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议论文

上传人:luoxia****01803 文档编号:77426838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议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说议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说议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说议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说议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议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议论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作品之小说阅读,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1,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 复述不是概括。一定要具体,把情节说清楚。要求把握原文的重点,删去次要的、解释性的部分,按原文的顺序叙述。 小时候,“我”渴望有一本词典。(起因) 小学毕业前,我到新华书店买词典(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但因为我没有证明,营业员不肯卖,我禁不住流泪。她同情我,考了我两个成语,(经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 然后破例卖给我。(结果),

2、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 盼望( )( ) 看到希望 珍惜,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核心:主题或情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套路) 一个“撞”字,形象地 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请体会这一细节用一段话描写营业员此刻的心理活动。 内心的矛

3、盾,为什么要卖给他? 按规定是不能卖给他的,可这孩子这样渴望买词典, 这么好学。孩子还蛮聪明的,考两个成语居然都答对了。 算了吧,还是卖给吧。说不定这会改变孩子的命运呢。,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 实际怎样?围绕主题。 我们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许多学生沉湎于物质的享受,不喜欢读书,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实际) 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对知识有“好奇与珍重之感”,用精神食粮丰富自己。(一定要有“我”或“我们”),歪儿,随着事件的发展,“我”对歪儿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填写下表。 歪儿坐庄 歪儿挨骂 歪儿扔下铁罐 歪儿回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4、 把握大意筛选信息注意角度涵盖全面表述精确,拿他取乐,有点不安,深感内疚,亲密快乐,第段中极力渲染“我”在游戏中的迅猛威风,请指出这样写的作用。 某一情节作用:必须围绕核心人物 ,突出人物的情感,注意在感情的变化中的作用(制造波澜,铺垫) 第段中极力渲染“我”在游戏中的迅猛威风, 一是与歪儿的疲于奔命形成对比, 突出了 “我”和伙伴们对歪儿的欺负; 做铺垫。 二是为下文写歪儿无奈痛哭,我们对歪儿态度的转变做铺垫。,第段划线处是一个细节:“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请根据上下文揣摩歪儿此刻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 核心是为什么扔? 为什么不直接拿下来? 听得出来,没有长

5、铁罐儿,大家玩得没那么起劲了。真想下去同伙伴们一起玩,可妈妈不许呢。不管怎样,还是悄悄把罐儿扔下去,让他们玩得开心点吧。,文章结尾说:“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歪儿的眼睛是如何被“点亮”的。 位置:结尾 核心词:尊重、快乐,友情(童年时的温暖) 对象是:歪儿得到(怎么得到?) 伙伴们的体贴与帮助,让歪儿不仅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还体验到了友情、关爱和尊重带来的温暖,这使他的心灵充满了阳光,从而点亮了他的眼睛。,1,文中的“哀伤”“痛苦”具体指的是贝多芬的耳聋给以音乐为使命的他造成的肉体和精神上的伤害和痛苦。 2,这不是作者的失误。从文章看,贝多芬

6、的笑容具有矛盾性。既有人为的纯真、对生活的热爱而产生的“可爱”“美”的微笑,也有因命运的不公和巨大的人生挫折而产生的“不愉快、粗野的、难看的”笑容。 在这看似矛盾的笑容,更突出了命运和挫折给贝多芬造成的巨大伤痛,进一步反衬出贝多芬的勇敢和坚强。,本文语言富有特色。请你从语言形式和表达效果两方面点评下面句子。(2分) 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之思,防什么?谁能奈这样的不设防者何? 本段以设问开头,以反问结尾,中间以四个结构相同的短句组成排比,形成了强烈的语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那种君子坦荡荡的大气。(指出3种修辞方法3分,表达效果1分),我赞

7、同不设防。作者倡导的不设防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追求,一如古人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我主张还是要设防。因为社会生活是比较复杂的,如果对什么人什么事都不设防,可能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1第2段是怎样证明宗教和信仰“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个观点的?请具体分析。 第段列举了两个事例:普陀山上做法事的小和尚并不真信佛教,只是将皈依佛门作为计谋生手段;而船上谦让有礼、与人无争的小和尚则虔诚信佛,能深刻领悟佛理和人生。两人同为佛教徒,但前者无信仰,后者有信仰,形成鲜明对比,有力证明了宗教和信仰“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3作者说:“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

8、。“你是怎么理解真诚的态度对确立信仰的作用的? 有真诚的态度,是确立信仰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对信仰有了真诚的态度,真正认真对待信仰问题,诚实审视心中追求的信仰,才会孜孜不倦去寻求信仰,才会找到真正的信仰,并且才能逐步明晰自己信仰的思想形态,小巷深处,本文作者林莉,1972年生于湖北嘉鱼。出生不久便被抛弃,被一盲女所收养,生活十分窘迫。后来考上了县中,不久后开始了文学创作。小巷深处便是她的代表作。,1、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人事结果 我长大后厌恶家而离开家,后来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 2、摘取文中的词语,梳理“我”对母亲感情的变化过程(均用两个字)。 满足自豪( )( )( ),沉默(回避

9、),厌恶(隔绝),回来,3、选文中划线的句子对母亲形象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你选择一处体味其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描写方法: 思想情感: C处:外貌、神态描写。抒发了“我”被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也流露出“我”对于自己无知、爱虚荣的深深自责。,最后一段中“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表明“我”已经认识到过去的错误,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表达了“我”对母亲真心的爱。(中心),5、如果把课文题目小巷深处改为我的母亲或母亲赞之类,你认为效果好吗?为什么? 1,“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这里珍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母爱故事,这里也是真挚感情的寄托。 2,

10、其他题目则显得平淡直露。,幸福的底线 陈鲁民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才对,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原以为这只是一种幽默的调侃戏谑,后来才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且为许多贤达俊杰所膺服。 一次,曾任美国第32届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家中失窃,损失惨重。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安慰,我现在一切都好,也依然幸福。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开头作用?),他们实际上都是在为幸福画底线,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

11、,底线也就各有不同。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个总是觉得很痛苦的人,往往就是把幸福的底线画得太高的人,期望值过高,欲望太大,结果与现实产生较大差距,于是痛苦就降临了。譬如说,一个把幸福底线画在得诺贝尔奖上的作家,志向固然远大可敬,但他这一辈子都很难有幸福感,因为这种机会太渺茫了;一个把幸福底线画在富可敌国上的大款,很难心想事成,自然也就无法快乐,哪怕他已经富甲一方;反倒不如那些出大力挣小钱的民工心情愉快,了无挂碍。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幸福底线不同,一个画得太高,很难实现,一个画得较低,很容易达到。 退一步说,你遇到灾难和不幸时,适度地降低一下幸福的底线,也有助于调整心情,渡过难关,坦然面对生活

12、。总之,倘若我们能学会把幸福底线画得低一点,实在一点,离自己近一点,稍许努力便可实现,这样,你便每天都能感到幸福,幸福就在身旁。,他们实际上都是在为幸福画底线,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底线也就各有不同。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个总是觉得很痛苦的人,往往就是把幸福的底线画得太高的人,期望值过高,欲望太大,结果与现实产生较大差距,于是痛苦就降临了。譬如说,一个把幸福底线画在得诺贝尔奖上的作家,志向固然远大可敬,但他这一辈子都很难有幸福感,因为这种机会太渺茫了;一个把幸福底线画在富可敌国上的大款,很难心想事成,自然也就无法快乐,哪怕他已经富甲一方;反倒不如那些出大力挣小钱的民工心情愉快,了无挂碍。归根

13、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幸福底线不同,一个画得太高,很难实现,一个画得较低,很容易达到。 首先指出每个人幸福的底线各不相同,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接着列举事例,通过对比阐释一个人感觉痛苦往往是把幸福底线画得太高的道理,最后得出结论幸福与否与底线画得高低有很大关系。 (共3分。共三个要点,“首先”1分,“列举事例对比”1分,“结论”1分),1,复习议论文的笔记: 论证方法及作用 论证过程 开头作用 某段或某词语能否删去(论证的严密、科学) 论证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样?) 2,文言文翻译及问答题(仅供参考) 生于忧患 邹忌 出师表 三峡 陋室铭 小石潭 岳阳楼 醉翁亭 爱莲说 与朱元思书 口技 3,名著:钢铁 鲁宾孙 名人传 西游记 繁星春水 4,语言运用的笔记(3539页)(以上今天) 5,古诗背诵,出师表及论语、醉翁亭、岳阳楼、爱莲说、与朱元思书、小石潭的黑体字背诵 (明早) 6,文学作品阅读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