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精英总复习】中考化学(四川版)课件第18讲 盐 化肥.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893000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精英总复习】中考化学(四川版)课件第18讲 盐 化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精英总复习】中考化学(四川版)课件第18讲 盐 化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精英总复习】中考化学(四川版)课件第18讲 盐 化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精英总复习】中考化学(四川版)课件第18讲 盐 化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精英总复习】中考化学(四川版)课件第18讲 盐 化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精英总复习】中考化学(四川版)课件第18讲 盐 化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精英总复习】中考化学(四川版)课件第18讲 盐 化肥.ppt(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第18讲 盐 化肥,四川专用,1.定义:一般由 和 组成的 叫做盐。,常见的盐(高频考点),金属阳离子,酸根阴离子,化合物,盐的化学性质(高频考点),【命题解读】考查内容包括:常见盐的俗称和用途;碳酸盐与酸的反应;CO的检验方法等。题型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 【例1】(内江变式题)下列有关Na2C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溶于水 B.溶液呈酸性 C.是纯碱的主要成分 D.可用于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常见的盐,【解析】Na2CO3是白色粉状的固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是纯碱的主要成分。Na2CO3碱性太强,一般用NaHCO3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 【答

2、案】C 【方法指导】熟练掌握常见盐的俗名、性质和用途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对应练习】 1.(2015眉山)下列物质与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导学号 66172068) A.Na2CO3:治疗胃酸过多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稀盐酸:除铁锈 D.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南充变式题)“张飞牛肉”;“保宁醋”;“冬菜”是南充三大名优特产,称为“南充三绝”。厨房里有两种白色固体粉末,分别是食盐和纯碱,可以选用上述 (填序号)来区分它们,产生 现象的是纯碱,无明显现象的是食盐。,A,气泡,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命题解读】考查内容包括: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

3、件;复分解反应的判断;复分解反应在解题中的综合应用。 【例2】(2016巴中)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硝酸铵溶液中:Na、Cu2、OH B.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 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解析】A.硝酸铵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OH、铵根离子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氨气,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a2与CO32也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氯

4、离子,钠离子、氯离子、K、Ca2、NO3五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H、O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水,Mg2、O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答案】C 【方法指导】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对应练习】 (2015眉山)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由上图可知,HCl与NaOH的反应实质是H和OH之间的反应,此反应可表示为: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称为离子方程式。任何复分解反应都

5、可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练习】按照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导学号 66172069) H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 。 H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 。 【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 阴阳离子结合生成 的反应。 【应用】判断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H、Cl、CO32 b.H、Ba2、Cl、SO42 c.Cu2、Na、NO3、OH d.H、K、Cl、SO42,AgCl=AgCl,2HCO32=CO2H2O,沉淀、气体或水,d,盐的化学性质 【命题解读】考查内容包括: 盐与金属反应; 盐与酸反应; 盐与碱反应; 盐与盐反应; 酸、碱

6、、盐的检验与鉴别; 物质的除杂等。 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较大,需重点关注。,【例3】(2016资阳)如图中各组物质(或其溶液)反应均可生成盐(中心盐)。 (1)分析图中信息,填写相应的文字,完善该图。 (2)列举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说明: ; 。,【解析】(1)由图示可知:酸与盐可以生成新酸与盐;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生成盐;(2)酸与盐可以生成新酸与盐,如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盐酸中存在氯离子,而硝酸银中有银离子,氯离子和银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不共存,能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

7、生成盐,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答案】(1)酸 碱 非金属氧化物 (2)HClAgNO3=AgClHNO3 CO22NaOH=Na2CO3H2O 【方法指导】此题是物质之间规律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对物质之间反应情况的了解与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对应练习】 (2016武汉)某精盐样品中除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外,可能还含有少量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探究二:从滤液中提取氯化钠固体(该探究中,微溶物不沉淀),关于以上探究活动,有下列说法: 试剂甲是碳酸钠溶液,试剂

8、乙是氯化钡溶液 滤液1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钙 若向探究二所得的白色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滤渣不溶解 往滤液4中加入适量的试剂丙时有中和反应发生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 66172070) A. B. C. D.,D,化学肥料,【命题解读】化学肥料是历年化学中考的高频考点,主要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考查。命题点有:化肥种类的判断及主要作用;氮肥、磷肥、钾肥的区分;铵态氮肥的简易鉴别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例4】(2016乐山)合理施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但过多化肥如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也会引起水体污染。尿素属于( ) A.复合肥 B.磷肥 C.钾肥

9、 D.氮肥,【解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答案】D 【方法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对应练习】 1.(2016成都)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硫酸钾 B.磷矿粉 C.氯化铵 D.硝酸钾 2.(2015成都)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导学号 66172071) A.氯化钾可用作钾肥 B.

10、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C.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 D.农药应根据农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合理施用,C,C,怎样判断物质(或离子)是否共存? 判断物质在溶液中是否能大量共存,主要看几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若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则几种物质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若能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共存。判断几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主要看几种离子能否结合成沉淀或水或气体。若能结合成沉淀或水或气体,则不能共存。,【例】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 Na2CO3 H2SO4 B.FeCl3 Na2SO4 KOH C.BaCl2 AgNO3 Na2CO3 D.CuSO

11、4 KNO3 Na2SO4 【解析】A中Na2CO3与H2SO4不能大量共存;B中FeCl3与KOH不能大量共存;C中任何两种物质都不能大量共存;D中物质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 【答案】D,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步骤: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2)过滤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 如滤液仍浑浊,应 。,再过滤一次,(3)蒸发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 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利

12、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玻璃棒,出现较多固体,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每步都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为: (1)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 ; (2)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 ; (3)蒸发:玻璃棒的作用是 ,防止 ,造成液滴飞溅; (4)计算产率:玻璃棒的作用是 。 【知识拓展】 怎样除去粗盐中的一些可溶性杂质? 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要除去其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常用的试剂和操作为:a.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b.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c.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d.加入过量的稀盐酸;e.过滤。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加速食盐的溶解,引流,搅拌,

13、局部温度过高,转移固体,【实验思路分析】 (1)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MgCl2除去;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Na2SO4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可以将氯化钙除去。由于试剂过量,它们是新的杂质,其中NaOH、Na2CO3可以用稀盐酸除去,氯化钡溶液可以用Na2CO3除去,因此Na2CO3必须在BaCl2的后面加入; (2)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沉淀遇盐酸会分解,因此,要将产生的沉淀过滤后,再加稀盐酸,除去其中过量的NaOH和Na2CO3。 正确操作顺序为:a、c、b、e、d或c、b、a、e、d,3.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例5】某化学实验小组在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时,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查找资料】 NaCl的溶解度:,【设计并进行实验】 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出了如下实验流程并依据流程进行实验: 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问题交流 实验各步的操作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示意图中,有两处操作是错误的,它们是 (填序号)。 (2)在实验过程中要多次使用玻璃棒,其中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的目的是 。 (3)工业上制备粗盐时,采用晒盐或煮盐的方法通过蒸发盐溶液中水分使之浓缩结晶,而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的理由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