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病合并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742878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雾病合并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烟雾病合并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烟雾病合并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烟雾病合并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烟雾病合并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雾病合并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烟雾病合并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关键词】 烟雾病;脑出血;护理;侧脑室引流术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双侧颈内动脉终末段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双侧脑底可见不同程度的异常网状血管的慢性脑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儿童患者(10 岁以下多见)主要以频繁发生的短暂性缺血症状常见,颅内出血较罕见;而成年患者常以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通常认为病变血管破裂是造成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我科 2000 年至 2007 年对 13 例成年患者的出血性烟雾病采用侧脑室钻孔引流术,辅以颅骨多点钻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13 例,男 7 例,女 6 例。年龄约 2856 岁,平均年龄 35.2 岁。首发症状表现为脑室内出血 9 例,脑内血肿 2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 例。所有病例均经过 CT 平扫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后确诊。其中一侧大脑前、中动脉近段(A1,M1)闭塞 7 例,狭窄 5 例;单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大脑前、中动脉近段闭塞伴有同侧大脑后动脉 P1 段狭窄 3 例;大脑前、中动脉分支稀少 11 例。术前意识障碍 4 例,单侧肢体运动障碍 3 例,混合型失语 2 例。1.2 手术方法和预后:患者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和单侧颞浅动脉脑表面贴敷术,辅以颅骨多点钻孔,意识障碍者术后有 3 例转醒,1

3、 例因脑室再出血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死亡。术后 2 个月复查 DSA 对比检查,示病变侧脑灌注有改善,多处钻孔点有新生血管生成,提示颅内外侧枝循环良好。2 护理2.1 术前护理 .1.1 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减少探视,去除一切不良的刺激,如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予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1530,以利颅内静脉血的回流,降低颅内压力。2.1.2 加强心理护理:住院期间针对病人存在不同的心理特点:焦虑、恐惧、忧郁等,给以病人人文关怀,理解和安慰,使之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昏迷病人向患者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介绍相同病例好转的例子,加强护患沟通,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

4、能积极配合各项医疗护理措施,为手术准备条件。2.1.3 药物治疗:遵医嘱及时准确地使用脱水剂如 20%甘露醇,抗脑血管痉挛药物如尼莫通及对症支持治疗等,注意防止药物外渗并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等变化。2.1.4 其它护理同开颅前一般护理:予做好术前准备,常规剃头、备血、禁食、禁饮。2.2 术后护理2.2.1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术后 24h 内应严密监视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状态,特别注意由于异常血液动力学压力致使侧枝血管破裂再出血、诱发癫痫或肢体活动障碍1。在护理过程中尤其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做好颅内压监测,同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以及有无颈项疼痛,颈部抵抗感。如出现精

5、神不振、高热、头痛,颈部抵抗感,则考虑颅内感染。准确记录 24h 出入量,严密监测血电解质、血糖、肌酐的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尿常规等,及时预测处理,为血肿吸收创造有利条件。2.2.2 引流管道的护理:做好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极其重要。(1)引流袋要固定于床头,引流袋的高度及引流量多少是判断颅内压高低的重要标志,患者平卧时将引流管末端固定于两外耳道连线上 1520cm1。(2)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折叠,护理操作避免提拉引流管,当患者需要搬动时,应将引流管暂时夹闭,固定好,待患者安置好后再开放引流。烦躁不安者,加强护理或给予镇静剂,避免引流管脱出或患者自行拔除等意外。(3)严密观察

6、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正常人每日脑脊液分泌的量是400500ml,记录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 500ml 为宜。引流液初为暗红色并混有血凝块,逐渐转为淡红色,如引流液突然出现全血性或颜色较前加深,说明再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4)引流过程中,严防发生逆行感染3,引流系统必须保持密闭,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并留取脑脊液送常规检查,了解脑脊液的变化及有无颅内感染,指导临床治疗。保持引流管插管部位的清洁干燥,纱布污染时及时更换,引流时间不易过长,一般是 7 天左右,拔管前先夹闭 24h,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2.2.3 颅内再出血:主要原因是手术中止血不完全,或颅

7、内自发性侧枝血管过度扩张所致微动脉瘤形成并破裂引起颅内出血4,5。术后 48h 内要特别注意病人的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并与术前进行对比,若出现渐进性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瞳孔不等大,血压持续升高,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早行头颅 CT 检查5。 2.2.4 饮食护理:术后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能自行进食者饮食予以清淡为宜,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易消化食物。术后病人有意识障碍不能正常进食,极不利于病人的恢复,解决营养问题可采用胃肠外和胃肠内营养的方法,本组 5 例意识障碍患者采用的主要是经鼻胃管插管的胃肠内营养方法,每日鼻饲量 15001800ml。鼻饲液温度为 3840

8、,做好鼻饲管护理,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患者烦躁时自行拔出或翻身时不慎脱出。2.2.5 预防并发症:防止泌尿系感染,对尿潴留和尿失禁患者给予留置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确保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脱落、扭曲、受压及堵塞。每日用 5%碘伏会阴部消毒一次,每日更换引流袋,每周更换导尿管。防止肺部感染,每次为患者翻身时,常规轻拍背部,以利痰液引流和改善肺部血液循环。鼻饲患者,鼻饲前抬高头部 30,吸净痰液,鼻饲后保持原位 30 分钟,以免发生胃内容物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预防褥疮,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并经常按摩受压部位,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本组病例未出现并发症。2.2.6 康复护理

9、:术后病人有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应给予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床上肢体活动,根据患肢的功能状态进行,早期给于肢体功能位的放置,防止关节、肌肉挛缩等,肢体被动运动及肌肉的按摩,鼓励患者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肢体被动活动,指导患者积极配合针灸及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应从发音器官开始到发单音节单词,认人、物、字、数数等,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让患者跟着说,或让患者反复听日常用语的磁带,以强化语言刺激,逐渐恢复语言功能。语言训练应由易到难、由短到长,逐渐进行,反复训练。【参考文献】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5.847.2董津平,昂梅鲜等.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自

10、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51-52.3吕萱.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中引流管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353.4Hoshimaru M,Kikuchi H. Involvement of the extermal carotid arteries in moyamcys disease:neuroradiological evaluation of 66 pationsJ.Neurosurgery,1992,31:398-400.5Caldarelli M,Di Rocco C,Gaglini P. Surgical treatment of moyamoya disease in pediatric ageJ. Neurosurgery,2001,45:83-91.6陈晓青,郑曼艳,屈敏吉.烟雾病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