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77541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我国目前苜蓿的种植而积约 133 万 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苜蓿产业化规模发展较快,苜蓿的种植而积正在扩大。为了更科学地种植苜蓿,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现将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耕作技术(一)选地苜蓿适应性广,可以在各种地形、土壤中生长。但最适宜的条件是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为 季温度右,年降水量在300宜种植在低洼及易积水的地里。轻度盐碱地上可以种植,但当土壤中盐分超过 要采取压盐措施。为了便于机械化运输及操作管理,尽量选择交通便利、大面积连片具有排灌措施的地块。(二)整地苜蓿种子小,苗

2、期生长慢,易受杂草的危害,播前一定要精细整地。整地时间最好在夏季,深翻、深耙一次,将杂草翻入深层。秋播前如杂草多,还要再深翻一后耙平,达到播种要求。苜蓿有根瘤,能为根部提供氮素营养,一般地力条件下不提倡施氮肥。据有关研究表明,苜蓿施磷肥后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且一次施足底肥和以后分期施肥效果基本一样。播前结合整地施有机肥 2、纯磷 8一次施人。由于苜蓿生长过程中茎叶带走大量的钾,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施些钾肥以维持高产,为了防止苗期杂草的发生,播前将 48%的氟乐灵(100)喷入土中,结合整地旋入 5中,有效期可达 3月。二、播种(一)选种选择适宜的良种是种好苜蓿成功的第一步。因为苜蓿是多年生植物,一

3、次播种后,少则利用 2,多则利用 4,一旦选错,几年受损。目前国内品种表现较好的有保定苜蓿、甘农 l 号杂花苜蓿、新疆大叶苜蓿、敖汉苜蓿、中苜 l 号耐盐苜蓿等。国外引进的比较好的有美国的皇后、斯塔、百绿及日本的立若叶和北若叶苜蓿。国外引进的品种直立性好,利于机械化收割。(二)种子处理国内生产的种子有的杂质较多,品质不能保证,所以一定要清选,使净度 90%以上、发芽率 85%以上,纯度 98%以上才行。播前种子最好进行丸衣化处理。按种子 500衣材料 150 75酸铵 配方进行,使种子在苗期不受病虫害、杂草等的危害,才能健壮生长。(三)播种时间北方一年两熟地区,一般采用秋播。土壤水分充足,温度

4、适宜,杂草和病虫害较少。在陕西、河北、山西、山东、天津、北京地区,以秋播最好,播种期为 8 月 10 日至 9 月 10 日。太晚影响正常越冬。(四)播种方法及播种量大部分地区以条播为主,行距 30于通风透光及田间管理。播种量一般为 左右,采种田要少些,盐碱地可适当多些,播量过大苗细弱。播种深度是影响出苗好坏的关键,一般是播种过深,最佳深度为 、田间管理(一)除草清除杂草是苜蓿田间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一一则是在夏季收割后,由于这两个时期苜蓿生长势较弱,受杂草危害较为严重,特别是夏季收割后,水热同步杂草生长快,不论采取什么方法,一定要做到及时规范。选择除草剂要慎重,以免造成牲畜中毒。(二)灌水与排水苜蓿耗水量大,每生产 物质需水 800L。在冬前、返青后、干旱时要浇水。滨海、低注地要注意雨季排水,水淹 24h 苜蓿会死亡。(三)病虫存防治苜蓿生育期间遇到病虫害时一定要及时防治,否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用杀螟松、乐果、氰戊菊酯等喷雾,防治害虫、如发生锈病、褐斑病、霜霉病,用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四、收割(一)收割时期一般在始花期,也就是开花达到 1/10 时开始收割,最晚不能超过盛花期。(二)收割次数及留茬高度苜蓿为多年生植物,再生性强,每年可收割 3,最后一次收割不要太晚,否则影响养分积累,不利于安全越冬。一般收割后要留出 40的生长期。留茬高度以 5宜。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