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和灭火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586110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和灭火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和灭火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和灭火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和灭火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和灭火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和灭火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和灭火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 型新 授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与解决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及原因。过程 方法1、通过控制变量的几组对比实验探讨燃烧的条件。2、调查火灾事故,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1、通过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内容的探究,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通过讨论交流防范火灾与爆炸的措施,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 灭火原理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和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教学内

2、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言】当你听到“火”这个字眼时,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在寒冷的黑夜燃起的温暖的篝火,还是使房屋变成一堆废墟的大火呢?【播放】有关燃烧的录像【提问】看过之后令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筛选与本课相关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将其修正为以下2个探究题目:1、燃烧需要哪些条件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活动1物质燃烧时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参与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注意鼓励学生,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提供药品】棉花、酒精、水、蜡烛、小木条、煤炭、石子、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下面请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对刚才的猜想进行验证。教

3、学内容及问题情境观看录像各小组通过讨论后提出问题如: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什么是燃烧?灭火的方法有哪些?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吗?与教师共同讨论所提出问题,得到本节课的2个探究题目。分组讨论根据已有的经验大胆猜想与假设: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案学生活动利用生动的录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及求知欲,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一个情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做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化学学习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能主动地或在他人启发下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分组探究,形成

4、共识,殊途同归,使学生了解探究方法的多样性。设 计 意 图【引言】同学们的设计很好, 通过对比实验全面充分证实自己的猜想。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提供的药品通过实验完成自己设计的方案,把实验结论填写在下表中实验小组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来源:gkstk.Com实验现象结论实验条件比较是否与氧气接触提供温度是否相同物质是否相同1至4组物质是否可燃125至9组可能与温度有关1210至13组可能与氧气有关12【提问】同学们都做了哪些实验验证或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呢?【小结】同学们围绕实验方案进行的实验,都能证明燃烧需要:(1)可燃性物质;(2)充足的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着火点是使物

5、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着火点。介绍通常情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书上的表7-1)【提问】物质燃烧是否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还是只需其中的任意两个或一个条件?举例说明。(板书)物质燃烧需同时具备(1)可燃性物质;(2)充足的氧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进行探究实验,记录现象,填写探究报告汇报、讨论并评价实验方案的合理性看书了解着火点通过表中实验条件的比较得出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形成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过程。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探究报告进行分析,正

6、确引导学生的思维设 计 意 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实验:教师介绍实验【提问】(1)请你根据燃烧的条件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谈谈你的推测理由?【演示实验】【引言】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热水中的白磷 会燃烧吗?不信试试看。【演示:向水中通入氧气】引导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得出什么是燃烧的现象,进一步得出燃烧的条件(2)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过渡 人们通常把白磷保存在冷水中,这是因为冷水能降低白磷表面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着火点;冷水把白磷与空气隔绝。可见,减少燃烧的条件,能防止白磷着火。【设问】那么如何使正在燃烧的物质不能继续燃烧呢?活动2探究灭火的原理【实验】点燃一支蜡烛,使它熄灭。【提供的用

7、品】烧杯、水、剪刀、沙土、适量的碳酸钠和盐酸等(可另选用品)组织学生归纳使蜡烛熄灭的方法分析灭火的原理【小结】灭火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因此灭火的原理通常可以从燃烧的三个条件对应加以考虑。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物质具有可燃性 从燃烧区撤走可燃物可燃物有充足的氧气 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需注意的是:(1)物质的燃烧需要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灭火只需破坏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巩固练习】(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3)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

8、片树木砍掉,为什么?(4)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播放】让“家庭远离火灾”(科普资料)及Flash演示“火场逃生方法”【指导阅读】教材(P127)几种常见的灭火器原理和使用范围课后拓展与实践1、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或自救措施)。2、参照P126页活动与探究自制简易灭火器3、作业:课本P131习题预测现象分析理由观察现象观察现象并解释小结: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思考演示使蜡烛熄灭讨论交流得出原理口答学生活动观看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

9、生。阅读交流几种常见的灭火器原理和使用范围设计方案制作练习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推测, 加深理解燃烧的条件从实际生活经验入手,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通过简单的蜡烛熄灭的实验,进一步分析得出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及灭火的原理。通过讨论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措施,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突破难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灭火器的原理以及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火灾的安全防范意识。板书同时具备设计课题1燃烧和灭火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即可缺一物质具有可燃性 从燃烧区撤走可燃物可燃物有充足的氧气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