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843214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期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期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期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期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象和虚像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准备: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教学

2、过程:一、凸透镜凸透镜中间 边沿 的透镜测透镜的焦距f= cm来源:学优高考网大家想一想怎样测得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方法一: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方法二:用手电平行照射凸透镜,找亮点,测定出凸透镜的焦距。方法三:让凸透镜离并对准并灯光,找亮点,测定出凸透镜的焦距。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过程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找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F和P。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

3、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于下表。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于下表。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的正倒立,将数据记录于下表。同学们根据方案,现在用桌子上的仪器进行实验,并记下结果。学生们做实验,教师巡回并进行指导。实验数据:实验结论: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像在凸透镜

4、的另一侧,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是倒立的,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等于2倍焦距。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的位置时,光屏不成像。 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光屏上不成像,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当把蜡烛放在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位置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光屏上得不到。同学们把规律都总结出来,总结得非常好,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像

5、与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我们接下来把总结的规律和数据填入到书上的表格中。在凸透镜成像中,物体移动时,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 ,放大和缩小实像的转换点在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课堂练习1、利用凸透镜能得到物体的放大、倒立的实像,这个物体应放在,如果要得到物体放大、正立的虚像,物体应在位置。、一个凸透镜焦距是厘米,将物体放在离透镜厘米处,成 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2厘米处,成 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30厘米处,成 像;(指像的大小,倒正、虚实)3、有一凸透镜的焦距在1020厘米之间,当物体距透镜2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A、缩小的像 B、放大的像 C、正立的像 D、倒立的像4

6、、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 A、50厘米 B、40厘米 C、30厘米 D、10厘米5、一块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40厘米处逐渐移到15厘米处。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 )A、都成放大的像B、都成缩小的像C、先成缩小的像,后成放大的像D、先成放大的像,后成缩小的像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凸透镜40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时,则( )A、 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大,再变小。来源:gkstk.ComB、 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再变大。C、 像变大,像到

7、物之间的距离变小。 D、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变大。知道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象和虚像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准备: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教学过程:一、凸透镜凸透镜中间边沿的透

8、镜测透镜的焦距f=cm大家想一想怎样测得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方法一: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方法二:用手电平行照射凸透镜,找亮点,测定出凸透镜的焦距。方法三:让凸透镜离并对准并灯光,找亮点,测定出凸透镜的焦距。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过程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找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F和P。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来源:gkstk.Com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

9、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于下表。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于下表。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的正倒立,将数据记录于下表。同学们根据方案,现在用桌子上的仪器进行实验,并记下结果。学生们做实验,教师巡回并进行指导。实验数据:实验结论: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

10、。是倒立的,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等于2倍焦距。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的位置时,光屏不成像。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光屏上不成像,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当把蜡烛放在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位置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光屏上得不到。同学们把规律都总结出来,总结得非常好,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我们接下来把总结的规律和数据

11、填入到书上的表格中。在凸透镜成像中,物体移动时,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放大和缩小实像的转换点在。(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课堂练习1、利用凸透镜能得到物体的放大、倒立的实像,这个物体应放在,如果要得到物体放大、正立的虚像,物体应在位置。、一个凸透镜焦距是厘米,将物体放在离透镜厘米处,成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2厘米处,成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30厘米处,成像;(指像的大小,倒正、虚实)3、有一凸透镜的焦距在1020厘米之间,当物体距透镜2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A、缩小的像B、放大的像C、正立的像D、倒立的像4、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A、50厘米B、40厘米C、30厘米D、10厘米5、一块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40厘米处逐渐移到15厘米处。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A、都成放大的像B、都成缩小的像C、先成缩小的像,后成放大的像D、先成放大的像,后成缩小的像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凸透镜40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大,再变小。B、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再变大。C、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变小。D、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