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汉语言文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717289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汉语言文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汉语言文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汉语言文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汉语言文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汉语言文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汉语言文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汉语言文学论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言文学论文-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摘 要 题】汉语言文字学 【正 文】 一、研究理念 篇章语言学是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研究,关注交际社会因素对言谈过程的制约和对语言产品的影响。关注交际社会因素对言谈过程的制约,形成自身独立的一个门类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关注交际社会因素对语言产品产生的影响,形成自身独立的一个门类篇章语法(Discourse Grammar)。 篇章语法分析是以语法范畴为出发点的、针对跨句语篇的语法现象的分析。它关注不同语法范畴和语法手段在语篇当中的地位和功能,关注交际互动因素对语言表达方式乃至语法手段的塑造。在一些文献中,尤其是 20

2、 世纪 80 年代前后的文献,话语分析(或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Text Grammar)与篇章语法是可互换使用的术语,如 Brow and Yule 所著 Discourse Analysis。(注:G. Brown and G.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 以篇章功能为导向的语法研究有两个目标。其一是描写,说明使用者如何运用语言形式。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表达“内容”相同而表现“形式”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指称一个对象,可以用名词短语、光杆名词,也可以用

3、代词,说话人在怎样的情形下选择使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其二是解释,回答“语言结构形式何以如此”。比如代词,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这个范畴,代词的普遍性是由什么机制决定的? 功能语法学家从三个方面寻求对所描述现象的解释。第一,认知视角的解释。第二,社会或互动视角的解释。第三,历时演变的解释。这三个方面事实上是相互联系的。功能语法学家认为,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源自交际中不同的功能需求,不同的需求之间的相互竞争塑造了语言的结构形式。 基于上述基本理念,篇章语法研究者特别强调研究对象的自然性,研究自然发生的语言材料(naturally occurring data)真实的篇章和自然的言谈。不仅重视言谈语境

4、(linguistic context)同时也重视言谈环境(extra-linguistic context),并且强调语言形式的选择不是一个单向的表达过程,更是一个交际参与者相互制约的互动过程。基于“语法乃言者着力之码”( grammars code best what speakers do most )这一理念,认为语言成分的使用频率对理解语法结构的动因至关重要。 汉语篇章语法研究的专着近年来有屈承熹的 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注:Chauncey Chu, 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

5、ese.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1998. )研究范围包括小句(clause)的某些部分、复句以及段落,认为篇章语法跟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有如下区别:(1)话语分析一般来说注重交际,而篇章语法较注重结构。(2)话语分析既研究口语也研究书面语,而篇章语法在本书中主要考虑书面语。(3)话语语法既强调小句结构语法层次上的话语结构,同时也强调话语层次上的结构。作者还认为,句法在代词化、反身化、体标注(aspect marking)等方面还未得到充分的研究,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篇章语法里得到较好的解释。这本书一方面吸收了汉语篇章语法的

6、主要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对作者自己多年研究的总结。其中有关汉语话题的原型分析法、汉语主从关系和前景结构之间的关系、体标记的篇章功能以及段落和超段落的分析特别具有启发意义。 二、信息流 2. 1名词性成分与认知状态 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是功能主义语言学家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核心的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将信息由言者/作者传递给听者/读者。不论从言者/作者还是听者/读者的角度看,信息在表达或理解方面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从言者的角度说,要使所言之不同方面处于注意焦点(focus of consciousness)或者离开注意焦点;从听者的角度说,要关注对方所述内

7、容同于或者异于自己的预期和已有知识。在交际过程中,不同的概念在人大脑中的认知状态是不同的,信息的传达必然涉及言者与听者的动态认知状态。从言者的角度说,为了使听者关注重要的内容,在处理旧信息(即言者认为听者已知的信息)与处理新信息(即言者认为听者未知的信息)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一般来说,言者认为听者已知的信息,编码方式简单;言者认为听者未知的信息新信息,编码方式繁复。这个由简到繁的等级可以表述为: 零形式代词光杆名词代词/指示词+名词限制性定语+名词修饰性定语+名词关系从句 说话人/作者认为受话人/读者能够将一个指称形式的所指对象与其它对象区别开来,他就会采用最为俭省的形式,比如代词,比

8、如零形式。反之,则需要采用较为复杂的结构形式,比如关系代词。指称结构形式的差异,反映了言者/作者对该成分作指对象信息地位的确认。使用哪一种形式指称一个对象,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不同的言语策略。 在交际过程中,不同的概念在人大脑中的认知状态是不同的,那些言谈当中已经建立起来的概念处于活动(active)状态,是听者已知的信息(或称旧信息)。而有些概念在谈话的当前状态尚未建立起来,不过,受话人可以通过背景知识推知它的所指,这种信息处于半活动(semi-active)状态,可以在言谈的过程中被激活,这类成分称作易推信息(accessible information)。如果从“新”与“旧”或“已知”与“

9、未知”这个角度看,易推信息处于连续统的中间。 旧信息易推信息新信息(注:Wallace Chafe, Discourse, Consciousness, and Time: The Flow and Displacement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 易推信息的理解有赖于受话人的知识系统,大致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人类共有知识,如:亲属关系、肢体与人之间的所属关系。(2)言谈场景规定的知识内容,如:谈话现场只有一个钟,可以说“把钟

10、拿下来”。(3)说话人和受话人共有的知识,如:“下午的物理课不上了”。一个名词性成分的所指对象被受话人理解时,难易程度是不同的。这种难易程度称作易推性(或可及性,accessibility)。易于被理解的易推性较强,反之,易推性较弱。指说话人自己易推性较强,言谈当中的修正内容易推性较弱。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回指性名词已述命题内容现场环境共有知识言谈修正内容 易推性较强的成分,在交际中听者/读者对它加以辨识所花费的时间相对较短,反之,则时间较长。 Xu Yulong(许余龙)对汉语回指的研究把指称表达形式(referring expresses)分成三类:高易推性标记(high acces

11、sibility markers)、中易推性标记(intermediate accessibility markers)和低易推性标记(low accessibility markers)。零形代词、反身代词、单数指示词看成高易推性标记。当代词和指示名词性词组充当宾语时,它们的所指对象是属于中易推性标记。(注:Yulong Xu, Resolving Third-Person Anaphora in Chinese Text: Toward a Functional-Pragmatic Model. Hong Kong: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is

12、sertation, 1995. )如果一个成分的易推性很强,完全可以采取零形式。陈平的研究从篇章结构的角度来研究所指对象(referent)是如何引进汉语的叙述文的,又是如何通过不同回指手段进行追踪(tracking)的。研究显示,零形回指和其它回指形式的选择主要依赖话语语用信息。(注:Ping Chen, Referent Introducing and Tracking in Chinese Narratives. Los Angeles: UCLA dissertation, 1986. ) 2. 2轻主语限制与线性增量原则 轻主语限制与线性增量原则是针对句子的编排来讲的。信息结构在句

13、法方面的表现被一些学者归纳为“重心在尾原则”,置复杂的结构在句尾,以及“轻主语限制”句子的主语倾向于一个轻形式。就名词性成分来说,轻形式也是一个连续的概念,代词相对较轻,关系从句相对较重。 代词光杆名词代词/指示词+名词限制性定语+名词修饰性定语+名词关系从句 对一个陈述形式而言,无标记模式是从旧信息流向新信息。主语以旧信息为常,宾语以新信息为常。Bolinger 把这种倾向概括为线性增量原则。线性增量原则是指,说话的自然顺序要从旧信息说到新信息。随着句子推进,线性顺序靠后的成分比靠前的成分提供更多的新信息。(注:参看自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9. 3. 2(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年)。)例如

14、: (1)*他们一看就懂上面两段古文 上面两段古文他们一看就懂 (2)*一个储蓄所走进一个老头 储蓄所走进一个老头 当核心名词的所指不确定时,就要求修饰成分在核心名词之后。英语中这种次序是强制性的。比如:something new. 汉语里与此类似的情形是下面这种用例。(3)你们班里万一有谁吸毒的,谁这个瞎搞的,谁携枪的,这谁受得了啊! *你们班里万一有吸毒的谁,这个瞎搞的谁,携枪的谁,这谁受得了啊! 这个例子里,核心词的所指对象是不确定的,修饰成分必须在后。句子从左到右,信息的重要程度递增。这样的语序,符合线性增量原则,“你们班”的所指最为确定,提供的新信息的量最少,“谁”次之,“吸毒的”最

15、不确定,提供的新信息量最大。因此,可以说,即使在汉语里,修饰成分在被修饰成分之前还是在被修饰成分之后,也是与被修饰成分语义的确定性密切相关的。修饰性成分提供的新信息的量越大,越是倾向于放在被修饰成分的后面。 从跨语言的材料看,也有大量的事实支持上述观点。比如,Bernardo 通过对英语“梨子的故事”的研究得出了很有启发性的结论,他根据修饰语和核心语的内容关系区别了两种关系从句,一种是增加信息的(informative),另一种不提供新信息(non-informative)而只起辨识作用。(注:Robert Bernardo, The Function and Content of Relat

16、ive Clauses in Spontaneous Narratives. Proceedings of Fif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979, pp. 539551. )陶红印通过对汉语“梨子的故事”的研究发现,名词前以“的”字结构为代表的关系从句的主要功能是回指,或追踪语境里已经出现过的对象。这些成分是不提供新信息的。(注:陶红印:汉语口语叙事体关系从句结构的语义和篇章属性,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Modern Chinese)2002 年第 4 期。)方梅的研究表明,口语中提供新信息的关系从句一般要后置,位于核心名词之后,例如:(注:方梅:汉语口语后置关系从句研究,庆祝中国语文创刊五十周年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 年。) (4)你比如说你跟着那种水平不高的英语老师,他根本不知道那个纯正的英语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