上,即资源高耗型国民经济体系。如美国 2.88 亿人拥有 1.85 亿辆汽车,年耗汽油约占世界汽油消耗总量的 1/3。美国人均年耗原油约 2.9 吨、煤 3.6 吨、木材 2 立方米、钢材 0.35 吨(2002 年) 。3如果拥有 13 亿人口的中国也达到美国的人均年消耗水平,那么中国已探明的原油储量将在4-6 年内耗尽,森林将在 5-8 年内基本伐完、铁矿石约能维持 32 年、煤能维持 85-100 年。同时我们应当清楚:我国的资源消耗主要是在城市与小城镇,约占全国资源消耗的 65%,如果城市化比重过高,资源消耗得更快

14、、更多、更加浪费 1。从 2002 年起,国家开始对各省市的开发区进行清理整顿,已经从 6100 多个开发区整顿到 2400 多个,节约了大约 1400 多万亩土地,部分开发区的土地开始复垦,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的稳定。为了我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城市发展应走持续、稳健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城市化比重有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比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包括节能、节水、节地、节时为中心的城市工业生产体系以及以节水、节地、节能为基础的城市化发展的支撑体系。2.健康城市化与城乡统筹是城乡现代化升华的根本为了缓解我国人口过多与资源相对紧缺的

15、矛盾,我们应当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争取在 2030 年以后基本上实现人口零增长,使人口绝对数量有 21 世纪中叶的 16 亿下降到 21 世纪末的 14 亿左右 2。但目前在少数农村地区,计划生育工作有所放松,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严重制约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遏制了城市化质量的升华。在今后的城市化过程中,应当提出健康城市化的思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应当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程度较高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商业、服务业和旅游业,增加城镇中的就业岗位,稳定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前还得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技水平,提高

16、城乡人口素质。目前各地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建设已进入现代化时期,但各地大中小城市建设水准仍低,生态环境质量与发达国家比较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城市的人口、用地规模不能盲目扩大,基础设施落后,基本建设资金不足,这样会造成“老账未还,新账又欠”的局面;或者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城市化水平滞后的现象,造成城市第三产业中的泡沫经济现象。我国农村目前存在着数量极大的剩余劳动力,如果采用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现代化管理方法,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达到日本、德国、韩国和加拿大的平均水平,那么粮食丰足将有较大的土地空间适度建设新城区。1990 年我国有 1.6 亿农业剩余劳动力,1996年和则分别为 2.3 亿和 2.8 亿。在 1996 年到 2002 年的 6 年间,有 9948 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不同等级的城镇,其中转移到大中小城市的有 6233 万人,转移到小城镇的有 3715 万人 5。人口流向主要是从四川、湖南、江西、贵州、河南、广西、湖北、安徽和东北、西北地区流入沿海发达地区。这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