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新版)鲁教版课件: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903073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新版)鲁教版课件: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新版)鲁教版课件: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新版)鲁教版课件: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新版)鲁教版课件: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新版)鲁教版课件: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新版)鲁教版课件: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新版)鲁教版课件: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ppt(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海水“晒盐”,学习主题 一 海水“晒盐”的过程 【问题导引】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资源,人们通过哪些生产过程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呢?,1.主要方法“盐田法”: (1)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_池和_池。 (2)流程:,蒸发,结晶,粗盐,2.结晶: (1)概念: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_析出的 过程。 (2)蒸发结晶:像海水“晒盐”,经日晒、风吹等,使溶剂不断 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_,直至形成_,继而 析出晶体。,晶体的形式,逐渐增大,饱和溶液,学习主题 二 溶解度 【问题导引】什么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表示哪些意义?,1.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

2、的影响。 现象: 结论:物质的溶解性与_有关。 (2)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溶解,不溶解,不溶解,溶解,溶剂的种类,【思路分析】在实验中需改变的因素是_,需保持 不变的因素是_、_、 _等。 【实验步骤及现象】 在盛有10 g KNO3固体的试管中加入常温下的20 mL水,振 荡,发现KNO3固体部分溶解; 给上述试管加热至60左右发现试管底部的KNO3固体 _。 将上述热的KNO3溶液,放入盛有冰水的烧杯中,发现试管底 部又出现_。,环境的温度,溶质种类及质量,溶剂种类及质量,是否搅拌,全部溶解,固体,【实验结论】在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 时,KNO3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

3、_;当降低温度时,其 最大溶解量会_。,溶剂量,增大,减少,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在_下,某固体物质在_溶剂里达到 _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2)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_。,一定温度,100 g,饱和,温度,【名师点拨】定义溶解度的概念要有四要素:温度、溶剂 100 g、饱和状态、单位克,四者缺一不可。,3.气体的溶解度: (1)概念:一定压强、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中最多溶解气体的 体积数。 (2)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随压强增大 而_,随温度升高而_。,增大,减小,4.溶解度曲线: (1)概念:用纵坐标表示_,横坐标表示_,得到物 质的溶

4、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溶解度,温度,(2)应用。 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 a.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 _,如_。 b.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如 _。 c.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 如_。,增大,KNO3,不大,NaCl,减小,Ca(OH)2,(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0): (4)降温结晶:对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的物质,可以通 过_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10 g,110 g,0.011 g,0.01 g,较大,冷却热饱和溶液,学习主题 三 粗盐的提纯 【

5、问题导引】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含有哪些杂质?如何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这些杂质? 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过程:,过滤,蒸发,2.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依次加入过量的_、 _、_等物质,将食盐中含有的硫酸钠、氯化 镁、氯化钙等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适量的 _,将溶液的pH调为7。 3.食盐的用途:是重要的_和_、化工原 料。,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盐酸,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中都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提示:溶解:搅拌,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考点 1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典例】(2013泰安中考)如图

6、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形成75 g A的饱和溶液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结合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判断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A说法正确;50时,A的溶解度是50 g,50 g水中溶解25 g A达到饱和,所以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形

7、成75 g A的饱和溶液,B说法正确;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温可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说法正确;,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BC,降至20时,A、B仍为饱和溶液,由于B的溶解度大于A,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BA,C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又由于20时A的溶解度大于50时C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D说法不正确。,【拓展归纳】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 (3)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 (4)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和增加溶质将不饱

8、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5)如何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或使溶质结晶析出。 (6)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考点 2 粗盐的提纯 【典例】(2013日照中考)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1)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 。 A.右盘重,砝码轻 B.右盘轻,样品重 C.左盘重,样品轻 D.左盘轻,砝码重 (2)第步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第步操作的目的是 。,(4)第步操作a的名称是 ,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 的一边。 (5)在第步操作中,向

9、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 。 (6)在第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解析】(1)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左盘轻,砝码重。(2)NaOH能与杂质MgCl2反应生成Mg(OH)2沉淀,除去杂质MgCl2。(3)Na2CO3能与杂质CaCl2和过量试剂BaCl2反应生成沉淀,故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杂质CaCl2和过量的试剂BaCl2。(4)第步操作a将原混合物分为固体和滤液两部分,是过滤操作;过滤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防止将滤纸损坏。(5)滤液中含有加入的过量试剂NaOH和Na2CO3,加入足量盐酸可除去。(6)第步操作是

10、蒸发结晶,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蒸发时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答案:(1)D (2)MgCl2+2NaOH=Mg(OH)2+ 2NaCl (3)除去杂质CaCl2和加入的过量试剂BaCl2 (4)过滤 三层滤纸 (5)除去加入的过量试剂NaOH和Na2CO3 (6)防止蒸发时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1.物质的结晶: (1)海水晒盐蒸发结晶: 提示:海水蒸发的过程是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的过程,将逐渐增大至饱和溶液状态。,(2)降温结晶降低KNO3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提示:由图示可看出,烧杯内液体中含有100 g水,在80时最多能溶解169 g硝酸钾,在20最多可溶解31

11、.6 g硝酸钾,故由80降至2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169 g-31.6 g= 137.4 g。,2.结合下面的溶解度曲线,将表格填写完整。,提示: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两曲线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溶解度曲线中的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解析】选D。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通过风吹日晒使水分蒸发,使氯化钠晶体从海水中结晶析出,这是海水晒盐的原理。,2.

12、(2013铁岭中考)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下列有关食盐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加碘食盐配制生理盐水 B.用食盐水除铁锈 C.用食盐水腌制咸鸭蛋 D.用食盐代替小苏打蒸馒头 【解析】选C。生理盐水是由氯化钠配制而成的,A错误;食盐水与铁锈不反应,B错误;食盐不能与馒头发酵产生的酸反应,D错误。,3.将0.5 g某物质在20时溶于10 g水中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的溶解性判定为(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解析】选B。由于20时,10 g水中最多能溶解0.5 g该物质,则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5 g,即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 g,介

13、于110 g之间,故属可溶物质。,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B.喝下汽水时,容易打嗝 C.打开啤酒时,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解析】选C。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冒出是由于温度升高,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进入人体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会打嗝;啤酒中溶有二氧化碳,打开啤酒时,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夏季温度较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水中的鱼会跃出水面来呼吸氧气。,5.(2013武汉中考)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这

14、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 B.20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好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即条件(温度)、溶剂标准(100 g)、溶液的状态(饱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g)。根据溶解度的概念,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其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100 g为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

15、液的质量。,6.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 g C.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 D.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解析】选D。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还可以溶解其他溶质;由表格信息可以看出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0 g,由此可以确定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KCl 34.0 g,即134.0 g溶液中含氯化钾34.0 g;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 g,所以此温度下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 g (100 g +40.0 g)100%40.0%;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解度降低,所以会有晶体析出。,7.(2013扬州中考)如右图是KNO3和 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t1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 B.t2时,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