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医院标准和手术室设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79726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医院标准和手术室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日本医院标准和手术室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日本医院标准和手术室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日本医院标准和手术室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日本医院标准和手术室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医院标准和手术室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医院标准和手术室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日本的医院标准和手术室设计同济大学 热能工程系 沈晋明提要:日本重视对手术室设计,要求严格,规定详尽。在设计中强调洁净技术,强调净化级别。通过空气洁净技术来控制细菌浓度,减少感染风险。偏重净化对术后感染率控制的因果关系。因此一直在积极推广和发展生物洁净手术室和层流设施。日本的医院标准和手术室的设计思想对我国的影响最大、时间最长。已在我国医院洁净手术室建设和改造中借鉴了许多好的经验。关键词:空气洁净技术,医院通风和空调,标准和设计Hospital Standard and Operating Room Design in JapanBy Shen Jinming Abstract The op

2、erating room design has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with strict demands and detail regulations in Japan. The air cleanroom techinique and cleanliness was emphasized in its design. The bacteria concentration in operating departments should be cotrolled by air cleanroom techinique to reduce the potential

3、 infection risk. It lays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air cleanroom techinique and post-surgical infection rate, so the bioclean oprating room and laminar airflow facility has been developed and popularized. Its standards and thinkings have exercised a great in fluence to our country fo

4、r a long time. Its many good experiences have been benifited in our reform and build our operating rooms. Keywords air cleanroom technologe, ventilation & air conditioning in hospitals, standards and design Therm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Tongji University1概述日本手术室的发展过程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自称已经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19 世纪末只

5、是模仿英国建立了所谓的简易型手术室,当时只用石炭酸消毒空气。20 世纪初学习由欧洲发展起来的分散型(Pavilion Type)手术室。以每栋病房来配备手术室,控制区域只是一个手术室。此时手术室已基本成型,已有辅助房间为其服务。无菌技术也被人们所接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向美国学习,发展集中式(Central Type)手术部。以整个手术部为控制区域,逐步开始采用空气洁净技术。1955 年东京大学开设了第一个中央手术部。1966 年美国在巴顿纪念医院建造了世界上第一间层流洁净手术室。70 年代日本才着手研究在手术室中采用层流技术,这样手术室在日本被称为生物洁净手术室。1972 年 4 月在国立大版

6、南医院建立了第一个生物洁净手术室。1974 年东海大学医院也建成了生物洁净手术室。后来日本生物洁净手术室得以迅速发展,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目前已建成的生物洁净手术室数量在世界上数一数二。日本医院手术室早期大多采用过滤器送风单元,主要是造价低、设置方便,但洁净区域有限,后来就不再采用。认为目前已经逐步形成第四代设计思想,把整个手术部和每间手术室同时作为控制对象。要求场所集中、机能独立,既保证每间手术室可自行调节室内参数和独立工作,又保证整个手术部在任何条件下正常的压力梯度分布和定向流动。发展手术部的信息系统和自动化输送系统,使手术部始终处在中央控制系统控制下。日本把这种新型式称为混合型(Hybri

7、d Type)手术部,认为是 21 世纪手术部的新型式。新世纪的医院已不再是单纯的医疗机构,由于疾病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使得医院成为医疗、保健和福利一体化的社会场所,估计会对手术部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2设计思想和要求日本认为医院净化空调的任务应能促进医疗效果,满足使用者的舒适要求,实现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和防止交叉感染的洁净环境。其设计的基本思想与其他的民用建筑最大差别在于防止院内感染。要求空调根据不同的洁净级别进行分区,按照患者、医护人员和其他使用者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流动。对于洁净手术部还具体要求如下:21 保持医疗环境。维持手术部内的洁净度,防止手术室之

8、间的交叉感染,保持各室内合适的温度、湿度,维持手术部内各部的送风量和合适的正压以及除去臭味、防止噪声等。22 保证使用功能。空调设备维护简易,便于设备更新,在发生意外事故、停电或机器故障时确保空调的换气性能。23 确保安全性。满足防火和抗震要求,防止出现二次灾害。本文为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的调研报告之三。24 具有节能性。在系统设计和设备选用有具体的节能对策。日本的医院洁净手术室的设计思路注重洁净技术,偏重平面布局和空气净化的功利性,相信净化对术后感染率控制的因果关系。直至 1998 年出版的医院设计和管理指南还是以洁净度划分手术室的级别。日本自从在手术室中接受层流概念以来,一直在积

9、极推广和发展这种设施。相对来说日本很重视手术室的洁净度级别,认为必须采用层流送风保证 1 级手术室的无菌要求。不象欧洲只是出于手术室综合保障体系的思路才采用准层流。美国认为层流设施不能证明有效地降低术后感染率,除了高风险的手术外,不宜推广。出于欧美这种控制思路,几乎都采用局部层流替代全面层流。另外,欧美在洁净手术室早期均采用过水平层流,也许水平层流设施对手术室的改造十分方便。现在普遍认为手术室采用垂直层流的无菌效果比水平层流的好。而日本则较多使用水平层流。尽管新建的医院采用少了,但最新出版的医院设计和管理指南还是列上水平层流。日本普遍使用全面层流手术室,认为优于局部层流。要求送风面不能小于天棚

10、面的 75%,送风速度为 0.5m/s 时, 才能保证送风效果。直至 70 年代末才把出风速度降到 0.3m/s 左右。3日本手术室设计标准和手册日本最权威的医院设计标准数日本医院设备协会制定的 HEAS-02医院空调设备设计和管理指南 ,它是由该协会的名誉会长井上宇市、当时任委员长之际,汇集该协会制定的各种标准和指南中相关的条文编写了 1989 年版本(即 HEAS-02-1989) ,主要针对医院空调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空调设备发展、使用者要求增高,1993 年由协会组织了医学工作者、建筑师、设备工程师和设施管理人员对该指南进行了修订工作。修订的宗旨是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

11、供最适宜的医疗环境、卫生环境和舒适环境。1996 年 7 月至 1997 年 1 月完成了对修订草案征询意见,1998 年 4 月正式颁布 1998 年版本(即 HEAS-02-1998) 。这版本将医院内区域划分成 7 级,其中医疗区域为 5 级,分别为高度洁净区域、洁净区域、准洁净区域、一般洁净区域和污染管理区。一般区域为 2 级,即一般区域和污染扩散防止区域。涉及到手术室的只有 3 级。为了尊重病人的隐私,日本医院手术部内设置病人家属接待室。当手术时出现特殊情况,改变预定的手术方案时,需要与病人家属解释并得到其同意。接待房间定为一般洁净区域。只有手术部更衣室内浴室、厕所定为污染管理区域,

12、在手术部外的污物处置室也属于污染管理区。手术室的级别和设计参数见表 1 和表 2。1998 年版本的指南要求医院内全部区域都采用空调,如果医院条件不成熟或资金不足,可以采用按照级别、的次序,逐步扩大空调范围的方法来实施全院空调。例如最初只是对、级各室使用空调,对、区域直接采用采暖和通风换气,较为合理。日本手术室分级和设计要求 1 表 1最小换气量 级别名 称 医疗用房名称新风量截面风速或送风量末端空气过滤器效率悬浮菌指标 (个/ m)级高度洁净区域生物洁净手术室 5 次/h垂直层流 0.35m/s水平层流 0.45m/sDOP 效率 99.97%95%90%60%200-500级污染管理区域更

13、衣室内浴室、厕所,部外污物处置室全排风12 次/h 比色法效率60%比较 1998 年版本和 1989 年版本的医院空调设备设计和管理指南 ,会发现许多不同之处,也体现出日本的设计思路的变化。首先级别与悬浮菌指标联系起来,悬浮菌指标主要是参照瑞士的医院通风标准。其次末端空气过滤器的效率要求明显提高了,显然这不是出于净化效果考虑,而是接受了欧美的手术部保障体系思想。特别是级和级区域使用的末端空气过滤器的效率有了较大的区别,分别相当于我国的亚高效和高中效过滤器。因此级和级区域可以明显区分了,相应地改为洁净区域和准洁净区域。新版本也允许在低级别手术室内设置空气自净机组。在1998 年版本的指南已经中

14、明确规定由于手术内容的变化,直接采用洁净度级别不合适。洁净度级别只能作为参照指标,避免使用。但在一些设计手册中手术室仍按洁净度级别进行设计,由于同时要求在手术室内控制尘埃和细菌浓度,其送风量势必比一般洁净室大。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手术室最低级别的一般手术室也要求达到 10 000 级(见表 4) 。净化空调系统的空气过滤器的选用与配置见表 5。医院空调设备设计和管理指南的 1998 年和 1989 年版本的不同之处 表 3区域名称最小新风量 (次/h)最小总送风量(次/h)末端过滤器效率(%)室内可否设置空气循环机组级别98 年版本89 年版本98 年版本89 年版本98 年版本89 年版本98

15、年版本89 年版本98 年版本89 年版本级高度洁净区域高度洁净区域5 15 * DOP 效率99.97计数法效率99.97 否级洁净区域洁净区域A5 5 20 20 DOP 效率 95比色法效率90(但除感染症手术室外)否级准洁净区域洁净区域B3 3 10 10 比色法效率90比色法效率80 否*送风量由其送风速度(垂直层流 0.35m/s,水平层流 0.45 m/s)和送风面积确定。配有亚高效以上空气过滤器的循环机组可以采用手术室洁净度级别和送风参数 表 4手术室名称 (手术内容)洁净度级别适用风量 (次 /h)设计风量 (次/h)送风速度 (m/s)备 注整形外科(器官置换) 100 100300 150 0.40.5 使用 X 光机整形外科(一般) 10 000 3545 40 0.35心脏、心脏血管外科 1 000 6570 70 0.350.4 使用 X 光机脑外科 1 000 6575 70 0.350.4 使用 X 光机眼科 10 000 3545 40 0.35一般外科 10 000 3545 40 0.35该指南对手术室的准备间(即为手术配置无菌器械和敷料的场所)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在打开无菌器械和敷料的包装时的空气处理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但强调无菌器械和敷料应处于高效过滤器送风口送出的层流气流的笼罩之下,以确保其无菌程度。日本手术室要求的空气过滤器效率及其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