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13.1节 分子热运动(1).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596128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13.1节 分子热运动(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13.1节 分子热运动(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13.1节 分子热运动(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13.1节 分子热运动(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13.1节 分子热运动(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13.1节 分子热运动(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2.扩散快慢跟物体的温度和状态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4.分子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相距很远时,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1.灰尘、烟雾等细小物体无规则运动现象不是扩散现象.来源:gkstk.Com2.分子的热运动是永不停息的,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缓慢,但并没有停止,不要误以为温度低时,物体的分子停止运动.3.分子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不

2、要误以为表现为引力,斥力就不存在或表现为斥力,引力就不存在.(兰州中考)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D.端午节,粽叶飘香【提示】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是肉眼可见的物体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不符合题意;春天柳絮漫天飞舞,“柳絮”也是可见的物体的运动,不符合题意;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因此难以再压缩,与扩散无关,不符合题意;端午节粽叶飘香,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符合题意.【答案】D01课前预习知识点1物质的构成1物质是由_、_构成的.知识点2分

3、子热运动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_.此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3.分子的运动跟_有关,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热运动.知识点3分子作用力4.分子间同时存在着_和_.02当堂训练1.关于分子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体积很大 B.分子的直径很大C.分子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 D.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B.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D.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3.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

4、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D.盐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4.(株洲中考)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微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来源:gkstk.Com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C.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5.(泰州中考)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

5、于分子_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6.(南京中考)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授课时,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了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图甲所示,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内注入少量红色液体,水球变成了一枚“红宝石”,如图乙所示,这表明分子在_.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03课后作业7.(泰安中考)下面现象可以说明分子的热运动的是( )A.风吹树叶摇动 B.扫地时尘土飞扬C.玫瑰花芳香四溢 D.河水向低处流8.俗话说:破镜难以重

6、圆.从物理角度来看,镜子打碎后,碎片无法再成为一个整体的原因是( )A.玻璃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B.玻璃分子是静止不动的C.玻璃碎片距离远,分子间引力等于0D.玻璃是固体,固体分子间没有引力9. (淮安中考)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10.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分布的状态来类比物质的

7、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A.液态、气态、固态 B.气态、液态、固态C.固态、气态、液态 D.固态、液态、气态11.据报道,H7N9很有可能在今冬明春卷土重来,目前已进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易发期.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 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戴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 m(分子直径约为110-9 m),由此可判断飞沫_分子(填“是”或“不是”).来源:gkstk.Com12.(安徽中考)运用分子动理论,可

8、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做出合理地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_,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_,从而蒸发越快.13. (菏泽中考)利用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平板玻璃盖住瓶口),可以用来证明_的.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的_方.14.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是_现象.15.同学们做作业时,常会用透明胶带把错处揭去,但操作时往往要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才能揭得干净,为什么?动手动脑16.课堂上,老师将两段

9、均匀的圆柱形铅块A、B的两面磨平后用力压紧,两段铅块合在了一起.接着老师按图甲的方式把合在一起的铅块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再在铅块下面悬吊多个钩码,两铅块仍未分离.同学们议论纷纷甲乙(1)老师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将“两段均匀的圆柱形铅块A、B的两面磨平后用力压紧”的目的是_.(2)面对出乎意料的现象,小明、小芳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如图乙所示.你认为他们的看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分子 原子 2.扩散现象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温度 4.引力 斥力来源:学优高考网当堂训练1.D 2.B 3.C 4.D 5.无规则运动 间隙 斥力 6.引力 运动课后作业7. C 8.C 9.

10、D 10.A 11.不是 12.无规则运动 无规则运动(热运动)越剧烈 13.气体的分子是运动 下14. 扩散 15.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可使分子间隙减小,增大分子间吸引力,从而使作用效果明显.将胶带粘到纸上,由于纸分子和胶带的分子间产生分子引力,胶带被粘得“较牢”,揭下胶带时由于胶带与纸之间的分子引力大于纸分子之间的引力,所以将字及一层纸一同带下来.16.(1)减少铅分子间的距离 (2)小明、小芳的看法不完全正确.因为两段铅块结合在一起,直观地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而从“接触面磨平后用力压紧”才有这现象的产生去分析,可推论铅块之间的引力可能来自接触面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且这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吸引,但并不能说明分子间“任何情况下”都表现为引力,也不能说明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