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885756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本章概述本章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绿色植物及其他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帮助学生从知识层面理解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关系,从而认识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重要意义。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与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同完成了对光合作用全过程的完整介绍。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首先介绍了呼吸作用的过程、定义,以及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这一重要的生物学概念,然后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

2、析、思考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爱绿护绿、低碳生活的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有广泛应用,比如合理密植,能保证农作物的叶片充分获得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参考课时第五章 绿色植物

3、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2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知识目标: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2通过实验的方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情感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是氧的制造者,理解碳氧平衡的重要意义。2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感情。光合作用的概念用实验的方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复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4、有关问题。(PPT2)十七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装有泥土的木桶里,每天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泥土的重量只少了不到100克。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唯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想一想: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PPT35)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121123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124125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观察分析、探究法。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

5、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1两人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 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金鱼藻实验中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你能预测出实验结果吗?你知道农业上还采取哪些措施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吗?学生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问题(2) 为了确保对照试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如何利用现有的材料、用具对实验装置进行设计? 怎样证明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与同学交流从结果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共同分析所做的推理是否符合逻辑?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认识到:(1)光合作用的基本公式。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2)会设

6、计对照实验。3师生互动教师点拨、讲解:通过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PPT67)引导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吗?(PPT812)教师点拨、讲解:如何保证实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引申:如何处理实验结果与建设不一致的情况。(PPT13)教师演示“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教师点拨、讲解: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PPT1415)引申: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水。(PPT16)教师引导学生综合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1)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2)原料:二氧化碳和水;(3)场所:叶绿体

7、;(4)条件:光;(5)产物: 有机物、氧气;(6)实质:物质的转化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能量的转化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PPT1719) 介绍: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合理密植和间作套种来提高产量。(PPT2021)引申: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4教学评价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激励性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5技能训练得出结论(PPT2223)6知识拓展温室中的气肥(PPT24)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2学生回答:光合作用的公式、原料、场所、条件、产物与实质各是什么?3根据

8、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PPT25) 光合作用(1)概念: 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2)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3)场所: 叶绿体(4)条件:光 (5)产物: 有机物、氧气(6)实质:(7)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产量。1巩固训练一。(PPT2630)2巩固训练二: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3巩固练习三: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完成本节学习情况记载与教学评价。自我评价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行为教学过程中再优化优化问题优化方法12教学反思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2理解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物的

9、共同特征,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3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原理以及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4说明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观察能力。情感目标:围绕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问题,关注和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呼吸作用的过程。对呼吸作用三个演示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复习:有关光合作用的公式、原料、产物、条件、实质。(PPT2)想一想 议一议:有人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更新居室空气,于是在卧室里摆放了多盆绿色植物。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为什么?(PPT3)1

10、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127129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129130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观察法、对比分析。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1两人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2小组合作探究演示实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问题(1) 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中发生了能量变化吗?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中释放了什么气体?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中消耗了什么气体?问题(2) 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强,为什么?呼吸作

11、用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在护绿、低碳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认识到:(1)呼吸作用的公式及实质。(2)碳氧平衡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3师生互动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后,对实验现象分析。教师点拨、讲解:(1)呼吸作用释放能量。(PPT46)教师点拨、讲解:(2)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PPT710)引申:如何设置对照实验。教师点拨、讲解:(3)呼吸作用消耗氧。(PPT11)引导学生综合: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PPT12)教师点拨、讲解:呼吸作用的意义及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12、(PPT1316)引申: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水分和温度。问题:为什么在冬季密闭的室内摆上绿色植物,夜晚睡觉有闷的感觉?(PPT17)介绍: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PT18)引导学生归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PPT19)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生条件有光(白天)有光、无光均可(白天、黑夜)发生部位器官叶所有器官细胞叶绿体线粒体物质转化合成有机物分解有机物能量转化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解读:碳氧平衡与绿色植物的关系。(PPT2021)4教学评价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激励性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

13、价)5关注和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提倡低碳生活。(PPT2223)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2学生回答:(1) 呼吸作用的公式与实质是什么?(2)说出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3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 (PPT2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绿色植物的呼吸过程。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三、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1巩固训练一。(PPT2528)2巩固训练二: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3巩固练习三: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完成本节学习情况

14、记载与教学评价。自我评价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行为教学过程中再优化优化问题优化方法12教学反思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本章概述本章的知识内容以了解为主,而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构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本章的知识内容是为情感态度目标服务的。本章简单介绍了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保护植被的法律和条例。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植被的重要作用、保护植被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爱绿、护绿、保护植被的意识,并积极参加到绿化校园、绿化祖国的活动之中。组织好学生积极参加“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最为重要,本活动除了要求学生要有常见的花卉、林木、草皮等植物的知识、一定的设计能力外,还要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要鼓励和肯定学生积级参加绿化校园、绿化祖国活动的热情。本章在这册教材的最后,临近期末。所列的设计和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期学业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素材。因此,教师可以把评价一并考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本章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