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加味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24例【临床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739983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胆汤加味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24例【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温胆汤加味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24例【临床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温胆汤加味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24例【临床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胆汤加味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24例【临床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胆汤加味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24例【临床医学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温胆汤加味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24 例【摘要】 目的:总结徐荣谦教授用温胆汤加味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及经验。方法:以温胆汤为基本方加味治疗 24 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结果:痊愈 4 例,显效 6 例,有效 10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1.67%。结论:温胆汤加味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肯定。 【关键词】 温胆汤 抽动秽语综合征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儿科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属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临床以头部、躯干、四肢肌肉不自主抽动,喉中发出奇特叫声或詈骂不避亲疏为特征。徐荣谦教授从事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对温胆汤加味治疗本

2、病深有体会,现将 2002 年 11 月-2003 年 12月门诊所治 24 例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24 例中,男 16 例,女 8 例;年龄最小 4 岁,最大 16 岁;病程最短 3 个月,最长 1 年,平均 7 个半月。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有关抽动秽语综合征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基本方:陈皮 10g,半夏 15g,茯苓 10g,炙甘草 10g,枳实 3g,竹茹10g,黄芩 10g,柴胡 10g,青礞石 10g,石菖蒲 10g,郁金 10g,天竺黄 10g,钩藤 10g,全蝎 3g。加减:夜眠不安者加酸枣仁 10g 宁心安神;舌苔厚腻纳差者去石菖蒲、郁金、天竺黄,加麝香、苍术、焦三仙、鸡

3、内金以芳香化湿、消食和胃。3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 痊愈:完全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喉中奇怪叫声或骂人脏话及身体各部位抽动次数减至 3/4 以上者;有效:病情有所好转,喉中奇怪叫声或骂人脏话及身体各部位抽动次数减至 1/2 以上者;无效:病情改善不明显。3.2 治疗结果 本组 24 例,痊愈 4 例,显效 6 例,有效 10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1.67%。4 病案举例张某,男,7 岁,天津市人,2002 年 11 月 5 日初诊。患儿自 2002 年 9 月突然出现挤眉弄眼,手足抽动,性急心烦,喉中痰鸣怪异,曾在当地人民医院检查:脑电图正常,诊为抽动移语综合征

4、。曾服氟哌啶醇等药物,服药后短期内抽动症状明显好转,但复发后症状较服药前加重,经多方询问,前来儿科门诊求治于徐荣谦教授,现仍挤眉眨眼,手指抽动,自述头后部沉重,夜卧不安,喉中有痰,吭吭作响,纳食呆滞,二便可,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此属中医“风痰”证,治疗当以祛痰为主,佐以熄风通窍。予陈皮 10g,半夏 15g,茯苓 10g,炙甘草 10g,枳实 3g,竹茹 10g,黄芩 10g,柴胡 10g,青礞石 10g,石菖蒲 10g,郁金 10g,天竺黄 10g,钩藤 10g,全蝎 3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二诊:药后诸症明显好转,抽动次数明显减少,痰已基本消失,仍觉头沉重,易困,失眠不安,

5、纳差,舌脉同前,拟温胆宁神,化湿和胃。处方:陈皮10g,半夏 15g,茯苓 10g,炙甘草 10g,枳实 3g,竹茹 10g,黄芩 10g,柴胡10g,青礞石 10g,藿香 10g,苍术 10g,焦三仙各 10g,鸡内金 10g,酸枣仁10g,钩藤 10g,全蝎 3g,14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药后症状基本消失,再以上方加减调治 1 个月,随访半年未复发。5 讨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属祖国医学风痰证,抽动为风盛之象,痰鸣吭吭作响为痰浊内生,阻于气道,蒙蔽清窍之征,头重困倦为痰湿所困,夜卧不安,痰热内生,扰动心神,痰浊困滞中焦,则纳食呆滞,温胆汤功能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加入柴胡、黄芩清热以平肝风;钩藤镇肝以熄风;全蝎通络熄风;石菖蒲、郁金、天竺黄清热、豁痰开窍;青礞石逐顽痰;酸枣仁宁心安神;藿香、苍术、焦三仙、鸡内金助中焦运化之功,服药 4 周,诸症基本消失,所余脉证为湿邪留恋,故用温胆汤加减调治,遂收热清、痰化、神宁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