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化学药品的取用.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884825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化学药品的取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化学药品的取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化学药品的取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化学药品的取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化学药品的取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化学药品的取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化学药品的取用.pp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化学实验室(1) -化学药品的取用,广饶街道颜徐学校 张金科,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1)使用药品做到“三不”: (2)注意节约药品。 (3)用剩的药品做到“三不”:,1、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或者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块状药品的取用,实验1-3,1、用镊子夹取少量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固体粉末的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另一只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操作要点: 1、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2、标签向手心; 3、瓶口

2、紧挨试管口,大量液体的取用倾倒法,实验1-4,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1-2ml)澄清石灰水(直接倒) 备用,讨论:,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地还是缓慢地倒?,3、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塞被污染后再污染试剂瓶中的溶液。,目的是避免试剂流到试管外。应缓慢地倒,为了防止不慎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立即盖紧瓶塞是为了防止某些药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或挥发到空气中。放回原处的目的是为了以后使用时便于寻找。,一定量液体

3、的取用-量筒的使用,操作: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眼睛在上,读到上面的数,俯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大,眼睛在下,读到下面的数,仰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小,少量液体的取用-滴管的使用,用滴管取少量的液体,常见错误,【注意】 滴液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于容器正上方。,实验1-4,1、在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注意滴管的使用方法),观察现象。 2、用10ml量筒量取2ml稀盐酸(先倒入,接近2

4、ml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注意读数的方法),加入实验1-3中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观察现象。,实验1-4,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有大量气体产生,我的收获,1、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 (1)使用药品做到“三不”: (2)注意节约药品。 (3)用剩的药品做到“三不”: 2、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2)固体粉末的取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 3、液体药品的取用 (1)倾倒法 (2)量筒的使用 (量筒的读数: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 胶头滴管的使用,初试牛刀,1.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 A.用镊子 B.用玻璃棒 C.用

5、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 2. 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带回家中 B.随意倾倒在水糟中 C.倒到指定的容器中 D.倒回原试剂瓶 3、下列实验操作: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掌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 实验室里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 A.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 C.只有正确 D.全部错误,C,C,A,再试牛刀,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内量筒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 等于6ml B大于6ml C小于6ml D无法估计,勇攀高峰,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