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直肠给药法在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论文】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50KB
约8页
文档ID:7778264
直肠给药法在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论文】_第1页
1/8

医学论文-直肠给药法在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中的应用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其主要方法有三:①保留灌肠法,②直肠点滴法,③栓剂塞入法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直肠给药法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和疑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仅将国内近年有关经直肠给药治疗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概况及直肠给药的吸收机制,作一综合分析1 经直肠给药治疗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的进展1.1 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急性肾衰是一种综合征临床经验表明,应用以生大黄为主的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对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颜氏[1]用中药灌肠(大黄、芒硝、桂枝、丹皮、茯苓、泽泻、丹参、白茅根),随证加减,治疗急性肾衰 26 例,对照组 16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 19 例,好转 5 例,死亡 2 例;对照组治愈 10 例,好转、死亡各 3 例刘氏[2]等用大黄合剂(大黄、槐实、牡蛎、黄柏、细辛)保留灌肠 30~60min,每日 2 次,治疗小儿急性肾衰 48 例,并同时用西药必需氨基酸、地塞米松、速尿等,而对照组只用西药,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 85.4%,而对照组为73.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杨氏[3]等将 45 例小儿急性肾衰患者分为 2组,其中治疗组 25 例采用西医综合疗法加用大黄合剂灌肠及口服开博通,对照组 20例只采用西医综合疗法,7d 后治疗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压和尿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大黄合剂灌肠加口服开博通能改善急性肾衰患儿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1.2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慢性肾衰属中医学“关格”、“癃闭”、“溺毒”等病证范畴麻氏[4]等采用尿毒灵灌肠液(由大黄、桂枝、白茅根、牡蛎、生槐花等组成),每晚行保留灌肠 1 次,每次 150mL,并配合中药口服和少量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 309 例,均未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亦未进行血液及腹膜透析,结果临床治愈62 例,好转 233 例,无效 14 例,总有效率为 95.5%而对照组 93 例服用中药并配合少量西药治疗,总有效率为 84.9%,两者差异显着(P<0.01)邱氏[5]等用救肾汤(生大黄 10g,蒲公英 30g,熟附子 10g,当归 5g)煎药液 200mL,每晚保留灌肠 1 次症状明显及尿素氮、血肌酐显着增高者每日 2 次,3 周为 1 疗程,并同时口服肾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 56 例,结果显效 22 例、有效 28 例。

康氏[6]等将大黄10~20g、煅牡蛎 30g、蒲公英 20g,用滚开水 600~800mL 浸泡 30min,搅匀待凉至 38℃左右,用150~200mL 低位灌肠保留 20min,日 1 次,治疗慢性肾衰 50 例,症状缓解 37例,血尿素氮、血肌酐均值都有明显下降孔氏[7]等采用中西药联合灌肠法对 35 例慢性肾衰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设 20 例予中药灌肠合口服或静脉补碱、补钙治疗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0%廖氏[8]等还对中药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中 MMS、升高 SOD 作用有关大量资料及临床实践证明,中药直肠给药对慢性肾衰的治疗,能够取得缓解病情、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命的功效1.3 尿毒症聂氏[9]应用附子、大黄、煅牡蛎,水煎 100mL 保留灌肠为主治疗尿毒症17 例,总有效率为 76.5%刘氏[10]取生大黄 20g,黑大豆、六月雪、牡蛎各30g,取煎液做保留灌肠,并静滴川芎嗪和口服益气活血排毒汤来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12 例,结果显效 3 例,好转 7 例,无效 2 例鞠氏等[11]报道,采用中药加高渗腹透液(4.25%B5185)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 61 例,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及其清除率均有明显改善。

此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推广的方法1.4 小儿急性肾炎刘氏[12]用单味大黄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结果证明大黄灌肠液对消肿、利尿、降压及改善肾功能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黎氏[13]也证实大黄具有泻实、泻热、泻瘀、泻毒及“结肠透析”作用岳氏[14]采用中药灌肠佐治小儿急性肾炎 68 例,疗效满意,在口服中药的同时,用大黄 15g、黄柏 15g、芒硝 10g 制成汤剂保留灌肠此方法安全有效,易被患儿接受,值得推广应用1.5 肾绞痛徐氏[15]等用随机对照单盲法,以消炎痛栓剂为对照,用自制双氯灭痛胶浆剂直肠给药治疗肾绞痛 152 例,其镇痛总有效率两组无显着差异,但镇痛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认为双氯灭痛是目前治疗肾绞痛的理想药物,其胶浆剂经直肠给药,镇痛迅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1.6 前列腺增生症(简称 BPH)采用中药直肠给药是目前治疗 BPH 的一个重要手段余氏[16]根据辨证,血瘀者以桂枝茯苓丸化裁,肾虚者以滋肾通关丸化裁,煎取 300mL,每日 2 次,每次直肠点滴 150mL,治疗良性前列腺肥大 20 例,痊愈 13 例,显效 7 例。

李氏[17]等采用活血化瘀、通利水道之法,自拟启癃汤(大黄、益母草、王不留行、川牛膝、细辛、苦参)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肥大尿潴留 35 例,总有效率为 68.6%,认为该方有改变局部炎症,消除尿潴留而达到通利小便之功效近年来,中医学在 BPH 的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以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直接局部给药,痛苦小,副作用少,直肠给药将是今后治疗 BPH 的重要途径1.7 慢性前列腺炎(简称 CP)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约占泌尿外科门诊病人的1/3 左右,本病属于中医的“白浊”、“劳淋”、“肾虚腰痛”范畴由于前列腺上皮的屏障作用,药物难以进入前列腺泡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因而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近年采用直肠给药法来治疗 CP,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田氏[18]等采用地虎汤(地肤子、车前子、虎杖、木通、乌药、丹参等)保留灌肠治疗 CP40 例,而对照组 40 例用本方水煎服,均 15d 为 1 疗程,其结果两组分别为痊愈 28、20 例,有效 9、10 例,无效 3、10 例张氏[19]等将大黄 10g,芒硝 12g,丹皮、桃仁、冬瓜仁各9g,煎成 100~150mL,作保留灌肠,治疗 CP60 例,47 例痊愈,13 例好转。

谷氏[20]等用前列栓(含白花蛇舌草、王不留行、马鞭草、三七、穿山甲、 虫等),每日 1~2 枚睡前或便后将药栓推入直肠 8~12cm 处,治疗 CP35 例,每 10d 为 1疗程结果痊愈 21 例,好转 12 例,无效 2 例袁氏[21]等采用中药(黄连、黄柏、黄芩、黄芪等)保留灌肠治疗 CP46 例,痊愈 24 例,有效率达 82.6%,认为本法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利窍通淋的作用桂氏[22]等以中药煎剂复方毛冬青液肛门灌注治疗CP107 例,结果治愈 32 例,显效 30 例,好转 27 例,总有效率为 83.17%高氏[23]采用乌梅汤加金黄散灌肠治疗 CP28 例,结果临床治愈 7 例,显效 12 例,好转5 例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病情顽固,缠绵难愈,且易反复发作,目前采用直肠给药法治疗本病的临床治疗治愈率并不高,如何提高其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2 直肠给药的吸收机制现代医学已证实直肠的周围有丰富的动脉、静脉、淋巴丛,直肠粘膜具有很强的吸收功能直肠给药,药物混合于直肠分泌液中,通过肠粘膜被吸收,其传输途径大致有三:其一,由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直接吸收进入大循环,因不经过肝脏从而避免了肝脏的首过解毒效应,提高血药浓度;其二,由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参与大循环;其三,直肠淋巴系统也吸收部分药物。

三条途径均不经过胃和小肠,避免了酸、碱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亦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因而直肠给药大大地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中医认为,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其络脉络肺,与肺相表里,而“肺朝百脉”,所以药物经直肠吸收后可通过经脉上输于肺,再由肺将药物运送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同时大肠、小肠、膀胱同居下焦,肾主水液,司二便,从而为直肠给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提供了理论基础,酷似“透析”作用并且前列腺紧邻直肠,经直肠给药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又有局部热疗作用,不失为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3 前景与展望从临床报道看,直肠给药对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是因为:①操作简单,无创伤,病人乐意接受;②对不能吞服的病员更适合此法给药;③药物在直肠吸收较口服为快,尤适宜于前列腺及盆腔疾病的治疗;④中药灌肠方法简便,药源易得,价格低廉,特别适宜于在没有透析条件下抢救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总之,直肠给药法应用范围广泛,见效快,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值得提倡推广但截止目前,直肠给药多限于中药煎剂或中成药稀释液,随制随用,除个别是栓剂外,尚缺乏规范化的中成药制剂和肛注专用器具,影响了直肠用药的普及和推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