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十九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课件.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435470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十九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十九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十九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十九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十九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十九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十九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九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 加强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考点一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3年1考) 1美国南北战争 (1)时间:18611865年。 (2)原因 根本原因: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在 _问题 上无法调和。 直接原因(导火线):1861年3月,_就任美国总统。,奴隶制的废存,林肯,(3)概况 爆发: 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组成“南部 联盟”,并挑起内战。 转折:1862年,林肯颁布了 _ a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 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b作用:黑人获得解放,踊跃参军,北方军队获得了雄厚 的兵源。 胜利:1865年,北方战胜了南方,

2、美国统一得到维护。,解放黑人奴隶宣言,(4)评价 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废除了_,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 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奴隶制度,2俄国农奴制改革 (1)根本原因:_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 _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 (3)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4)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 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赎买。,农奴制,1861,(5)评价 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_ 性质的改革。 意义:有利于俄国 _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 上的重

3、大转折点。 局限: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资产阶级,资本主义,3明治维新 (1)背景 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幕府将军掌握实权,且统治腐朽。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成功推翻幕府的统治。,(2)内容 政治:“ _”,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 _ _。 社会生活:提倡“ _”,即向欧美学习,努力 发展教育。,废藩置县,近代,工业,文明开化,(3)评价 性质:是天皇自上而下实行的 _性质的改革。 意义: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 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 _的命运,是日本 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4、局限: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资产阶级,半殖民地国家,【温馨提示】 美国南方实行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在性质上仍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不过,其采用的生产形式是奴隶劳动。,【温馨提示】 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只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手段而已。,明确林肯政府进行南北战争的根本目的,【知识小拓】 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美国成为当今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前提。而这两项任务,分别是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实现的。,【史论点睛】 沙皇废除农奴制,是从维护自身统治的角度出发。在改革法令中规定以赎买的方式获得份地,被认为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也是其改革不彻底、保留封建残余

5、的重要表现。,【温馨提示】 明治维新的特点是“欧化”,即以美欧为模仿对象,从而实现了日本社会性质的转变。,区别日本实现社会转型的“汉化”和“欧化” 日本历史上,两次社会性质的改变,都是通过自上而下改革实现的。考生一定紧抓“汉化”和“欧化”进行区别,避免触雷。,【知识小拓】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1)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法国,通过推翻本国封建统治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美国通过摆脱殖民统治的方式,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2)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如俄国、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转变了国家性质,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考点二 第二次工

6、业革命 (3年1考) 1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 2开始标志:_的广泛应用。,电力,【温馨提示】 汽车和飞机都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而内燃机的使用,促进了石油的大量开采和提炼。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石油、煤炭构成了三大能源。,3.突出成就 (1)美国人_发明了耐用的碳丝灯泡,为世界带 来光明;其一系列电器发明,改善了人们生活,被誉为 “ _”。,爱迪生,发明大王,(2)交通领域 发明:以内燃机为动力,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三轮 _成功;1903年美国的 _制成飞机。 作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汽车,莱特兄弟,4影

7、响 (1)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 使人类社会进入“ _”。 (2)促进了企业和部门间的联系与合作,导致垄断组织产 生,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从而 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3)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也 带来了环境污染。,电气时代,【知识小拓】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三股进步潮流 (1)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如: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 (2)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如: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等。 (3)民族解放。如:亚洲的反封建反侵略运动,有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印度的民族大起

8、义。,考点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 (3年2考)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 (1)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 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_阶段,后起 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帝国主义,(2)形成 三国同盟:_(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_(核心)、法国、俄国。 (3)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德国,英国,2概况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导火线: _。 (3)爆发标志: _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交战双方: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与英国为首的协约国 (_加入协约国)。,萨拉热窝事

9、件,1914,意大利,(5)著名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 _ _”。 (6)新式武器:坦克、飞机、毒气弹等。 (7)结束标志:1918年_投降,同盟国失败。 3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4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给各国人民 带来深重灾难。,凡尔登,绞肉机,德国,【史论点睛】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第一 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 约”的形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温馨提示】 萨拉热窝事件中,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大公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但其刺杀行为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

10、正确行为。,【温馨提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对于塞尔维亚来说是正义的战争,但是这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一、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之比较,1(2017桂林中考)17751783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 赢得了国家的独立;18611865年,美国通过南北战争,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由林肯领导 B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C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C,二、比较洋务运动、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2(2016济南中考)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 图片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步入近代 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D

11、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3(2016山西中考)下列关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 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在内忧外患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B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 C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都创办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近代工矿企业,B,考点一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重要命题角度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南北战争的意义,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明治维新的内容、意义与局限,1(2017东营中考)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 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 制的法令规定(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地主不许干

12、涉农奴的生活,C,考点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 重要命题角度 主要发明成就、影响 2(2015东营中考)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2)材料二展示的成果各是哪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这两 次科技革命分别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答案】 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计算机网 络: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二中的一项发明, 简述其利与弊。 【答案】 汽车

13、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 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 与人之间的交流,但也带来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许多 问题。计算机网络的发明运用,使信息传递更加便利、快 捷,但也会出现网络沉迷、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等问题。 (言之有理即可),考点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 重要命题角度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一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3(2015东营中考)下列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 事侵略集团的形成理解准确的是( ) A帝国主义国家间妥协退让的结果 B帝国主义国家间争霸世界的结果 C帝国主义国家间合作共赢的结果 D帝国主义国家间利益分享的结果

14、,B,4(2016东营中考)战争与合作在不同层面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国际格局的演变。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二 “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其对外商业扩张的同时,也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受到削弱。在全球秩序逐渐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 摘编自“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请回答: (2)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新秩序是什么。 【答案】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英国全球领导地位削弱;世界秩序逐渐混乱。(答出两点即可)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