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903252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1. 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 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重点)3. 掌握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难点)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 _ ;生活位置:_ _流域;使用_ _石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_和 的国家。河姆渡居民居住在 ,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 _。会制造 ,上面的符号是我国 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 _;生活位置:_ 流域 _村 ;使用工具-_ 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 _。

2、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 _ ;地点_ _;出现_ _陶和_ _陶;在后期,出现了_ _和 ,原因是:_ _的发展。合作探究】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精讲点拨】1、 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并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2、 河姆渡原始居民在农业方面的重要特征:用磨制石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3、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其他情况:住干栏式房子,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懂音乐。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发明和创造,表明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的母亲河,共

3、同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5、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相同: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都有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都有影响;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6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进步。7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两个典型代表;大汶

4、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A B C D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 D水稻、粟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环境不同B. 使用的工具不同C. 生活习惯不同D. 思想意识不同二、材料分析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