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77431717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2014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2014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2014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2014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4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1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4分)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下列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指:A.在中国出生或在中国国土上生长的人 B.除违法犯罪分子之外的中国人C.生活在中国国土上的人 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2.中学生有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权

2、利,同时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其他有关网络的规定。这表明:A.每个公民即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B.公民先享用权利,后履行义务C.我国公民履行义务多享用权利少 D.我国公民享用权利比履行义务多3.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侮辱、殴打老师,禁止体罚学生。”师生履行这一义务体现的是:A.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 B.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C.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D.道德所谴责的坚决不做4.中学生应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下列言行能体现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A.一次性筷子方便又卫生,我喜欢用它 B.要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红灯应该停下来C.上学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不想上谁也管不着 D.这

3、是小红的信,快点看,不要让她知道5.下列行为符合我国法律关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规定的是:A.未经同意,小明将他人的东西捐给希望工程 B.小敏制止同学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踢球C.一位同学看到小偷在盗窃电缆,没去报警 D.家长让八年级学生小刚外出打工6.2010年7月世界杯期间,小欢每天晚上都约一帮同学到家里看球赛,每到激动时便发出阵阵欢呼声或者叫骂声。在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无法入睡的邻居们打了“110”报警电话,警察依法对小欢进行了处罚。这表明:A.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B.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C.公民不能行使自己的权利 D.在生活中公民没

4、有自由7.小明因为近房亲戚想通过他购买爸爸所掌管的某国企核心技术资料而烦恼。你认为小明应该: A.答应亲戚要求,因为应该热心帮助亲戚达成心愿B.答应亲戚要求,因为让亲戚得到这些资料无大碍C.拒绝亲戚要求,因为可以卖给比亲戚出价更高的人D.拒绝亲戚要求,因为公民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才能进行。这说明: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D.宪法的制度、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9.以下各项不能

5、说明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是:A.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的制度、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同时也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作为公民,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就不应该:辍学打工 购买盗版商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批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A. B. C. D.李某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内容充斥着侮辱、谩骂和恐吓,给李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和刺激。通过调查发现短信发送人后,一些亲戚朋友建议李某实施报复,而李某主张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后来,法院判决发信人向李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万。据

6、此回答第11-12题。11.该短信发送人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 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不道德行为 侵犯了公民的通信秘密 是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A. B. C. D.12、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A.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唯一正确手段 B.学习法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遵守法律C.法律意识强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就多 D.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3.在一些偏僻农村中有这样规定:“抓住小偷打了再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偷是违法行为,应该由法律来制裁 B.这规定侵犯小偷的生命健康权C.小偷应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D.与宪法相抵触,视为无效14.王某家阳台上的花盆被风刮掉下来砸伤了领导张某,

7、王某当时不在家。王某是否负法律责任:A.不负,因为他当时不在家 B.不负,因为这并非他故意所为C.要负,因这侵犯了张某的生命健康权 D.不负,因为王某没有作案动机15.2013年12月16日羊城晚报报道,一男子在广州白云区某生活小区偷东西,被保安抓住,保安给他挂上“我是贼”的牌子,把他绑在公共汽车站旁,以示惩戒。保安的做法: A.是合法行为,有利于震慑小偷 B.是合法行为,有利于维护小区居民的合法权益C.是违法行为,侵犯了该男子的人格尊严权和人身自由权D.是犯罪行为,侵犯了该男子的名誉权16.小李和小陈到超市购物。在超市里,他们逛了很久后,觉得没有合适的东西买,准备到别处选购。这时商场的经理和

8、一个保安员走过来。保安把她们拉到办公室,经理说:“我们怀疑你们偷了东西。保安,搜他们的身。”小李和小陈被搜身之后应该: A.以后再也不去这家超市 B.带亲朋好友来寻仇解恨C.到法院起诉这间超市,要求道歉赔偿D.在超市门口贴告示,说这家超市卖的都是假冒伪劣商品17.在公共汽车上,乘客甲突然捂着口袋大叫起来:“我的钱包不见了,谁偷了我的钱包?”汽车内一阵骚动。一会儿,乘客甲盯着乘客乙说道:“刚才就你靠近过我,肯定是你偷了我的钱包,你那贼眉鼠眼的样子一看就是个小偷,我要搜你的身。”乘客乙急得红着脸说:“你别侮辱人,我没偷,你凭什么搜我的身?”这时其他乘客也说:“既然你没偷就让他搜一搜,以证明你的清白

9、。”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A.身正不怕影子歪,搜就搜吧 B.乘客乙做贼心虚还振振有词C.乘客乙有比较强的权利意识 D.乘客甲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8.某网站举办:“评选歌坛十大丑星”的活动,歌星张某当选十大丑星之首。张某应该: A.好好庆祝一下 B.趁机宣传自己的特点C.出钱找黑社会报复该网站 D.要求该网站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19.某校一学生林某想竞选学校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何某同学,为了竞选成功,他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背后中伤、诋毁何某,林某的行为侵犯了何某的: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荣誉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20.以下行为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A.某杂志

10、社未经允许就在杂志封面上刊登了某明星的相片B.某报社未经允许就把张某见义勇为时的相片刊登在头条新闻中C.警方把印有某犯罪嫌疑人相片的通缉令贴满大街小巷D.张某把印有某明星的肖像的挂历悬挂在自己家的客厅里21.甲同学偷看了乙同学的日记,并在同学中传播日记的内容,甲同学的行为侵犯了乙同学的:A.隐私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姓名权22.国家以 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宪法 文件 法律 规则A.B.C.D.23、下列属于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平等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宗教信仰自由A. B. C. D.24、同学小张因与小王在白天发生口角争执,小张趁小王上

11、晚自习期间将小王的日记本偷出,并把日记本中的秘密在全班公之于众,发布一些诋毁性语言。小张的行为侵犯了小王的: 生命健康权 肖像权 隐私权 名誉权A. B. C. D.25、对下列法律知识的认识,正确的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公民违法法律需要拘禁,任何机关都可执行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姓名一旦确定后就不能更换A. B. C. D.26、下来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新闻摄影报道中出现某人的形象 将名人、伟人的照片挂在教室里在“希望工程”宣传画中使用了大眼睛姑娘苏明媚的半身像某商场在广告中擅自使用了110米跨栏奥运冠军刘翔的照片A. B. C. D.27、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尊重个人隐私权的行为有: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四处宣传自己的隐私秘密 借口关心别人而探听别人的隐私借公开别人的隐私,来破坏别人的名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