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436060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检测(三)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7北京朝阳综练)9621806年的德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却被伏尔泰称为“既非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这个阶段的德国()A首倡了文艺复兴B发生了宗教改革C结束了民族分裂D完成了工业革命答案B解析首倡文艺复兴的是意大利,A项错误;德国结束民族分裂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C项错误;德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时间是20世纪初,D项错误。2(2017保定模拟)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可以用来说明()A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B灵魂自救途径的转变C信徒地位的重大变化D新教主张过世俗生活答

2、案B解析根据上图可以看出,宗教改革之前是“因行称义”,宗教改革之后是“因信称义”,图片显示了信徒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及灵魂自救途径发生了转变,故B项正确。3(2017湖南六校联盟联考)从1527年起,英王亨利八世以圣经中的弟娶兄嫂无后的故事为由,要求与王后离婚,结果遭到教皇拒绝批准。愤怒的英王便开始对抗教廷,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国会立法脱离罗马教廷,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以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由一场离婚案引发的宗教改革从本质上反映了()A路德教派提倡的因信称义影响巨大B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的传播C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教会的矛盾D世俗王权与神权的尖锐对立答案C解析宗教改革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

3、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故C项正确。4(2018绵阳高二检测)英王亨利八世本来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能有个儿子继承王位,他决定跟凯瑟琳王后离婚,但被罗马教廷拒绝。于是他跟教廷决裂,创立了一个可以离婚的宗教。他的根本目的是()A养儿子继承王位B与王后离婚C强化王权D消灭宗教答案C解析结合英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来分析解答。16世纪初,罗马教廷控制英国教会,不断干预英国的世俗事务,日益集权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建立为自己服务的本国教会,以便进一步强化王权。故C符合题意。5彼得一世仿效西方,引进西方的文化教育体系,采取的措施有()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建立学校、

4、医院,筹建科学院、博物馆发挥戏剧的社会教育功能ABC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彼得一世改革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都符合题意。6长篇小说彼得大帝主要描写彼得一世的业绩及其对俄国的贡献,展现了俄国17世纪末18世纪初宏伟壮阔的生活图景和历史事件。他的改革()A建立了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B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专制统治C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的沙皇统治D巩固了商人和新兴地主的封建统治答案B解析彼得一世改革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专制统治,这时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故本题选B。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7题24分,第8题26分,第9题20分,共70分)7(2017武汉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

5、问题。材料一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胡腾说:“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海涅说:“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巨人”;也有人说他是“日耳曼史上的奇峰”材料二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10分

6、)(2)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指出二者的不同点。(14分)答案(1)作用: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不同:本质上,德意志是追求个人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反映各阶层民众的需要;英国是追求国家自由,反映的是王权的需要;矛盾上,德意志体现民族主义与教权主义的矛盾;英国体现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方式上,德意志自下而上从民间开始;英国自上而下从官方开始。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皇权。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

7、纲材料二路德并未采取步骤把他的肯定命题(注:九十五条论纲)散布民间。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但别的人暗暗地把肯定命题译成德文并交给报界。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他(路德)形容自己像一个人黑夜在一间古老教堂尖塔上攀登盘旋的楼梯,在漆黑中他伸出手臂平衡自己,他的手抓到一条粗绳,立时钟声大响,使他大吃一惊。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马丁路德传记(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10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路德想要“平衡自己”,却“立时钟声大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源于德国的社会条件。(16分)答案(1)主张:因信称义;简化圣礼;反对教皇对德国掠夺;主张世俗王权统

8、治。(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改革。条件: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近代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人文主义的影响。解析第(1)问“主张”结合“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皇权”和所学知识综合概括作答;第(2)问“理解”依据“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和所学知识“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分析理解;“社会条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作答。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彼得一世热心向西方学习,他派代表团去西欧各国考察,学习西欧各国的先进

9、科学技术,聘请技师和专家,引进各种先进机器设备。彼得也乔装打扮,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随同前往,他还在荷兰的萨尔丹和阿姆斯特丹造船厂认真学习造船技术,还拿到了毕业证书;在英国,他参观了科学院和牛津大学,拜访了大科学家牛顿;在造船厂,他也认真学习了造船理论回国后,彼得一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推动了俄国历史的进步。材料二以下是反映彼得一世厉行改革的两幅图片强迫行人剪胡子彼得大帝审问太子阿里克谢(油画)请回答:(1)材料一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在这方面,他还有哪些做法?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这些做法?(14分)答案(1)问题:彼得一世为了改变俄国落后面貌,热心学习西方文化。(2)问题:彼得一世为推进改革采取了强硬的手段。做法:强迫贵族子弟必须进学校或去国外学习;将参与叛乱的保守势力近卫军全部处死;判处受保守势力怂恿的太子死刑;残暴地对待农民等。评价:这些做法显示了彼得一世推行改革的决心,保证了改革的成功;同时也说明了彼得一世的残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第(1)题从材料中提取,彼得一世“派代表团去西欧各国考察也乔装打扮,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随同前往”说明他比较热心学习西方文化。第(2)题考查识图和理解能力,第一问注意从两幅图中总结共同点。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三问评价要从两方面分析。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