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昆工2012考研大纲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2.56KB
约23页
文档ID:7736011
昆工2012考研大纲_第1页
1/23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学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专业: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第一部分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的内容结构宪 法 50%行政法 50%法理学 50%四、试卷的题型结构简答题 80%论述题 30%案例分析题 40%第二部分 考察的知识及范围宪法一、考试基本要求了解宪法学的历史发展,不同学派及其基本理论观点;了解我国当代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制度;掌握宪法学的一般原理、原则;中国 宪法的历史发展变迁;熟悉我国宪法的有关具体规定及其含义;了解国家的基本制度;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国家机构的构成;了解宪法相关法的规定。

能够结合宪法文本的相关规定运用宪法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评析中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有关宪法现象、宪法事例或宪法问题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宪法的基本理论了解:宪法的概念、特征、分类, 宪法产生的条件,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正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宪 法作用,宪法渊源,宪法结构,宪法效力,宪法 规范, 宪政的含义与特征理解: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及其在我国宪法上的具体表现熟悉: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改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结合宪法文本的相关规定分析和评价有关宪法现象、宪法事例或宪法问题1.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定义、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的分类和宪法产生的条件;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宪政的含义与特征以及宪法与宪政的关系2.宪法的历史发展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正内容)3.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及其在我国宪法上的具体表现。

4.宪法的作用 宪法的一般功能;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5.宪法的渊源与宪法典的结构宪法的渊源(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宪法典的结构(序言的效力;正文;附则)6.宪法规范宪法规范的概念和主要特点(根本性;最高权威性;原则性;纲领性;相对稳定性);宪法规范的分类(确认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程序性规范)7.宪法效力宪法效力的概念;宪法效力的表现;宪法与条约关系二)国家的基本制度(上) 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的内容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我国宪法关于文化制度的规定熟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文化制度的一般原理,并能够具体运用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2.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三资” 企业);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私有财产。

3.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文化制度的概念与特点;我国宪法关于基本文化制度的规定;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规定三)国家的基本制度(下) 了解:政权组织形式的含义与分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含义与特征,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和特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直接和间接选举的组织与程序,我国的行政区划,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的概念与特征,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与作用、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任务并能够结合《宪法》、 《选举法》、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分析有关的宪法案例、 宪法事例或法条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与特点2.选举制度选举制度的概念;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并用的原则;秘密投票原则);我国选举的组织与程序(选举的组织;划分选区和选民登记;候选人制度;投票选举;对代表的罢免和补选);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对破坏选举的制裁)。

3.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概念;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5.特别行政区制度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和特点;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特别行政区政府;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予以保留的原有法律;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法律)6.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和特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了解:公民与国籍的含义,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一般原理,人权与公民权的含义,基本义务的含义与主要内容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概念、内容与特点熟悉: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和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宪法文本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有关的宪法案例、宪法事例或法条1.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概念;基本权利效力;基本权利限制界限;基本权利与人权;2004 年修宪载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的重要意义;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主要特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六项政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生命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文化教育权 利( 受教育的权利;文化权利和自由); 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3.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基本义务的概念与特点;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 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基本义务)五)国家机构了解: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国家机构特征,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与划分 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不同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职权、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职权和基本制度,审判中的宪法原则,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领导体制和职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相互关系熟悉: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宪法地位,并能够结合宪法文本分析有关的宪法案例、宪法事例。

1.国家机构概述 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分类;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责任制原则;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精简和效率原则)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和地位;组成和任期;职权;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性质和地位;组成和任期;职权;会议制度与工作程序);全国人大各委员会(专门委员会;调查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权利;义务)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性质和地位;产生和任期;职权;职位的补缺4.国务院性质和地位;组成和任期(国务院的组成 国务院的任期);领导体制(总理负责制;会议制度);职权;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各部、各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领导体制和职权);审计机关5.中央军事委员会性质和地位;组成和任期;领导体制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和地位;组成和任期;职权;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专门委员会和调查委员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性质、地位、组成和任期;职权;会议制度);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权利;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性质和地位;组成、任期和领导体制;职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派出机关)。

7.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组织与制度(性质和任务;组织体系;职权);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与制度(性质和任务;组织体系;职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的关系六)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了解:宪法实施的特征与意义,宪法修改,宪法解释理解:宪法修改的程序,宪法实施保障的内容,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熟悉:宪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宪法修改的程序,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并运用宪法文本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分析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宪法问题或相关的宪法事例1.宪法实施概述宪法实施的概念(宪法实施的含义;宪法的执行和宪法的适用;宪法的遵守);宪法实施的主要特点(广泛性和综合性;最高性和原则性; 直接性和间接性)2.宪法的修改宪法修改的含义宪法修改的方式(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宪法修改的程序(提案、先决投票、起草和公布通过公布)3.宪法的解释宪法解释的机关;宪法解释的原则;宪法解释的方法;宪法解释的程序4.宪法实施的保障宪法实施保障的内容(保障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保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行为的合宪性);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司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专门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附带性审查和宪法控诉);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体制。

行政法一、考试基本要求了解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不同学派及其基本理论观点;了解我国当代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制度;掌握行政法学的一般原理、原则;中国行政法制度、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变迁;行政法主体的基本原理及行政主体的概念、形态;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行政行为的基本原理及行政行为的分类、模式;行政程序的价值及主要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赔偿制度;行政诉讼的一般理论及法律规定熟悉我国《立法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处罚法》、 《行政强制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诉讼法》、 《国家赔偿法》等主要行政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法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法律现实问题以及运用行政法学知识解决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和行政诉讼等领域中的法律问题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行政法基本理论要求了解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及行政法学的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